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得了膀胱癌的我,沒人知道我後來做了什麼……

播放GIF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外科 王東民教授·我的公益之路,[582].醫師報,2019-01-17(22)」

我是1990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考取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外科徐文懷教授的研究生,畢業後留在本院普外科,從事一線臨床工作,至今29年。這些年來,我差不多每年都能完成惡性腫瘤手術300例以上,門診5000人次以上,直到現在從沒改變。長期的臨床工作磨練了我,也教育了我。讓我不僅掌握了醫學知識和技能,還讓我豐富了見識、懂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醫相識、以醫相知,讓我與許多患者成為了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

但是,2008年,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和生活不規律,我得了膀胱癌。當時我的兒子才6歲,患病後讓我浮想聯翩……這時我才切身體會到作為一名腫瘤患者的真實想法和內心需求。我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我更無法接受之後可能無法工作的人生。手術後僅僅一周,我主動放棄了化療,就回到了工作崗位,為患者手術、門診。蒼天也許對我有一點眷顧,我至今還好。

2009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了北京腫瘤醫院徐光煒院長的電話,之前我和徐院長並不熟悉,但我知道他是中國腫瘤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他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徐院長在電話中很幽默地說:「我住在你們醫院手術,你有空來看看我吧。」我當時並不知道徐院長做手術,於是一頭霧水、急急忙忙的跑到他的病床前,才知道他已經手術後兩周了。他開頭就說:「我不是讓你來看我的,我是想讓你和我一起做點事,主要是公益方面的事情」。說實話,那時我既不懂什麼是公益,也沒有想過我還會做公益。但是徐院長的盛情邀請,還是讓我接受下來,我嘴裡保證著:「我什麼都不懂啊,您讓我作什麼我就做什麼就行了」。就這樣懵懵懂懂,徐院長把我引上了公益之路。

從2007年起,徐院長與北京腫瘤醫院的胡永昇教授、闞秀教授,發起了中國百萬婦女乳腺癌篩查工作。這項工作由於開始早、影響大,是我國在國際講台上作為醫學成果,經常講述的話題。也是現在國家衛健委婦女兩癌(乳腺癌、宮頸癌)篩查的前身。由於篩查工作的需要,徐院長等與鳳允雷先生髮起成立了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防治乳腺癌專項基金。作為開展乳腺癌篩查工作和與國際組織合作的組織平台。基金會從2008年至2015年,先後幫助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院和四川省雅安市人民醫院建立了乳腺中心和乳腺癌三級防治網路,並捐助了大量醫療設備和救助乳腺癌患者資金,總計達3000萬元。期間獲得了美國贈與亞洲基金優秀援助項目獎。我是從2009年開始,利用臨床工作的閑暇時間,積極投入到這項社會公益事業中的。主要從事醫生培訓、科普講座、編寫培訓教材、下基層醫療和篩查等工作。2015年,基金會與民政部共同發起「為了媽媽」援助貧困乳腺癌患者的救助活動。募集社會資金,每年為100位貧困乳腺癌患者捐助手術費用。通過公益的力量拓展我們的愛心,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10年的社會公益工作,也讓我的目光逐漸從專業的視角轉向了公益事業的管理與發展上。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外組織對中國公益事業的資助逐漸萎縮,基金會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資金瓶頸。徐院長這時已經85歲高齡,他對於這眼前的一切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他與我說:「你看如果實在困難,我們基金會就到此為止吧。」我聽了心裡很不是滋味,感覺10年的辛苦與奮鬥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我毛遂自薦,承擔起基金會的管理工作,這是我由專業向管理的第一次嘗試。新的環境,新的挑戰,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雖然這時我已經在其中工作了六年,但那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的六年。為了基金會能夠「活」下去,我們先拿自己「開刀」,我們工作人員先後共為基金會捐款33萬元,以彌補辦公經費的不足。同時我也多方求助,拿自己的老朋友「問斬」,請他們了解我們的事業和困難,真誠與執著感動了他們,他們解囊相助,出錢出力,讓我們度過了難關。

同時,我們還提出新的發展思路,使公益事業能夠「自我造血」的良性運行。為了更廣泛的發揮專業人員的能力,2015年10月,徐院長和我在北京市衛計委長官的支持下,創建了北京市乳腺病防治學會,徐院長還積極推薦我擔任理事長和法人代表。現在的學會已經發展成為20個專業,2000多名專業人員的專業學會。

為了更好的適應國家健康事業的發展。2016年6月,在北京市民政局長官的支持下,我們又創建了北京博雅醫學健康研究所。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社會組織,主要從事醫院學科建設、健康科普宣傳、腫瘤篩查和科學成果轉化、政府民生服務等工作。從2016年起,研究所每年為北京平谷區居民篩查甲狀腺癌、乳腺癌,計劃用2年時間完成篩查10萬人的目標。現在每年的篩查工作都能發現新發腫瘤患者。

2018年,對我是一個困難之年。我體檢發現了肺癌,這次得病,距離上次已經10年,心裡已經有了「得癌經驗」,我沒有太緊張。一則是徐院長及眾多朋友對我的關心,讓我心中淡定了許多。二則,我已經完成了一個」蛻變「的過程,是公益事業讓我走進了社會、走近了大眾、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人生境界。讓我有了更大的舞台去發揮作用,讓我的生命價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現。而且這10年來,所做的事情之多是我自己都無法想像的。我還有什麼緊張和徘徊呢?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醫學事業對我來說就是「相濡以沫」的事業,公益事業對我來說,就是「相忘「之後而化其道的事業。這是一個人生的跨越。

《醫師報》01月17日22版

往期回顧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