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科技巨頭接連遭遇監管問題,但現實可能沒那麽糟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6月11日報導(編譯:商紂)

隨著聯邦監管機構和國會將矛頭對準蘋果、谷歌、Facebook以及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們將面臨美國歷史上最艱巨的立法挑戰之一。這些科技巨頭並不完全符合現有的反壟斷行為模式,因為它們的許多服務都是免費提供的,這使得它們對消費者造成的任何損害都難以把握和量化。也許更讓人惱火的是,它們在不斷地改變格局,定期增加新的業務線,以跟上快速變化的技術行業的步伐。在華盛頓,甚至很難弄清楚這種變化是從哪裡開始的。

代表矽谷大部分民意的眾議員Ro Khanna表示:“我們過去看到的監管措施之一是,當法院趕上監管行業的步伐時,往往會出現新的行業。當然,我們也需要監管,但必須是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設計的監管。”

試想一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在調查亞馬遜時將遇到的移動化目標。FTC要打交道的不僅僅是一家零售商,它還是外包物流供應商、雜貨商、雲服務清算所、硬體製造商和語音搜索公司。而且,隨著FTC努力地在這些業務線中站穩腳跟,亞馬遜將不可避免地向更多的領域擴張。有傳言稱,亞馬遜將於今年推出一款家用機器人。

亞馬遜在許多業務領域都極具侵略性,但又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亞馬遜vs沃爾瑪,全食vs.整個食品雜貨行業,AWS vs微軟Azure,亞馬遜Echo vs谷歌Home等等。

有了這樣一系列多元化的業務,亞馬遜將很難讓監管機構控制許多人希望它能解決的“規模”問題。這一點與貝爾電話公司或標準石油公司完全不一樣,後者通過尋找核心優勢並不惜一切代價,佔據了主導地位。與之相反,亞馬遜和其他科技巨頭們通過不斷的革新建立了自己的帝國,而且它們比前輩企業更靈活。因此,監管機構將不得不梳理每一項業務,考慮每一項業務的市場動態,並在監管反競爭行為和挑選贏家輸家之間保持謹慎。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教授Robert Seamans曾在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擔任資深經濟學家,他對媒體表示:“我認為,現在有很多人願意讓市場來做很多事情。”

雖然有些人主張要拆分這些科技巨頭,但這樣的舉動在政治上可能是不可行的。拆分這些公司將產生更多的競爭,這一事實令矽谷高管和聯邦政府感到擔憂。密切關注民調數字的華盛頓公務員們都很清楚,大型科技公司在普通民眾中很受歡迎。“他們擁有最寶貴的資產,他們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70後和80後,”Khanna在談到科技巨頭時說。

長期以來,溫順的聯邦監管機構一直拒絕對這一混亂局面采取強硬措施。但現在訴訟正在進行,如果需要立法,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實施一些小的修改。“我的感覺是,監管背後的激勵原則應該非常簡單,”Khanna說。“一家公司不應該對自己的產品享有特權,你也不應該擁有反競爭的平台特權。”

根據Vox的一份報告,FTC確實已經開始詢問亞馬遜如何在其平台上與第三方賣家競爭。預計該機構還將以侵犯隱私為由對Facebook處以數十億美元的罰款,當Facebook向投資者披露此事後,這一罰款金額推高了該公司的股價。據報導,美國司法部(DOJ)將對谷歌的搜索和廣告技術業務展開調查,但如果司法部采取比歐洲監管機構更積極的措施,而不只是像Khanna所說的那樣,調查谷歌是否對自己的產品享有特權,那將是一個重大意外。按照這些原則立法將是有意義的,但總體而言,這對減緩科技巨頭的步伐幾乎沒有作用。

對FTC、DOJ和國會新一輪調查的大部分報導都集中在了聽證會的可能性上,大技術公司現在可能不得不坐等聽證會。這些聽證會對科技巨頭來說將是不愉快的,罰款和其他限制也是如此。但是對於這些企業巨頭來說,時間和競爭——無論是在它們之間還是從外部——是最有可能製約其權力的力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