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成為一個高效學習者?

內容來源:本文來自中信出版社《有效學習》書摘。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布。

今日筆記達人|張素粉

封圖設計|Holly責編|嘉琪

第2200篇深度好文:4204 字 | 6分鐘閱讀

精華筆記·讀書筆記·《有效學習》

本文優質度:★★★★★+口感:水果沙拉

筆記君邀您,先思考:

關於學習,你的動機是什麽?

你了解或掌握了哪些學習方法或技巧?

碎片化時代,你認為該如何進行系統化學習?

有效學習,會讓你愛上學習,那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高效學習者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掌握系統化的學習方法。系統化的學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價值感、目標、提升、實踐、融合、反思。

一、價值感是我們學習的終極動力

動機是學習活動的終極動力,主動探索和發現事物的價值感及意義是掌握任何一項技能的第一步。

(一)價值感和意義是人類創造的本能

人們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這種帶有一定意義的存在感是審視世界的一個獨特角度,是一個思維的框架,是一種既可能讓某個事物顯得不可或缺,又可能認為它完全無足輕重的態度。

說到底,價值感才是我們學習的終極動力。我們樂於學習某種專業技能,是出於價值感帶來的強大動力。

心理學家肯·巴倫嘗試把自己40多年的研究工作,總結為一個公式:

動力=一系列的付出(即完成某一任務所需要的努力)+對目標的期待(即對自我效能的理解)+價值感(即事物的意義)

他認為,“價值感”最為重要,它決定了“我到底要不要做這件事。”

對巴倫的說法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從小就聽老師說這些因素很重要。

家長一提起家庭作業,也會不厭其煩地嘮叨:你將來會用到這些東西的。

現在,公司的人力資源部也一樣經常提醒我們:你將來的生活,可全指望你的退休账戶了!

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此。簡單說,僅僅告訴人們某些東西很重要是遠遠不夠的。霍利曼教授發現,單純告訴人們某些事物很重要會引起人們的反感,他們會覺得這是一種威脅或者過度干涉。

事實上,人們需要自己發現事物的意義。價值感是一個人對自身事物的感知,對知識和技能的感知,是在所學知識與自身生活體驗之間建立連接的過程。

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霍利曼認為,價值感是一種機制,它的工作方式是促使人們思索“這件事對我有什麽好處”。

案例:

以統計學為例。數據分析毫無疑問是非常強大的工具,在很多領域,不管銀行、醫藥,還是運動管理,離開基本的統計技能幾乎寸步難行。

然而人們不會天生喜歡統計學,而且還討厭複雜的線性回歸和統計學枯燥的教學方式,也對反覆審視統計數字、畫柱狀圖缺乏熱情。

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非常了解這種矛盾,作為一名研究人員,他決定嘗試激發學生對統計學的興趣,於是讓幾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寫一寫統計學在哪些方面與他們的生活有所聯繫。他用問題引導學生們:

你們以前在生活中使用過統計工具嗎?

你們想象一下,護士、銷售員或職業經理人,在哪些方面可能會用到統計工具?

每個學生都寫了一兩頁。結果非常明顯,通過描述自身與統計學之間的聯繫,學生們都增加了對統計學的興趣。

換句話說,通過向學生們解釋統計學對他們將來職業、愛好、家庭的意義,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

另外,獎勵、新奇和環境,對於每個人發現某種意義都會有所幫助。在這方面,內生動機或自發興趣,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價值形式。

我們做某些事,單純就是因為我們想去做。如果希望有動力去學習某一專業,那麽就必須自己去發現與這個專業的關聯在哪裡。

霍利曼的這一觀點解釋了為什麽我們對經歷過或即將經歷的事情,學習起來會更有動力。

針對學習,我們的動力在於想了解自己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希望通過彌補自己的知識差距來理解事物在世界上的存在價值。對價值和意義的追問是一個自我激發的過程。

(二)主動發現事物的價值感和獨特意義

我們對意義的追求來源於我們渴望不斷探索與發現。

心理學家亞克·潘克賽普認為:

人類願意探索發現完全是天性使然,人們在嘗試新事物的時候會有一種幸福感。因為在尋找事物根源的過程中,引起愉悅感受的多巴胺水準會上升,從而產生愉悅感。

也就是說,探索發現就像吃飯、睡覺、性與愛一樣,是我們DNA中早就注定了的行為。

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我們總是希望看看有什麽東西既符合我們的興趣又對我們有價值。

根據一項對醫院清潔工的調查,發現一些清潔工不只是為了賺錢才做這項工作,許多清潔工認為自己是醫院中的重要一分子,他們覺得自己就像醫院的形象大使,還有的認為自己屬於醫院的醫護人員。

平日,這些清潔工比其他同事更有工作熱情,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也覺得比其他人更有幸福感。這些清潔工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發現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因此具有了更高的成就感。

成就感最重要的來源是事物的意義。

人們在生活中,比幸福、利潤更重要的是人們希望自己活得有價值。對人生的意義有更高認識水準的人,生活中焦慮更少,身體更健康,對生活也更為滿足。

心理學家根據人們思維當中的這一心理特性,研究出一種“職位微調”的方法,即通過調整職業的某個因素來與你的興趣愛好相匹配。

從學習角度來說,如果我們希望提升學習動力,那麽也需要進行類似的調整,稱之為“學習微調”,即我們要在學習內容和我們自己之間建立更強的關聯性。

我們首先要明確學習某項內容的長遠意義,並借此激發學習的動力。

“學習微調”是針對所學習的專業技能,深入挖掘其長遠意義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就是要問自己:

學這個專業知識對我有什麽價值?

