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麥冬

↑ 點擊標題下「養生正道」關注更多養生知識 ↑

導言:在治療咳嗽的葯膳方中,經常能見到麥冬。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胃生津。主治肺燥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喉痹咽痛、心煩失眠、內熱消渴、津傷口渴、腸燥便秘等。(編輯/三木)

藥用麥冬

臨床上,麥冬配伍半夏用於治療熱病傷津之咳嗽、嘔逆、咽乾唇燥、煩熱口渴、舌紅少苔麥冬甘寒質潤,能益胃生津、潤肺清心;半夏性溫,可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二者合用,半夏得麥冬之清潤而製其溫燥,但麥冬用量須大一倍以上方能達到益胃生津、降逆止嘔的作用 。

麥冬配伍川貝母用於治療肺陰不足之燥咳痰黏難咯,麥冬滋肺陰而清熱;川貝母潤肺而化痰。二者合用,有潤肺、清熱、止咳之功。麥冬配伍玉竹用於治療肺胃陰傷、燥熱咳嗽、胃熱煩渴、食少等症,二葯均有滋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效,相伍為用其效更強。

麥冬配伍五味子用於治療肺陰虛所引起之久咳不止、口渴等症,麥冬滋陰生津潤肺;五味子斂氣止咳。二者合用,有滋陰斂氣止咳之作用。

麥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 -Gawl.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塊根。主產於四川、浙江、江蘇、雲南等地。通常在夏季採收,反覆暴曬,堆置七八成乾,乾燥。

【異名】麥門冬、不死葯、大麥冬。

【性味】性寒,味甘、微苦。

【歸經】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胃生津。主治肺燥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喉痹咽痛、心煩失眠、內熱消渴、津傷口渴、腸燥便秘等。

【成分】含麥冬皂苷、β– 谷甾醇、豆甾醇、糖類、微量元素、氨基酸、黏液質等。

【適用人群】現代研究證實,本品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心肌、抗心律失常及鎮靜、抗菌等作用。臨床上主要治療失眠、肺炎、慢性咽炎、心律失常等疾病。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泄瀉、外感風寒咳嗽及胃有痰飲濕濁者忌服。不宜與鯽魚同時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6 ~ 12 克。在葯膳、保健食品製作時,可選用煮、燉、蒸、炒、燒等烹飪技法。

(影片建議在WiFi連接下觀看)

食膳與實際應用

麥冬的食膳最適合胃陰虛證的患者,症見口乾舌燥,飢不欲食,或乾嘔呃逆,胃脘痞脹,大便乾結,小便短少,舌紅少津,脈細數。葯膳可用麥冬粥。

麥冬食療

肺炎

正虛欲脫

【臨床表現】

身熱驟降,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神志模糊,舌質紫暗,脈微欲絕。

【食療葯膳】

參麥蓮心湯:生曬參或西洋參6 克,麥冬20 克,五味子15 克,蓮子心6 克,蜂蜜30 克。先煎諸葯2 次,去渣,取葯汁,調入蜂蜜即成。

心律失常

氣陰兩虛

【臨床表現】

心悸,怔忡,面色無華,倦怠無力,舌紅少津,脈結代。

【食療葯膳】

生脈粥:紅參6 克,麥冬15 克,五味子10 克,粳米50 克,冰糖15 克。先將紅參、麥冬、五味子水煎2 次,取汁300 毫升,去藥渣;用藥液與粳米同煮粥,沸時放入冰糖,糖化粥熟即成。

麥冬裙邊

養陰生津,補血潤膚

【食膳製作】

麥冬20 克,上好裙邊50 克,佐料適量。製作:將裙邊溫水浸泡,待發開後取出洗凈放入碗中,麥冬洗凈後入鍋先煎1 ~ 2分鐘,加入裙邊共燒,佐味即可。

【食療功效】

養陰生津,補血潤膚。用於陰虛皮膚乾燥、肌膚不潤、形容憔悴者。常吃可美容顏、抗衰老,使皮膚滑潤細嫩,並富有彈性。

今日登場書籍

《葯膳食療學》

詳細闡述中藥材的性味歸經、成分適用人群及應用等;對中醫藥膳的食材進行分類研究,詳述食材的選取及營養成分研究;介紹葯膳的烹飪技術及中醫材的烹飪宜忌,區別葯膳製作與日常膳食的製作。本書適用於中醫中藥及中醫康復專業學生使用,授課於基礎課之後,為其他專業基礎課和後期臨床課程奠定中醫藥膳和食療方面的理論及臨床應用技能。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葯膳食療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劉志勇 遊衛平 簡暉 ◎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湯圖片作者:JackRPierce,粥圖片作者:eilivaceron。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