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精神病能否治好主要看這兩點

「精神病能治好嗎?」經常有人這樣問。

若是普通感冒,當然能治好;可若是重症肝炎,那就另當別論了,在今天的醫療條件下,即使吃最好的葯,打最貴的針也很難把它治好。

同樣的道理,以精神癥狀為表現的疾病也很多,輕者頭昏失眠,重者神志喪失,預後情況各不相同。

比如,在突發的重大天災人禍時所表現出的精神失常,不經醫治,經過一段時間後患者幾乎都可以康復。

而老年性癡呆患者,大腦一天天地萎縮變質,即使像美國前總統裡根那樣能得到世界上最好醫療照顧的人物,病情依然日益惡化。

不同病情不同病程

每一種精神疾病都有其病因、特徵性臨床表現、病程發展規律,不可籠統地概而論之能治好或不能治好。

況且,同一種精神疾病發生在不同人身上,還會表現出不同的嚴重程度和結局。

有的患者病情嚴重,治療起來較為棘手;有的患者病情較輕,治療起來效果理想。

但有時情況恰恰相反:病情嚴重的患者在一段時間裡明顯好轉起來,而病情較輕的患者卻久治不愈,甚至每況愈下。

不同病因療效不同

精神病治療預後不僅受病情輕重影響,還看具體病因是什麼。

引起精神病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方面。

感染、中毒、顱腦創傷、腫瘤、血管病變、營養障礙、內臟疾病、內分泌紊亂、遺傳缺陷、精神和體力過度緊張疲勞等,以及某些特殊的生理狀態如婦女經前期或經期中、妊娠、產褥期、絕經期等,都是造成精神病的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可分為兩種:一是急劇而強烈的精神創傷,如突然發生的災害、親人亡故等;二是長期慢性的精神緊張和內心矛盾。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礙總稱為心因性精神障礙。

而不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的動蕩變化對精神病的發生也有影響。

這三方面因素往往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

因此,分析患者預後時不能光看現有治療方法有效與否,還要了解和分析患者的生活經歷、文化教育、身體素質、遺傳因素等,充分利用和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以提高治療效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