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積食快速診斷,按摩手法搭配飲食,寶寶積食好得快

母嬰育兒新知,新手媽媽的貼身育兒手冊

寶寶們由於自身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飲食上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發生積食,引發嘔吐、肚子疼、發熱、厭食咳嗽、腹瀉、便秘等不適反應。

如何確定自家寶寶患的是不是積食呢?如果寶寶得了積食,具體要如何應對?今天的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一、積食寶寶快速診斷法

掌握體溫:

每天寶寶睡覺後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熱。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為食積發燒和感冒發燒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熱起來。

看大便:

每天觀察小孩一天幾次大便,是稀還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沒有增多次數,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採取措施,第二天估計就拉起肚子來,正常的大便是條狀的的,忽然性狀改變了都不正常。

經常有寶媽問寶寶各種顏色的便便是生病了嗎?公眾號回復:450你就知道寶寶大便奶瓣、泡沫、黏液、不同顏色的便便到底是什麼情況?

看舌苔:

每天觀察寶寶舌苔,如果舌苔忽然變厚,或者一塊紅一塊白,還有黃苔,也是脾胃出問題了。

看鼻樑:

看孩子的鼻樑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時沒有,忽然出現,那離食積也很近了。

看下眼皮:

如果下眼皮忽然腫脹,發青,那也是脾胃出問題了,積食了。

看食慾:

寶寶本來每天吃東西很香,忽然食慾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這也是積食的徵兆。

看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這兩天忽然夜裡翻來翻去,老是醒來,那也要注意,中醫有句話叫「胃不和而臥不寧」。

看癥狀:

口氣重,咳嗽,腹脹,反覆呼吸道感染,吃點東西就嘔吐,是比較嚴重的食積程度。

二、緩解寶寶積食的推拿方法

清大腸經(3分鐘)

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

揉板門(3-5分鐘)

板門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嚴重的積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順運內八卦(3-5分鐘)

內八卦穴,具有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的作用。主要用於痰結喘咳、乳食內傷、腹脹、脹悶、嘔吐等症。

推小橫紋(3分鐘)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四橫紋穴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

掐揉四橫縫(5分鐘)

四橫紋是常用的消積穴位之一,也是民間挑疳的部位之一。

下推七節骨(3分鐘)

位於腰骶正中,命門至尾骨端一線。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分腹陰陽(5分鐘)

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

順摩腹(5分鐘)

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

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積食引起的便秘腹脹可重點操作此部位。

揉足三裡(5分鐘)

足三裡是胃經上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但粑粑麻麻們要注意的是,推拿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如果寶寶有不適一定要去醫院經專業醫生診療後,再通過推拿緩解寶寶癥狀。

三、積食寶寶,飲食調理是關鍵

中醫認為:積食是百病之源!因為積食會給孩子的腸胃和脾臟造成負擔。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就會造成孩子的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

西醫認為:積食應該包括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常量元素缺乏症,腸道寄生蟲等疾病。寶寶積食主要是因為家長餵養不當導致的。

積食的寶寶,餓TA一頓也不怕!

有些媽媽覺得寶寶假期吃太多、太雜了,節後就應該吃的少而精,就給寶寶做了一些非常有營養的輔食。其實這樣做,不但不會讓寶寶的病情好轉,反而會讓病程更長。

專家說:

積食的寶寶餓1、2頓並不影響健康,反而有助於癥狀的好轉!

及時調整寶寶吃飯的時間和量

例如:把寶寶早飯時間稍微拖後一點,把晚飯的時間提前一點,中午就不吃了。

中間可以給寶寶來點優酪乳或是水果,這樣可以減輕寶寶的腸胃負擔。當然,也可以吃早、午飯,把晚飯省去。

PS:記得把家裡剩的那些零食都收起來,不想讓寶寶再亂吃,就別讓TA看見!

積食寶寶,不應該吃什麼

5種食物千萬別給積食寶寶吃,不但不能緩解,還可能會造成危害!

● 危害:不僅營養價值不高,反而造成胃動力減弱、不好消化

我們非常不建議寶媽經常給寶寶喝骨頭湯或肉湯,以為這些食物可以補身體,但實際上骨頭湯、肉湯其實已經沒什麼營養了,喝了反而會增加胃裡消化的壓力,造成寶寶胃動力減弱,消化起來非常費勁!

