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人浮生悠閑的秘密還得從它們說起

其實3月的《收藏/拍賣》早就該發了。

為什麽沒發呢?因為3月份的雜誌內容實在有點厲害,所以藏拍先生我,看完消化了好久好久......

本期封面,選用攝影藝術家曾憶城2017年創作的作品《拈花微笑》。漆黑的畫面只見一尊吳哥風格的佛陀造像面帶微笑,故讓人自然聯想起著名的“吳哥的微笑”。題名“拈花微笑”也正源於佛語,也作“拈花一笑”,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彼此心領神會、心靈相通。

曾憶城回憶,這幅作品創作的背後,正有著某種難以言說的“心領神會”,也有著太多的機緣巧合。

本期封面專題以“文房四寶”為線索,挖掘文人案頭器物所延續千年的文人雅趣。因為我們堅信透過每一件器物的背後,都有製作者、使用者、收藏者、研究者、傳播者可感可觸的痕跡與故事,中國文房體現出中國人獨特的審美理想和高超的創造能力,也延續著中國人的願望追求和精神情懷。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器以載道”,永遠不局限於器物本身。這才是本刊策劃這次封面專題的初衷。

專題

雅玩千年浮生記

文房收藏,已成為近年收藏熱話。基本每家拍賣行都能在文房專場分一杯羹,不僅傳統“文房四寶”中的筆、墨、紙、硯在拍場上屢創新高,繼而由文房四寶引申而出的數十種文房用品,亦日益受到藏界關注。

那些或小巧、或雅致的文房用品無不烙著文人獨特而高雅的審美情趣,也往往寄托著他們的志向與情思。對文人而言,書房所用的一器一物,都務求一個“雅”字。正因如此,文房用品往往具有很高的藝術與文化價值。所以,藏家的日益青睞也是對傳統雅文化的重新認可與價值回歸。

筆,居於文房之首,是文人精神流動和永生的橋梁。正所謂“文園渴甚兼貧甚,隻典征裘不典琴”。古代文人對毛筆的愛護和照顧已經到了一個極致的程度,由此創造和發展出來的筆用類器物更是琳琅滿目、精妙絕倫,實在令人不得不為先賢的匠心和智慧擊節讚歎。且讓我們一起微染墨香,擇其精粹,摩挲把玩。

墨,是古代文人最為重要的書寫材料,也是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而古墨在文房四寶中排列第二,足見其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千百年來,在無數文人墨客的推動下,墨漸漸由實用的書寫材料蛻變為可觀可賞的藝術品,而圍繞墨的書寫、存放乃至收藏、鑒賞,又在文房中衍生出諸多或小巧、或雅致的文玩。

中國人對紙張似乎有著特殊的迷戀,所謂紙壽千年,歷經歲月洗禮的紙反而更具生命力,備受文人青睞。而一張空白的紙張,不僅自身就是一件凝聚匠心的藝術品,在融入大家的筆墨後,更會千古流芳。此外,出於對紙的珍愛,文房中還有諸多因紙而生的文玩,兼得實用之餘,也在方寸中裝點出獨特的書卷氣。

與今時不同,古代的文人士子們以筆墨為生涯,非為風雅,於是硯與他們的生活、人生有著真切而更為要緊的關聯,所以他們將硯台親切地稱作“硯田”。清代書法家伊秉綬曾言:惟硯作田,鹹歌樂歲。墨稼有秋,筆耕無稅。如今,硯台已不僅僅是書寫工具,而是可藏可賞的藝術品,一個書齋玩伴;與之相關的周邊玩物如硯匣、硯山、硯銘、硯滴……更是豐富了文人的案頭。

拍場

專場設置以特色取勝

1

冷中有熱的藝術市場,競爭的白熾化也讓各大拍賣行紛紛獨辟蹊徑,籌備特色專場,以應對高端消費及特定消費群體,搶佔市場先機。專題化、特質化性質明顯,成為近幾年拍賣市場專場設置的一大特色,這是拍行嘗試通過專場推動,對藝術品市場加以引導,或彰顯學術價值,或為藏家發掘“小精尖”生貨……而這些拍賣專場拍品往往因面孔新鮮而斬獲佳績。

同時,這種現象也引來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一種聲音認為,這可以使得投機味很重的拍賣業漸漸趨向專業,回歸藝術品價值本身;另一種聲音則認為,這將造成資本更加追捧名家巨作,價格反而更加偏離藝術品自身價值。勿管何種聲音,對市場而言,總歸是一種新嘗試。

來源:廣東崇正2018 年秋拍

專場:同氣並香-張伯駒、潘素的朋友圈

創作年代:暫無

尺寸:68cm×47cm

成交價:62.1 萬元

來源:香港佳士得2018 年秋拍

專場:明心匠治-亞洲私人收藏明治時代精品

創作年代:江戶時代

尺寸:長94.9cm

成交價:200 萬港元

當代藝點

裝置藝術

2

對很多人來講,裝置藝術似乎是一類看似“炫酷”,實際卻不容易被理解也常讓人“不知所雲”的藝術形式。它們常以一處場景的形式出現在美術館或其他公共空間中,或是擺放的幾件物件,或是吊起的複雜構建,或是結合各類聲光電……總之它們沒有固定的形式,取材常常顯得信手拈來,以各類現成的物品進行表現,這一常讓人疑惑,如此“偷懶”的行為,到底能否稱為一件藝術作品。

