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樹|裹挾歷史前進的植物

有的植物只能令歷史的腳步稍有偏移,還有的植物卻可以扼住歷史的咽喉,裹挾歷史的前進,茶樹就是這樣一種植物。它給美國帶來了《獨立宣言》,卻又令成千上萬東南亞人俯身為奴。茶樹改變了歷史嗎?答案是毫無疑問的。

偉大的平靜之源

茶葉產自一種小型木本野生植物的葉子。這種植物的生長範圍從印度一直延伸到中國,其歷史,至少根據傳說來看,已經超過4500多年。

據說,神農在公元前2737年發現了茶葉的功效。茶樹是一種非常普通的植物。儘管如此,將乾燥的茶樹葉用熱水沖泡卻可以製造出一種奇妙的令人滿足和平靜的飲料。中國人最早發現了這一點。

800年,慷慨的中國古人將茶葉經由朝鮮傳播到了日本,又在1657年將其傳播到了英國。

為了促進新鮮茶葉大量生長,人們定期對茶樹進行修剪,並將其高度限制得和低矮灌木一樣高,以便採摘茶葉。採茶人身背柳條編成的茶筐,好似背著帆布背包。他們將尖端的每個花苞和兩片嫩葉採摘下來作為優等茶。若種植園主更為注重產量,採茶人會連第三片葉片也摘下來。採茶時,茶工要將大拇指和其他手指捏起來,以柔軟的手掌作墊,將茶樹枝條上正在生長中的嫩葉輕輕摘下來。

正因為這是一種動作要求非常精細的活動,採茶的機械化一直難於實現。而在另一方面,採茶工的收入卻一直很低。若非因為這兩點,茶葉的種植範圍可能會擴展到世界上更多的發達國家。採茶工的茶筐滿了之後,就會被送到當地的茶葉加工廠。翠綠的茶葉根據所要生產的種類進行萎凋、揉撚、發酵、乾燥和分級等工序的處理。綠茶一直以來都是遠東地區最受歡迎的一種茶。在它的生產過程中,茶葉經過加熱來保留其在發酵當中產生的天然黑色。而對於更受西方人喜愛的紅茶來說,其分級則依茶葉的品質分為「碎橙黃白毫」、「橙黃白毫」和「小種」。

中國茶

十八九世紀,歐洲人為了喝茶紛紛放棄飲用淡啤酒、廉價麥芽酒以及井水。由於茶葉當中含有少量興奮性的咖啡因,隨著茶葉消費量的增加,茶葉需求也大幅提高。

英國評論家威廉·科貝特對此大加反對,並說「茶葉事實上就是一種效力略弱的鴉片酒。喝了它,人只會在當時更有精神,之後便會萎靡下去」。他還說,女性每年都要把最寶貴的一個月的時間花費在「茶聊」這種事上,讓家中頂樑柱的孩子「身穿臟衣,腳著破襪」。儘管他如此反對,18世紀中期時,歐洲人不論窮富,都已自在地飲起了茶。

在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牢牢控制住了印度的通商口岸馬德拉斯、孟買以及加爾各答,並在印度南部打敗了競爭對手法國東印度公司。1757年,它又從孟加拉統治者手中奪過了對富裕的印度東北省份的控制權。儘管面對法國人的強力競爭,但這家公司仍然成為了之後一個世紀裡印度最大的貿易商。他們將中國的茶葉與木材、絲綢以及瓷器等貨物一起運回了自己的祖國。

儘管如此,這些貿易卻是單邊的。當時的中國自給自足,幾乎不了解西方,當然也沒有與西邊這些遙遠的鄰國進行商品貿易以及技術或思想交流的需要。但同時,這個國家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和供應地。然而由於其國內市場本身就對綠茶有著極大的需求,因此中國對於出口茶葉或者西方茶葉商人支付的紙幣毫無興趣。不過中國確實也需要銅、銀和黃金等有價金屬,因而儘管西方的茶葉商人更希望能以紙幣付款,但仍然不得不拿固體的貴金屬來進行交換。這令他們極為困擾,西方也因此頻繁派出貿易代表團前往中國企圖說服中國的統治者放開邊境。但通常,他們都是無功而返,而且還要被主人耳提面命一番,提醒他們技術領域的大多數重大進步——播種機、金屬犁、印刷以及炸藥——早在西方「發明」之前好幾個世紀,就被中國的工程師們發明了出來。這時,有人想出來一個用鴉片交換茶葉的「點子」。

