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價“學位房”加重家長經濟負擔,重慶從此再無“學位房”

來源:綜合新華每日電訊、新華社報導

作者:柯高陽

日前,重慶市教委公布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針對近年來高價“學位房”加重家長經濟負擔的現象,重慶市首次明確規定:從2019年起,嚴禁任何民辦學校招生與建案建設、銷售掛鉤,不得與建案新簽訂與學校招生名額相關的合約條款。

重慶市教委明確,對違反相關規定、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等,並追究相關部門、部門及人員的責任。

1月18日,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刊發《

重慶:“名校辦民校”成售樓“招牌”的背後

》(作者柯高陽,報導全文見文尾),報導了重慶“學位房”亂象——即“房地產企業拿地建學校,請來名牌中小學冠名,業主子女優先入讀”。

報導稱,近年來重慶市主城區的一些公辦中小學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合辦各類民辦校,想就讀的家庭需購買“學位房”,或者繳納上萬元的擇校費用。這種“名校辦民校”的做法,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優質公辦義務教育資源“私立化”。

有家長表示,“如果想讓孩子中小學上個名校,要麽購買名校本部的二手學區房,要麽去搶名校合作開發商的高價學位房,花費少說也得上百萬元。”

《新華每日電訊》的報導刊發後,重慶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要求相關部門針對“名校辦民校”現象進行調查,保障教育公平。

近期,重慶市提出,今後城市新區建設不得再“借名校辦分校”,對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學校,要加快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發揮其異塵餘生帶動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教育與開發商脫鉤,重慶從此再無“學位房”!

1月16日,重慶渝北中央公園,一位市民抱著孩子從寫有“名校學府”字樣的房地產廣告前走過。在重慶,許多建案將中小學名校作為賣點進行宣傳行銷。記者王全超攝

此前報導

重慶:“名校辦民校”成售樓“招牌”的背後

公辦校與地產商“聯姻”,導致公共優質教育資源“私立化”

首發:1月18日《新華每日電訊》調查·觀察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柯高陽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提質,根本途徑還在於加大教育投入,踏踏實實將義務教育資源“做大做強”,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優質低價的義務教育資源,才能遏製中小學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合辦民校的衝動,阻止優質義務教育資源被“私立化”,保障教育公平

房地產企業拿地建學校,請來名牌中小學冠名,業主子女優先入讀……近年來,重慶市主城區的一些公辦中小學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合辦各類民辦校,想就讀的家庭需購買“學位房”,或者繳納上萬元的擇校費用。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這種優質義務教育資源與房地產開發商“聯姻”的合作模式,不僅通過高收費、高價學位房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加劇了社會焦慮情緒。

公辦名校與房地產合辦民校後,入學指標與地產建案掛鉤。圖為由房地產開發商通知業主子女報名入讀。

公“退”民“進”

優質義務教育資源被“私立化”

重點中學停辦初中後,師資等教育資源更多地集中到與開發商聯辦的民校,這些優質公辦義務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被“私立化”

雖然孩子還在上小學五年級,重慶市民陳女士早已開始為孩子的小升初發愁:“很希望孩子能上融僑中學,但買了融僑房子的業主子女才能優先,對外招生的擇校名額不多,以後怕是更難進了。”

陳女士所說的融僑中學,指的是重慶南開中學融僑分校。南開中學與重慶一中、重慶八中、育才中學、巴蜀中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重慶外國語學校一起,曾是重慶市教委直屬的公辦中學。這7所中學在師資和升學率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一直是家長追捧的熱點校。

但自2015年起,重慶對這些重點中學實行“初高中剝離”,逐步停辦初中。據教育部門人士介紹,“初高中剝離”是為了進一步規範學校的招生、辦學和管理,加快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

而在重點中學停辦初中之前,重慶公辦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聯姻”辦分校的情況,早已蔚然成風。2006年,重慶南開中學初中部整體搬遷進入南岸區融僑半島。融僑分校為民辦性質,由融僑半島小區開發商修建的配套中學,主要接受該小區首購房業主子女入學。2007年,原先由重慶市教委直屬的巴蜀小學也分別與魯能地產、龍湖地產合作,開辦了魯能巴蜀小學、巴蜀藍湖郡小學。

在“名校辦民校”之風的帶動下,重慶中小學名校普遍形成了“一校多區”格局,如重慶一中有學校本部、渝北校區、皇冠校區、巴南校區、大學城校區,重慶八中則有學校本部、宏帆校區、陽光校區等。而除了學校本部為公辦性質以外,分校區大多為民辦性質。

長期關注教育領域的重慶市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程德安說,重點中學停辦初中後,師資等教育資源更多地集中到與開發商聯辦的民校,這些優質公辦義務教育資源在某種程度上被“私立化”。

每年6月小升初報名季,重慶新村同創國際小學門口,家長們提前數天擺起小板凳排隊報名。這所小學是公辦名校——新村小學旗下的民辦分校。

買房才能擇校

教育資源成地產行銷“招牌”