或許這也是裝置藝術魅力的所在,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對它的質疑、批判就一直未曾停歇,但這並不妨礙這一新興的藝術形式走入美術館、博物館的收藏範疇,甚至拍賣行的競拍清單。

藝術之旅

雪梨,漫享世界多元藝術

3

澳洲,每逢新年迎接最璀璨初陽的地方,也是對外來與本土藝術兼容並蓄的地方。在英國人首先開啟了這片土地的現代文明後,這片大陸慢慢薈萃了各方文化,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流派,並湧現出很多優秀藝術家。就連“Art Bank(藝術銀行)”這個概念,最初也是從澳大利亞流行開來的。

而在雪梨,這座活力之城,展覽種類之多,更新速度之快絕不亞於歐洲。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土著原住民的神秘圖騰,可以看到世界藝術大師的各類名作,更可擁抱各式摩天大樓間的當代藝術氛圍。

賞鑒

鋪首、行腳僧、潮州木雕、“敕朝請大夫方逢辰誥”

4

“鋪首”一詞,在漢代已經出現。如《漢書·哀帝紀》:“孝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唐·顏師古注:“門之鋪首,所以銜環者也。”“鋪首”,是一種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且極具裝飾與實用功能的街門構件,一般以“獸首銜環”形式對稱安裝於兩扇門板門縫兩側之中上部,既便於拉門上鎖,又便於叩門喚人。

石濂大汕是明末清初一位相當特殊的人物,他經歷豐富、身份多元,行跡不僅遍及內陸各地,更遠涉海外,其著述豐贍,才備多能,交遊極廣,與當時僧界文壇名流乃至所居之地方官員、藩府、商界皆有往來,亦曾設堂安置周濟遺民和隱者,晚年遭詆詬被放逐贛州,複遭遣返原籍,客死路途,著作多被禁毀,身後評價也呈現迥然相異的兩極。關於他身份背後的故事,不妨從其著作《離六堂集》中的自畫像第一圖《行腳圖》說起。

82cm×55cm,絹本彩繪,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在熱播的《國家寶藏》第二季中,廣東省博物館所藏的金漆木雕大神龕令人眼前一亮,並成功入選終極特展。這邊廂,正逢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號角吹響,2018年11月8日至2019年2月25日, 金漆輝映:潮州木雕》展覽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該展以廣東省博物館潮州木雕展品為主體,呈現各類精美的潮州木雕。

作為四大木雕之一,富麗堂皇的潮州木雕不僅驚豔世人,個中的一刀一劃,都在精雕細刻中展現出耐人尋味的市井百態。

過去的2018秋季拍賣,遇上一件南宋度宗給方逢辰的任命誥書,拍賣公司將其命名為“敕朝請大夫方逢辰誥”(下稱“誥書”),時間斷為南宋乙巳(1269)年作,並作出了釋文,但通篇閱讀並翻閱關於宋代官職史料後,發現幾處“硬傷”,本文將針對此件誥書,逐條獻疑,以求教於方家。

投資課堂

陳年老酒能喝的古董

5

一瓶瓶塵封的老酒,甫一亮相,即身價不菲,引發收藏界不小的旋風。近年來,在“存錢不如存酒”“老酒越陳越香,越陳越值錢”的觀念引領下,老酒收藏成了投資理財的新寵,吸引大量的資本和投資者進入。不僅在普通收藏品市場交易熱烈,而且國內外多家拍賣行推出的老酒系列拍賣專場,成交情況也十分驚豔。

成交價:66.7 萬元

來源:華藝國際2018 年秋拍

藝術生活

餐桌藝術感受全體驗

6

餐桌藝術家與音樂家、畫家、設計師的工作其實並無大異,需要從眾多材質、器形、顏色、氣味、旋律中,精確地選擇、布置出一張餐桌所需一切,並將它們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從而營造出一個讓用餐者體驗舒適的餐桌環境。用餐的需求一直在迭代,從如何能吃得更多到如何吃得更好,現在人們更要求如何能吃得更有意義。總之,對於如何更精致地生活,人們從未停止思考。

發現好物

古珠煥顏又一生

7

古珠在收藏門類中被歸於“雜項”,從前在古玩市場都屬於“買贈”性質的附屬品,但近年來卻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追捧,價格水漲船高,一些較有年代和材質較為稀罕的古珠甚至拍出了天價。人們不禁想問,這波慢熱的古珠潮究竟為何?古珠跟其他類別的收藏品有什麽不同呢?

中國古珠藝術協會會長康渝春曾說:古珠具有色彩的搭配和藝術排列,以及可以進行再設計的特性,這是其他門類所不具備的。未來十年,我們將進入“古珠設計”的時代。

藏拍推薦

徐東生

8

關於生活,許東生:“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複雜的,在某個時段也會有迷失,似乎該把自己趕到一條沒有意義的歧路上,但命運能夠驅使你去尋找改變的動力。然後一切都很魔幻,變得很偶然,也很自然,回望過去,經歷就像一片原始的沼澤,掙扎、爬出來,在岸上吃力的匍匐,從兩棲動物變成……,但那片沼澤是寶地。

生命本身有自我修複的能力,會讓你去尋找改變。沒有人認為自己有能力估量生活,或許是時代的、抑或是個人際遇的問題,只是我不想繼續這樣下去了,這就是問題所在,每個人內心都有難逃的命題,有時候一種狀態是個人無法掙脫的。”所以沿著宿命逆流而上,去發現他最愛說的“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