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志龍:減稅降費和補短板投資值得期待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黃志龍

  2019年財政支出政策將更加積極,在穩增長目標中將更加主動、有效,基建投資對總投資的拖累也將明顯減弱。

  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觀察2019年中國經濟前景、巨集觀調控和重大改革的風向標。在內外經濟形勢“穩中有變”環境下,國內外投資者都在靜待信號的發出。本文以12月1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為基礎,結合近期各部門頒布的政策或檔案,對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一個前瞻性預判。

  2019年經濟增長或呈現“前低後穩”態勢

  關於2019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今年7月末、10月末和12月13日召開的三次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強調了“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六穩”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與10月末會議更加強調“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不同,12月13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指出“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增強憂患意識,繼續抓住並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說明中央對當前中國經濟的挑戰既有充分的認識,也有積極應對的準備。

  此次會議要求2019年“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如此,2019年全年保持6.3%-6.5%左右的經濟增速仍值得期待。從整體來看,筆者預計,2019年中國經濟或將呈現“前低後穩”的走勢,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是2018年下半年啟動的基建補短板投資,“一行兩會”支持民營企業融資等政策有一定的滯後期,這些穩投資、穩預期的政策將在2019年的二、三季度的經濟增長形成有效支撐;

  二是國務院和財政部已承諾“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這些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在2019年兩會上公布的可能性較大,而政策最終落地同樣要等到二、三季度;

  三是資本市場處於底部,民營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緩解,金融機構風險偏好將逐步上升,銀行“惜貸”現象將緩和,這些趨勢都會提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和預期。

  財政政策:減稅降費和補短板投資值得期待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減稅降費”和“擴大支出”兩方面。

  今年四季度,國務院和財政部給出了“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更加明顯的降費”的政策預期。在此背景下,2019年財政赤字率由2018年2.6%上升到3%可以期待,赤字規模也將由2.38兆元上升到3兆元左右。如果財政赤字在擴大支出和減稅規模的結構比例保持在2018年的水準,2019年的減稅規模大約為1.64兆元,其中針對個人的減稅規模為5000億-6000億元左右,針對企業的減稅在1兆元左右。

  在擴大支出方面,今年下半年重新啟動的基建補短板投資,將繼續成為2019年擴大財政支出的重點領域。無論是從地方專項債、城投債發行規模增長,還是PPP已入庫項目加快落地等趨勢,都說明2019年財政支出政策將更加積極,在穩增長目標中將更加主動、有效,基建投資對總投資的拖累也將明顯減弱。

  貨幣政策:以疏通傳導機制和結構性政策為主

  此次會議對貨幣政策沒有新的表述,但11月央行發布的《2018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到的下一步貨幣政策思路的三大取向值得重點關注:  

  一是“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二是“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

  三是“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和機制,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這三大取向的關鍵症結在於:貨幣政策傳導管道不暢是造成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意願不強的根源。

  可見,2019年將重點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問題,而非融資貴的問題,其中的關鍵又是如何破解小微、民營企業的資金可得性和銀行“惜貸”現象加劇的矛盾。

  實際上,從最近央行貨幣政策的操作也可以看出這一傾向。今年下半年連續降準和央行投放的大量資金,堆積在銀行間市場,使得銀行間拆借利率大幅回落,“寬貨幣、緊信用”的難題待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行連續20多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的操作,累計回收資金7000億元左右。這表明央行將采取“收放”結合的方式,執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同時還將繼續實施定向降準政策,以“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供給側改革:“三去”淡出、“一降一補”跟進

  雖然此次會議繼續強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但改革的內容將發生變化,除了“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推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等培育增長新動能之外,傳統上的“三去一降一補”的任務將發生調整,其中“三去”目標基本達成,2019年相應的政策將逐漸淡出,具體表現或原因有下述幾方面:

  傳統行業去產能方面,今年以來采礦業和製造業投資增速明顯回升,保證了基建投資大幅回落情況下總投資不失速,采礦業中煤炭、鐵礦、非金屬礦和製造業的鋼鐵、金屬製品、石化等上遊產業的投資增速強勁,產能利用率保持高位。

  非金融企業去杠杆方面,一是非金融企業杠杆率穩中有降,二是央行行長在多個場合都暗示“去杠杆”將轉向“穩杠杆”為主,這說明前期的緊貨幣、嚴監管的去杠杆周期按下了暫停鍵。

  房地產去庫存方面,一是當前全國住房庫存面積已降至階段性新低,去庫存目標達成;二是三四線城市大規模棚改政策收緊趨勢明顯;三是居民部門加杠杆已接近極限,並對消費產生了較大的擠出效應,這表明房地產去庫存周期已經完成。

  在“三去”政策逐漸淡出的同時,“降成本、補短板”的政策將持續跟進,其中“降成本”將集中在降低制度交易成本、融資成本、稅費成本、要素成本等方面,“補短板”的重點則是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投資。

  總之,2019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項重點任務,將呈現“有進有退”的趨勢。

  房地產政策:嚴控趨勢不變,政策微調可期

  房地產市場是影響中國經濟短期波動的關鍵要素。從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堅決遏製房價上漲”之後,房地產調控一直處於一個政策靜默期,12月13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市場也沒有新的表述。

  可以預見,在房價泡沫嚴重、居民杠杆率高企對消費擠出效應明顯的情況下,重啟房地產周期的概率不大。換句話說,2019年房地產嚴調控的大趨勢不會有明顯變化,更具體來說,核心熱點城市大規模放鬆“六限”的政策可能性不大,住房抵押貸款首付比例、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偏緊的趨勢不會有明顯放鬆。

  不過,政策的微調一直在進行之中,主要有:商業銀行根據自身資產負債配置需求下調首套房貸利率;國家發改委12月12日鬆綁優質房企債券融資,適當緩解房企融資壓力,防止大規模爛尾樓出現;各地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微調限購政策。

  至於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2019年將繼續強調“房住不炒”的精神。同時,12月初國稅總局在回答政協提案中指出,“在推進房地產相關稅收制度立法與改革過程中,統籌研究房地產交易環節與保有環節的稅收政策,發揮稅收職能作用”。 可見,房地產稅法律仍在有條不紊推進之中,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明年的“兩會”或許會有一個相對清晰的政策傾向。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巨集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