如何讓所學的知識與我緊密相關?

在實際生活當中,如何使用該專業知識?

二、以目標為導向,循序漸進

在學習活動初期,保持專注最為關鍵。

人們需要在這個階段搞清楚自己究竟想學什麽知識和技能,這個時候可以把學習活動看成知識管理活動。為了有所收獲,我們需要設定目標,確定時間節點,規劃具體的實現策略。

(一)“全員成功”項目核心秘籍是目標設定

一個叫做“全員成功”的教育改革項目已經久負盛名。1980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鮑勃·斯萊文和他的妻子南希·馬登發起了這項教育改革項目。

這個教學改革項目最核心的特徵在於,它是高度目標導向的,其核心秘籍就是目標設定。這一方法可以實現目標明確的教學指導活動。

從迪倫中學、溫莎山小學等有關學校合作學習方式的統計數據上看,“全員成功”是第一個強調群組學習的項目:根據學生的實際水準而不是年齡或者所在年級進行分組,教師可以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以此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學習到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

掉隊的學生會有專門的老師給他們進行輔導,教師們能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學生需要學習哪些內容,以及哪些才是適合孩子們的學習方式。

“全員成功”項目實施後,嚴重缺乏教學資源的迪倫中學,成功地實現了轉身,實現了閱讀成績的翻倍增長;溫莎小學實施時間不長,但已經梳理了學校的教學流程,並開始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學品質,學習效果慢慢提升,學生的出勤率也開始提高。

(二)學習活動需要聚焦學習目標

在從事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把全部細節安排妥當。我們的計劃可以改變,但是必須要有一個計劃。

為了掌握專業技能,我們需要把它們分解成我們大腦能夠消化吸收的片斷,然後把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分散的資訊片斷上。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把專業知識分解,使之可以通過短時記憶的狹窄通道,存儲在長期記憶的大腦太空裡。

(三)新知識的學習需要已有知識做基礎

通常我們是從已知的事物角度來理解新事物的,學習任何新知識都是建立在我們已有知識的基礎上。

一對一輔導被稱為“迄今為止最有效的教學指導”。因為輔導工作是在我們已知的知識基礎上展開的,輔導人員會把新知識調整到我們已有知識可以接受的程度。

當進行一對一輔導時,輔導人員可以得到大量的反饋,知道哪些事情對學生更有意義,對學生的知識水準的提升更有針對性,重點更明確。

這裡有一個富者更富或者贏者通吃的邏輯:如果我們建立了一張知識網絡,那麽在這個網絡基礎上添加新的知識就更容易了。

從這個角度看,知識確實就是力量,對基本事實的了解,使得學習專業知識更加有效。

內容為王,這句話放在學習上也非常貼切。

(四)學習活動要找到最佳的機會視窗

為了學習新內容,這個新知識或技能必須恰到好處,既不能遠遠超過我們現在的認知水準,使我們置身於新知識的迷宮裡不知所措;也不能過於簡單,學不到什麽東西。

我們的最佳學習太空,就是在剛剛超出我們知識和技能範圍的邊緣位置。

當然也需要把學習目標設定得略微超越我們現有的知識和技能水準。在學習上,我們總需要比以前更加努力那麽一點點。

(五)啟動元認知是設定學習目標的關鍵因素

元認知,就是搞清楚我們的大腦是如何理解事物的,掌握如何從思維活動的角度看待問題,從而對人們的認知行為多一點了解。

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關於思考的思考,這對於如何設定我們的學習目標至關重要。它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元認知的規劃部分,即我怎麽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我的目標是什麽?我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識嗎?

第二部分是元認知的監控部分,即我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學習這個概念嗎?我取得進步了嗎?為什麽我要做正在做的這件事情呢?

在學習活動方面,人們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不能盡早地啟動元認知活動,我們嘗試理解未知事物的努力還不夠,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又過於自信。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把元認知具體化成幾個引導我們思考的問題:

我怎麽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

我對哪些地方還迷惑不解?

我有沒有辦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

這類引導性問題的作用非常強大。研究人員馬塞爾·威茵曼根據研究,發現元認知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佔40%,而智商方面的影響隻佔25%。

寫作是一種”應用類元認知“。因為在組織一句話、一個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這些關鍵的元認知問題:誰是我的目標讀者?他們能理解我的文字嗎?我需要解釋哪些內容呢?

這也是寫作成為整理思路的一種有效方式的重要原因。因為寫作活動會強迫我們思考自己的觀點、評估我們的論述。

(六)情緒體驗對思維活動的影響

情緒體驗通常會影響人們決定學習什麽專業內容,它構成了我們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基礎。

當從事學習活動時,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我感覺如何?這項學習任務是讓我感到沮喪還是感到害怕?