誤區二:在吃輔食時先吃肉

● 危害:吃高脂肪的食物,會加重寶寶胃腸消化負荷。

高脂肪類是食物裡面最難消化的,像肥肉和油炸類食物裡都含有肥油,寶寶吃了之後會一股腦的糊在胃壁上,很可能造成胃黏膜損傷。疾病剛好的寶寶應該少吃或不吃。

誤區三:雞蛋和牛奶可正常吃,但要少量

● 危害:消化慢,不能改善消化不良的癥狀。

PS:如果寶寶吐了,就暫時少給TA喝奶了,因為奶的消化速度比較慢,可以吃點軟爛的粥、爛麵條等消化速度快的食物;如果吃蛋類食物,可以做成茶碗蒸、蛋花湯,而不是炒雞蛋、煎雞蛋。

誤區四:硬質、脹氣的食物

● 危害:引起胃脹氣。

給寶寶吃蔬菜時,要注意避免吃如:蒜苔、蒜苗、洋蔥等食物。

誤區五:喝含中藥材的大補湯

● 危害:滋補的中藥材並不適合小寶寶吃。

有的家長自己很愛吃蟲草、燕窩用來補身體,還會順手手餵給寶寶一口,以為寶寶喝了可以補身體。但實際上這些看起來名貴的藥材,並不一定有多大營養價值,也不適合寶寶吃。

積食寶寶,應該吃什麼

多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果寶寶積食比較嚴重,寶媽應該給TA吃幾天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粥、爛麵條等,這樣可以減輕腸胃負擔。如:小米粥、疙瘩湯等。

吃一些幫助消化的食物

適當給寶寶吃些山楂或是山楂片、果丹皮,可以幫助消化,增加食慾。但要注意超市買的山楂製品,一般含糖量都比較高,最好不要給寶寶吃太多。

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

寶寶積食了,應適量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薯類、深色蔬菜等,這樣能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提高消化能力,病就能快快好了。

徹底擺脫積食,應該這樣吃!

吃輔食的葷素比例最好是1:2

素的多一些,肉的少一些。尤其是在過節期間,按照這樣的比例吃比較好消化!

肉、菜、主食要按順序吃

有一個口訣叫:「兩口素,一口肉」,平時餵給寶寶輔食時,寶媽要讓寶寶先吃一兩口軟爛的米飯或麵條,搭配一兩口菜泥,然後再吃點肉碎或肉泥。

促進消化的蔬菜水果適量吃一些

有些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寶寶吃了可以促進消化,蔬菜類如:茄子、紫菜、蘑菇、玉米、青筍和綠葉菜等,水果類如:蘋果、西紅柿、橙子、梨等。

PS:早餐非常重要,記得多給寶寶吃一些含蛋白的食物,如:麵包、雞蛋、雞肉、魚等。

米飯、面等食物可經常吃

主食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很有幫助,而且易於消化、吸收,寶寶日常可多吃。寶媽可以把菜泥和肉泥和米飯、麵條混在一起,可以提味兒,讓寶寶更有食慾。

PS:給寶寶吃的麵條要爛而短,米飯也應該煮的更軟爛一些。

四、運動調節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化。過年吃多了,不妨帶寶寶戶外活動一下,既有利於健康,又能促進親子感情!

戶外活動

堅持讓寶寶做戶外活動,可以帶寶寶到公園跑跑步、打打球,稍微大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騎騎自行車。在冬天裡,選擇陽光明媚的時候,帶寶寶到戶外曬曬太陽。每天讓孩子出去活動半小時到一小時。

飯後散步

寶寶吃飽了,要讓寶寶活動活動,不要一吃飽就坐著或睡著,最好飯後去散散步,這樣也有助於寶寶的消化。

五、日常生活護理法

寶寶積食,需要注意少吃多餐,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讓腸胃可以休息。

注意多喝水,飯後運動,睡前家長給孩子順時針揉小肚子,幫助促進消化。

吃的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充分咀嚼,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後果。要讓養成孩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營造好的飲食氣氛,寶寶自然會吃的很開心。

不要邊吃邊玩。寶寶慢慢的長大,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吸引,大家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寶寶很容易會被電視節目吸引,張口不吞咽、吃飯吃太快、邊吃邊玩同樣對消化不好。

小編想跟媽媽們強調的是,千萬不要以為只有吃得多、吃得雜才會造成寶寶積食,吃得太快、吃飯時不專心(看電視、玩玩具)都會造成寶寶積食。

還有就是千萬別在寶寶吃飯的時候罵TA、責備TA,這絕對是大錯特錯的!

所以,在吃飯的時候,最好全家人都能專心只顧著吃飯,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贊、轉發和收藏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小果君將及時為您回復解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