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鄭新 修德研術銘於心

從醫六十餘載,他攻克「中醫治急症」難題,研發的製劑配方位列國家指定的中醫院急症搶救藥品之一;研究慢性腎臟疾病50餘年,提出「腎病三因論」等學術思想,對臨床實踐產生深遠影響;創建的重慶市中醫院腎病專科團隊躋身全國名科前列;對學生常說的「秘籍」是修德和研術,既重醫德,也重醫術……他就是國醫大師鄭新。

走進鄭新的家,一進門就能看見書櫃滿滿當當佔據了一面牆,有中醫典籍、西醫專著,還有四書五經等。最早師從鄭新的張國英告訴記者,為及時了解醫學學科發展情況和提高自身醫術,鄭新自費訂閱了各種醫學期刊,勤學苦讀,即使已93歲高齡,仍每日手不釋卷。

從醫六十餘載,鄭新常常告誡自己的學生,學習中醫要做好兩件事,一是「修德」,二是「研術」。學醫先習德,要從內心深處做到「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還要不斷學習,吸收新的知識用於臨床實踐,總結後再實踐,如此循環往複。

中醫也能治急症

鄭新本是學習西醫,轉學中醫緣於一次偶然。1953年,鄭新在一場籃球賽中不慎將左手腕關節挫傷,疼痛難忍無法動彈。經過一周西醫治療不見好轉,朋友建議他試試中醫。中醫科一位老中醫在他傷處輕輕扎了幾根銀針,第二天他的手腕居然痊癒了。從此,他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57年,學有所成的鄭新進入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工作。第二年,他加入了重慶市第二屆「西學中」研究班學習,畢業後進入重慶市中醫院從事臨床工作,從此開始了他長達60多年的中醫生涯。

在人們的印象裡,中醫一般只能治療慢性病。鄭新和同為「西學中」研究班畢業的同事黃星垣卻不這樣認為。「誰說中醫不能治療急症?」他倆決定一起攻克這一難題。

鄭新和黃星垣在學習、運用古代典籍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研發了一套系統的中醫製劑配方:「清熱解毒針」「參麥針」「針液養陰針」「火把花根片」等。這些葯有的能直接靜脈注射,有的可以口服,對於外感高熱、感染性休克、心絞痛、心律失常、休克等急症和慢性腎炎等慢性病有顯著效果。其中,參麥針從1978年開始研製,經過了8年的藥理試驗、動物試驗和用於人體之後,正式投產。至今,該針都還是國家指定的中醫院急症搶救藥品之一。

上世紀80年代,鄭新和黃星垣等人決定主辦中醫急症學習班,一直辦了20多期,還受邀到上海、河南、陝西、河北、湖北、遼寧等地講學,學員遍布大江南北。工作之餘,鄭新不忘將自己的臨床經驗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參編出版了《中醫急症證治》《中醫急症大成》等醫學專著,為臨床中醫治療提供借鑒。

鑽研腎病五十年

在臨床工作中,鄭新發現,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中醫系統卻缺少專門醫治腎病的良方。他又開始專註於腎臟病的中醫治療。

經過對慢性腎臟疾病長達50餘年的研究,鄭新先後研製出療效獨特的院內製劑腎病Ⅰ號、腎病Ⅱ號等,研製的「補腎膠囊」「腎衰靈灌腸液」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延緩腎臟病的發展,挽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不少在大醫院輾轉多次無果的重症腎病患者,經過他精心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常有外省市甚至國外的患者慕名前來就醫。

曾經有一個3歲的小患者,在其他醫院被診斷為「腎病綜合征」,進行激素治療後,病情加重。院方建議家屬放棄治療,家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找鄭新。

「當時這個孩子全身浮腫,眼睛腫得只剩一條細縫,大量腹水和胸水積在體內,坐著都氣喘。」鄭新的學生、重慶中醫院腎內科主任熊維建介紹,鄭新看著孩子,難過了好久,暗下決心要治好這孩子。

「他一次又一次調方,監督拿葯、煎藥,還給孩子買了不少玩具,比對自家孫子還好。」熊維建說,在鄭新的精心治療下,孩子一天天有了好轉,當年的小女孩如今都長成大姑娘了。

1999年,年過古稀的鄭新已滿頭白髮,即便如此,看門診、查房,退休返聘的鄭新依然堅持在醫務工作第一線。這一年,他提出了自己一直未了的心願:創辦一個中醫腎病專科,把幾十年積累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

2000年冬天,重慶市中醫院腎病科正式組建。鄭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傳幫帶」上,他堅持每周兩次的門診和早晨教學查房,定期講課,並為年輕醫生點評醫案。從中醫十問,到望聞問切,如何以小見大、如何處方用藥,鄭新都會作詳盡解釋。在他的辛勤耕耘下,重慶市中醫院腎病科成長為重慶市重點學科,2013年成為國家臨床中醫重點專科,躋身全國名科前列。

體恤病人不敷衍

只要是出門診,鄭新經常早上7點就來到診室,對每個病人都仔細詢問既往病史、看病歷記錄,把脈問診,再開方用藥,整個過程一絲不苟。

有時患者趕到醫院,已經到了下班時間。門診掛不了號,患者就跑到診室,請求加號。對於患者的加號要求,鄭新從來不拒絕,只要有病人在,不管多晚,他都堅持看完才下班。

「老師有糖尿病,門診時常常不能按時吃飯,但他從無怨言,也一點不敷衍患者。」熊維建告訴記者,鄭新常對他們說,病人的心情要體諒,多耽擱一分鐘對他們就多一分煎熬。

不僅如此,鄭新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知患者。有時對方半夜打電話來詢問,他也認真回復,對於一些病情嚴重的,他還通知患者入院,並為患者聯繫病床,制定治療方案。

2011年,懸壺濟世多年的鄭新因病不能再在醫院工作,許多患者想來看望他,他都一一拒絕了。鄭新說:「患者有患者的難處,他們感謝的心我感受到了,但我不想再給他們增加麻煩。」

鄭新一生看過多少病人?據醫院粗略統計,經鄭新診治的患者多達數十萬人次,遍布全國各地。即便退休了,一些醫院遇到疑難雜症也會請鄭新指導,有的病人甚至慕名找到家裡來。

近年來,鄭新還積極為中醫藥發展建言獻策,他和一些中醫界老前輩提出的將部分醫院合併重新建立重慶市中醫院、儲備中醫優秀人才等建議,都得到了有關部門採納。「作為中醫人,理應為中醫的傳承和發展盡一份心、盡一份力、盡一份責任。」鄭新說。

(人民網記者陳琦參與采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