學習活動是一種很深層的情緒活動,情緒體驗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學習新技能的能力,也可能會降低學習效果,讓學習活動變得更加困難。

(七)自我效能是進行情緒管理的有效辦法

自我效能就是對自己能力的信賴,它是一種圍繞一件具體任務而形成的“我一定能夠完成”、“一定能夠做好”的堅定信念。它可以讓我們更加專注地以目標為導向,從而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

當我們投入學習活動的時候,需要各種辦法來對付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一般來說,我們需要把計劃寫出來,做一個長遠規劃,幫助我們保持動力。

學會學習,就是把學習看成一個項目管理的過程,包括設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標,尋找實現方法等具體任務。

三、精益求精,掌握專業技能需要

使用正確的方法

一旦我們搞清楚了為什麽學和學什麽之後,就應該立即進入提高專業水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需要精益求精,打磨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

(一)刻苦努力

世界上不存在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學習方法。學習活動就是一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過程,一定會激起人們的不適感覺。為了學習新技能,我們要準備好不太舒適、精疲力竭、常常有點一籌莫展的感受。

學習也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人們需要憑自己的力量學習,這才是長遠來看提升學習能力的最佳方式。

如果從來沒有機會嘗試一下思維上的掙扎過程,那麽將來在學習活動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產生過度的挫敗感。

我們需要相信努力一定會有回報,如果人們付出更多的認知努力,那麽他們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二)積極反饋

1.自我監控+外部監督

① 自我監控

在學習活動中利用工作日誌或日記、影片跟蹤記錄自我表現的情況,即進行自我監控。對自身表現的密切觀察,會幫助我們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改善。

案例:減肥

多年來大家對最好的減肥方式爭論不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新式的減肥方法:有的叫阿特金斯減肥法,這種方法幾乎杜絕了一切碳水化合物;有的叫原始人節食法,這種方法是把你的食物製作得像3000年前的食物似的;更不用說百貨商場裡那些琳琅滿目的膳食補充劑和飲料了。

不久前,Vox新聞網的作者朱莉婭·貝爾茲挑選美國頂級的節食專家進行調查,“在你的患者中,那些能夠成功減肥並保持不反彈的人有什麽共同點?不成功的人哪些地方做錯了?”

通過調查發現:有效減肥且長期保持不反彈的人,既不是去減肥中心或者採用某種節食方法,也不是在健身房做三個小時的運動,而是那些“善於跟蹤監控——監控自己吃了多少、體重多重的人”。

從這個角度講,學習活動也不例外。掌握某種新的專業技能之前,你需要知道,自己已經掌握了什麽技能,以及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② 外部監控。

這是一種比自我監控更為強大的反饋形式,它需要來自外部的某種評價或者糾錯行為。

通常我們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我們需要一個旁觀者對我們進行有針對性的糾錯,並給出來自外部的評價反饋。

最好的反饋意見是逐步推進、適當穿插一些互動指導。因為反饋,能讓我們對從事的活動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掌握新的技能和新的方法。

2.重複練習

為了磨煉某一方面的專業技能,我們需要多次、以不同方式實際運用這些技能。

這在專業體育運動方面非常常見。沒有人第一次打網球就可以學會上手發球,也沒有人一個下午就能學會撐竿跳高。

在其他知識領域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把同樣的知識或者技能重複很多次,最終把它變成一種習慣才行。

從實用角度講,如果你想打磨你的高爾夫球技,那麽揮杆一萬次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想成為一名探戈舞蹈家,那麽最好做好每天要穿上舞鞋的準備;如果想提高俄語水準,你就需要反覆練習你的俄語詞匯,並且經常主動記憶些新的詞匯。

為了熟練掌握而進行的技巧練習並不盲目的,始終需要有意識地改進和提高。

3.提取練習

提取練習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是我們主動把學到的知識編織到我們能理解的意義網絡之中,來輔助我們學習知識和技能;它可以確保我們掌握記憶當中的知識,迫使我們對這些知識建立關聯,從而使知識記憶更長久。

提取練習的過程:

首先回憶大腦裡的內容;

其次總結概括一下;

最後用我們自己的話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

4.正視犯錯

犯錯是無法避免的,它是人類本性的核心內容之一。

犯錯會促使我們深層理解。錯誤是人類思想的核心要素,它處於任何新思想得以產生的核心地位,是深思必備的一部分。禁止犯錯就等於禁止質疑,就會剝奪我們深層理解的機會。

所以,每當犯錯的時候,就要問問自己:“我能從這個錯誤中學習到什麽?我應該如何改進自己?”

不要擔心犯錯,而要關注改進提高,把犯錯當成獲得新知識、新技能的契機。

《有效學習》是美國國家智庫高級研究員力作,斯坦福大學學習政策研究學院董事長、美國教師聯合會董事長等聯袂推薦。6大策略,18項學習工具錦囊,32道隨機測試題,為你提供一整套系統化的學習技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