“名校辦民校”最直接的“效應”是催生了部分房地產項目的供不應求。2018年7月重慶江北區一著名建案放出100余套只剩25年產權的商住公寓房源,當天即被一搶而空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了解到,中小學名校同民營企業聯辦民校,通常以師資和品牌、管理等無形資產入股,名校出讓校名冠名權,派出校本部師資。

“合作辦分校的模式,一般是先由開發商把學校修好、硬體設施配齊,我們再搬進去辦學。”重慶市一所示範小學副校長向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介紹,該校實行“一校多園”,通過成立教育集團對本部和分校實行統一管理,師資輪崗交流、統一培訓。在這樣的直管體制下,民辦性質的分校很快成為家長普遍認可的熱門學校,“實現了將優質教育資源擴散開來的初衷”。

但是,“名校辦民校”是否推動了教育均衡?記者採訪的多位教育專家表示,伴隨“名校辦民校”出現的高收費、高價學位房等現象,容易加重家長經濟負擔,加劇社會教育焦慮。

在一個有800多名家長聚集的“重慶小升初交流”QQ群裡,不少家長抱怨,為了孩子升學,只能想方設法籌錢買學位房。以老牌名校巴蜀小學為例,該校本部實行劃片就近入學,兩所民辦校則分別面向魯能星城和藍湖郡小區業主子女招生,且名額緊張,基本不對外招生。

“這就意味著,如果想讓孩子中小學上個名校,要麽購買名校本部的二手學區房,要麽去搶名校合作開發商的高價學位房,花費少說也得上百萬元。”將孩子送入一所重點中學民辦分校就讀的重慶市民林先生說,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買到房子才算拿到名校“通行證”。

高收費又是擺在家長面前的另外一道“坎”。以林先生孩子就讀的學校為例,該校每學期包括學費在內的開銷達1萬多元,林先生預計,孩子讀完三年初中所需的各項費用在10萬元以上。

“名校辦民校”最直接的“效應”是催生了部分房地產項目的供不應求。

2018年7月,重慶江北區一著名建案放出100余套只剩25年產權的商住公寓房源,當天即被一搶而空。參與搶房的市民譚女士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雖然小區環境不太理想,但這批房子自帶學位,購房後業主子女可以入讀民辦性質的名校分校,還能享受讚助費減半的優惠,“如今有家長想花錢來買指標擇校的,都還排不上隊。”

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地產商屢試不爽的行銷“招牌”,一些矛盾也由此而生。2016年,位於沙坪壩區的融創萬達文旅城也採用與名校“聯姻”的方式,準備引進南開中學合辦民校,並以此為“賣點”展開行銷宣傳,建案銷售情況火爆。後來由於規劃調整,原先承諾的“名校學位”變為普通小學,由此引發業主集訪維權。一位業主代表說:“當初砸鍋賣鐵買房就是衝著配套名校來的,現在竹籃打水一場空,孩子讀書可怎辦?”

重慶公辦名校謝家灣小學與華潤地產合辦的華潤謝家灣小學,業主子女在報名入學時須填寫購房面積、和樓棟門牌號等信息。

義務教育均衡提質

不能依賴“名校辦民校”

民辦學校高收費、高價學位房現象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甚至加劇教育不公現象。由此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最後還是要由政府來買單

重慶當地教育部門人士解釋說,義務教育法要求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按照這個精神,重慶從2015年起要求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逐步停辦初中,同時將原先直屬的中小學校下放到區縣一級進行管理。

但一些中小學名校校長反映,在教育財政投入有限的情況下,學校維持高質量教學已屬困難,與資本合作辦“民校”成了疏解校園壓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唯一出路”。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重慶市一所示範小學走訪了解到,該校由於地處老城區,佔地僅十餘畝,教學辦公面積只有3000多平方米,“螺螄殼裡做道場”。學校與一家實力雄厚的房地產集團合作,由企業投資逾億元建設佔地80余畝的民辦分校,游泳館、體操房、屋頂運動場等硬體設施一應俱全,但條件是接收該企業開發的地產建案業主子女入學。

“買這裡的房子才能讀這個學校,當年買這裡的房子比周邊建案多花了二三十萬。”建案業主劉女士說,開發商投資建學校,實際上最後還是把成本分攤到買房的家長身上了。

重慶市教委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以前,重慶市普通中小學的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準。2017年,重慶普通小學生均公共財政預算內公用經費支出不增反減,比上年降低7.42%。

“這反映出重慶在基礎教育領域的投入偏少,教育欠账問題亟待解決。”程德安指出,房地產資本與名校合辦民校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但由此帶來的民辦學校高收費、高價學位房現象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甚至加劇教育不公現象。由此引發的種種社會問題,最後還是要由政府買單。

程德安等專家表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提質,根本途徑還在於加大教育投入,踏踏實實將義務教育資源“做大做強”,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優質低價的義務教育資源,才能遏製中小學名校與房地產開發商合辦民校的衝動,保障教育公平。

針對優質義務教育資源“私立化”現象,重慶市近期提出,今後城市新區建設不得再“借名校辦分校”,將通過科學編制城鎮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推廣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提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能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