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棒!雖已退出貧困縣 但他們仍將壓力不減 力度不緩

萬山,

壓力不減

力度不緩

simple life

2018.09.19

9月21日,省人民政府印發《省人民政府關於桐梓等1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的通告》,萬山通過國家第三方機構評估檢查,綜合貧困發生率為1.19%,錯退率為0,漏評率為0,群眾認可度為96.37%,經研究,正式獲批退出貧困縣。

退出貧困縣,萬山怎麼乾

堅定政治責任擔當保持脫貧壓力不減力度不緩。

脫貧不脫責任。繼續發揮好「常委長官幫鄉、其它縣級長官幫村、幫扶乾部幫戶、鄉鎮乾部幫片、下派乾部駐村」的「四幫一駐」工作機制,將乾部力量向一線傾斜,解決群眾所需,鞏固脫貧成果。

脫貧不脫幫扶。以村為部門,建立「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行動」工作台帳,不定期對貧困戶、低保戶、重病戶等特殊人群進行遍訪回訪,常態化開展貧困人員動態識別工作,因戶研判、因戶施策、按需幫扶,確保穩定退出不漏戶、不漏人。

脫貧不脫政策。貧困戶繼續享受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包括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教育、醫療、民政兜底保障、勞動力全員培訓等,穩步推進脫貧村、脫貧戶過渡,確保脫貧不返貧。

脫貧不脫項目。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項目,確保脫貧村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群眾增收等方面取得更大進步。

深入持久打好「四場硬仗」

全力開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國省道改造、危橋改造、農村公路「窄改寬」項目,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實現鄉道及以上公路安全隱患路段治理全覆蓋。改造一批鄉村旅遊路、產業路、資源路,優先完善自然人文、少數民族村寨和風情小鎮等旅遊景點景區交通設施。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保障供水品質,配置高標準的配水系統和消毒設施,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推進農村水土保持和水生態建設工程,加快建設農田灌溉系統。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治理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土地石漠化治理。以農村電網改造更新為重點,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深入實施「寬頻鄉村」「智慧廣電」工程,到2020年,實現行政村光纖網路、4G網路全覆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加快推廣農戶生活汙水分散式處理技術和「廁所革命」,因地製宜開展廁所糞汙治理。探索建立村莊保潔制度,建立農村垃圾處理機制,探索建立有機廢棄物兌換的綠色積分製,鼓勵農民群眾參與農村環境改善。大力實施農村新能源行動,引導光伏發電、天然氣、煤氣和清潔型煤供給向農村延伸。

全力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鞏固提升工程。堅持城鎮化集中安置,統籌遷出地和遷入地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完善後續幫扶,全面落實「五個三」配套政策,有效盤活搬遷戶原有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資源,穩定增加移民群眾收益。按照「五進社區」模式建設社區黨組織和公共服務機構,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就學、就醫、養老、殯葬、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問題,著力打造和諧社區、活力社區。

全力開展產業扶貧鞏固提升工程。壯大主導產業。依託九豐農業博覽園技術、人才等優勢打造「武陵菜都」,2018年新建標準化蔬菜大棚1萬畝,力爭2020年達到5萬畝。一是發展特色產業。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村群眾全面改種經濟作物,每個鄉鎮(街道)培育1—3個特色產業,每個村發展一個優勢品種。支持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鼓勵竹蓀產業全區推廣,推進高山刺葡萄向精深加工發展,擴大油茶、花卉種植和中華蜂養殖規模,培育蓮藕、香柚、黃桃、中藥材等產業發展。健全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村100%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人口100%入股分紅,鼓勵合作社跨村發展。到2020年,實現蔬菜種植面積20萬畝、中藥材5萬畝、經果林10萬畝、食用菌1億棒,畜禽規模化養殖達50%以上。二是推動產銷銜接。深化市場資訊體系、冷鏈物流體系等建設,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直營店、專銷區、定點市場、服務網點的延伸。深化與京東商城、郵樂購等第三方大型網路銷售平台的合作,大力推行B2B、B2C發展模式,引導企業銷售線上線下同步進行。鼓勵個體商戶、企業利用網路銷售本地農產品。提高電商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打響「梵凈山珍·健康養生」「味萬山」品牌,確保2018年農產品電商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到2020年達3000萬元以上。三是加速農村「三變」改革。深化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落實農戶在產業鏈、利益鏈、價值鏈環節的份額,多管道增加貧困戶收入。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施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提升計劃,盤活集體資源,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全力開展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鞏固提升工程。一是鞏固提升教育扶貧工程。繼續壓縮黨政機構6%的行政經費支持教育扶貧。多管道增加貧困村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工作,重點加強鄉鎮寄宿製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實施教育資訊化2.0行動計劃,加快學習網路教學環境建設,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強化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聯保聯控責任,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和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確保貧困學生台帳化動態精準控輟。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精準脫貧計劃,辦好免費訂單職業教育精準脫貧班。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政策,改善待遇,強化培訓,補充農村學校音、體、美等緊缺學科教師力量。幫助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多種形式接受義務教育,加快發展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二是鞏固提升健康扶貧工程。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圍繞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00%參合、100%住院費報銷90%以上、100%落實大病集中救治、100%實行慢病服務管理、100%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要求,提升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能力,完善「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全面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全過程精細化、電子化、痕跡化管理服務,實現疾病分類精準救治。加強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設立1個全科醫生特崗。完善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政策,優化轉診、報銷流程,確保外出務工人員、雙創人員省內外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費用即時結算。開展「萬醫下基層」活動,深入推進生育健康全程服務,實施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同時,萬山將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

全區上下將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真抓實乾、埋頭苦乾,發揚持續作戰精神,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後續鞏固提升工程,為續寫新時代萬山發展新篇章,開創百姓富生態美融合共生、共同發展的現代化魅力新萬山而努力奮鬥。

記者:郭剛

編輯:石琳婕

責編:唐海鷹

監製:孫斌

→ END ←

精彩回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