波士頓傾茶事件

18世紀時,北美地區的茶葉消費量與其他地區並無二致。但今天,加拿大的茶葉消費量卻比喝咖啡的鄰居美國高四倍之多。

事實上,愛國的美國人所消費的茶葉在過去的200多年中一直比周邊鄰國要少。而這一切的歷史淵源則發端於1773年12月的一天。當時,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查爾斯河的河水突然隨著茶葉的傾入而變得一片黯淡。一群似乎身穿莫霍克印第安人裝束的人登上了三艘停泊在港口中的茶船,有組織地劃開所有裝著茶葉的貨箱,並將茶葉傾倒進了河中。

這些人實際上並不是印第安人,而是偽裝起來的白人抗議者。英國政府為了治理利潤豐厚的茶葉走私行業而耗費巨資,因此已在英國本土放棄對茶葉徵稅,企圖扼殺這些走私活動。而為了彌補因此損失的稅收,自詡為美洲統治者的英國人計劃對出口到美洲的產品,尤其是茶葉徵稅,引發了這些抗議者對這項徵稅計劃的抗議。面對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及其議會對自己的為所欲為,美洲殖民者們喊出了自己的口號——「無代表,不納稅」。為了告訴英國人自己能把他們的茶葉怎麼樣,抗議者們把波士頓港變成了一大鍋茶湯。然而,喬治三世不僅非常執著於拖延兒子登上王位,在緊握美洲殖民地控制權方面也同樣極為固執,他拒絕改變自己對於相關徵稅建議的意見。波士頓茶黨的抗議活動在紐約、費城、安納波利斯、薩凡納以及查爾斯頓也得到了響應。然而,就在這裡的女士們放棄在下午茶時間喝茶的同時,英國也關閉了波士頓港。

隨著1776年7月4日美國國會宣布通過《獨立宣言》,英國國王的這一錯誤也被永遠地寫入了史冊。《獨立宣言》不僅宣告美國脫離英國獨立,而且也提醒了議員們喬治三世的「獨裁行為」。

運茶競賽

19世紀50年代之前,頑強的水手們駕駛長途商船遠涉重洋,抵達各國港口。這些商船體型沉重,航速緩慢,製造所用的樹木歷經滄桑,重達千噸。1833年,東印度公司喪失了自身的壟斷地位,放開了茶葉貿易的國際競爭。眾多貿易商對此躍躍欲試。英國人和美國人將資金投向了船體光滑、速度更快的高速帆船。這種船具備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外形,桅杆傾斜可以攜帶大量風帆,而且船首輪廓分明,航行起來有乘風破浪之勢。只要風勢適宜,它們就可以滿載貨物——有時也非法裝載奴隸——快速回國。帆船一路沿著中國海、印度洋前行,繞過好望角,穿越大西洋到達紐約、倫敦、利物浦和貝爾法斯特,而所用的時間只有以前船舶的一半。

船長們駕駛著這些運輸茶葉的快速帆船在海上一路相互競逐,歸國而來。新聞媒體競相報導他們的英雄之旅,而這些故事中總少不了將茶葉運回國的元素。與將博若萊新釀葡萄酒運到巴黎或倫敦相似,茶商的利潤取決於交貨時間,而無需考慮會給飲用茶葉的大眾帶來什麼實際利益——新鮮茶葉與在倉庫儲存了12個月的茶葉喝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隨著全新的海運速度紀錄被不斷創造和打破,塞莫皮萊號和現在仍保留在倫敦港口的卡蒂薩克號這些不同的船舶也令它們運來的茶葉名聲大振。市場上很快就出現了卡蒂薩克號茶葉的身影。

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茶葉運輸競賽中,快速帆船最終還是敗給了隆隆穿過海洋的蒸汽機船。雖然定期補充燃料的需要減緩了蒸汽機船的速度,但是1869年,蘇伊士運河這一工程建設領域的全新重大創舉大大增加了蒸汽機船的優勢,徹底打敗了依靠風帆的高速茶葉運輸帆船。蘇伊士運河全長106英裡(約171公里),將從中國航行到歐洲所需時間整整縮短了一半。而由於紅海風勢風向變幻莫測,高速帆船無法在此平穩航行,同樣的旅程,只能耗時三個月,繞道好望角。到了19世紀末期,高速茶葉運輸帆船黯然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改變歷史進程的50種植物》

寫給孩子的簡明科普讀物,了解那些就發生在身邊的世界變化。

青島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