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修心、靜心、養心

臨摹學習與鑒賞的絕佳素材:高清歷代國畫資料 / 歷代經典書法資料 / 印譜印集篆刻資料 / 西方大師油畫資料!修心、靜心、養心

閑,要從勤中得來 ,天下最受用,是一閑字,然閑字要從勤中得來。世間最讓人受用的,是閑暇,是可以或坐或臥,或行或歌,沒什麼事等著你做。


但這閑適,卻要從勤勉中得來。只要人懶了、心懈怠了,必定許多事沒去做,或沒做完、沒做成。有位企業家曾說:「以我現有的財產,即使我一天用十萬元,我活過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錢,可是我還在工作,我是貪得無厭嗎?不是的,我是以做事業來打發時間。」

這段話使我們了解,人唯有在工作裡,生命才有辦法安住,人活得才有意義。沒有工作是很無聊也很乏味的。


閑,雖然難得,但是勤懇奮鬥中得來的閑,才真正令人安心、充實,真正有意義。而一身疲憊後的恣意、鬆弛,也往往更加滋味悠長,讓人分外閑適,格外知足。

靜,要從動中修來。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心學大師王陽明,便十分強調靜。他要求弟子靜坐,以修心、靜心。他告誡弟子,修靜,要「到事上去練」,否則就是「坐枯禪」,遇到點事就亂了。


身旁無人,眼前無事時,要靜容易,許多人都能做到。但在人群之中、臨事之時,內心還能保持著清靜、冷靜,才是真正的靜。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每時,都要面對和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

若修靜只是坐在那裡莊敬持守,甚至受不住一丁點熱鬧場、紛擾境,是不可行的。修靜,應當修到「動時的心,就是靜時的心」,時時清靜沉著,臨事不亂。

樂,要從苦中享來。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快樂,誰不喜歡?來世上走一遭,都為著取個樂。但我們應當時常停下來想一想,當下的「樂」,是不是長久,會不會持續下去。聲色犬馬,今朝有酒今朝醉,都不是快樂,不過是享樂,瞬間即逝。

梁啟超先生曾在《最苦與最樂》中說: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苦中得來的樂,是在困苦中磨礪出珍珠。

它堅實、牢固,誰也拿不走,什麼也打不碎;它晶瑩、璀璨,是從心底生出的喜悅,熠熠閃光。所以,樂雖好,卻似乎也不能過多,不可盡情享樂。否則,原本能帶給我們極大快樂的東西,也會失去它的魔力了。

有苦有樂,從苦中享來快樂,才是讓人安寧的,才是最為快活的,才給人最為濃鬱而長久的喜悅。


人生,會遇到一個又一個的麻煩。不怕苦,不怕勞,奮力去做,便能得到真正的閑適和快樂。修好自己的一顆心,即使泰山崩於前也靜如止水,這「靜」中,自有四兩撥千斤的力量。如此,便能不懼麻煩,不畏辛苦,笑看前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閱讀原文微店購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