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青春片除了懷舊,還可以表現得更接地氣

傳媒大眼導讀

懷舊的青春電影,以其獨有的鏡頭語言,讓人輕易就咂摸出一股憂傷的味道。說被“消費”有些市儈,說到底還是滿足了多數人對美好過往的一份情感和心理需求。

作者:二月二的二

來源:傳媒內參-傳媒大眼

又是一年畢業季,校園、青春、梔子花,宛若一股清風飄過。

青春是什麽?油膩大叔說,青春是用來緬懷的!年輕人說,青春是用來飛揚的!電影人說,青春,是用來消費的。

就像大銀幕上那些永遠在懷舊的“梗”,電影人用了幾十年且屢試不爽,難道就真的這麽放不下?

無意識的集體懷舊,泛濫了誰的年華?

畢業季到了。

正像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裡所說的那樣:青春,就是這種東西。無論歲月如何改變,青春都以某種亙古不變的姿勢存在,在不經意的時候會提醒你青春就在這裡。無論世事如何動蕩和變遷,保持最內心的那份無知、單純、善良,因為那才是最好的我們。

有網友說:“有什麽觀眾就有什麽電影,我們這一代的關鍵詞就是‘奮鬥’,在‘奮鬥’的夾縫中生存的人都非常懷念學生時代無憂無慮的生活,這是一種看不見的消費剛需。”

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應該是華語電影中青春題材的扛把子。作為編劇的“九把刀”,給出了一個絕好的故事,不像有些編劇是真的酷愛“刀子”,不搞點殘酷青春故事,不墮胎、不三角戀愛就不符合常理一樣。

令人欣慰的是,“九把刀”的青春故事裡卻沒有刀子,而是只有那些懵懂的、美好的愛情。很顯然,《那些年》中有著明顯的私人電影的印記,用影評人的話說就是“單純的萌動在一部電影裡,導致這部電影非常之簡單”。恰如高手過招,九把刀一心撲向了愛情,把全力放在了最後十分鐘,然後一擊必中。

這部電影究竟有多成功?在香港,影片上映結束後觀眾自發起立鼓掌,掌聲此起彼伏,口碑一路飄紅的同時,更是在2011年12月31日一舉打破周星馳在香港創下的影史票房記錄,輕鬆登頂。至於該片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九把刀”描繪的青春時代的想法、行為,和兩岸三地的青少年的真實生活都是吻合的。佔座、暗戀、摸底考試、高考……仿佛這一切就是我們的過往。大家都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也證明了青春懷舊電影的巨大影響力,基本可以實現老少通吃的效果。

懷舊的青春電影,以其獨有的鏡頭語言,讓人輕易就咂摸出一股憂傷的味道。說被“消費”有些市儈,說到底還是滿足了多數人對美好過往的一份情感和心理需求。

《致青春》雖好,卻已是這一類型片的強弩之末

真正讓青春片市場暴熱的,是2013年上映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是趙薇作為導演的處女作。7億元的票房成績,確實讓當時的眾多影業公司感到大跌眼鏡,一個低成本的電影竟能賺得如此盆滿缽滿?很快的,國產青春電影的投拍熱潮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該片也奠定了後來一眾青春電影的基本套路,從劇本到演員,從製作到行銷,幾乎就是在模仿甚至可以說是抄襲。

2014年賀歲檔,由張一白執導的《匆匆那年》以4000萬的成本收獲了5.7億的票房。而口碑撲街的《梔子花開》和《何以笙蕭默》等青春懷舊片,也都收獲了3億以上的票房。

此後,《小時代》、《左耳》、《同桌的你》、《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等主打青春題材的作品也都在這兩年紛至遝來,口碑上有讚有彈,但票房成績全部表現堅挺。

青春片就這樣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費”著,且統統被市場視為“剛需”產品。因為“消費”的風險很低,所以根本不用考量影片是否可能虧本,因為總會有固定的人群為其埋單。《致青春》讓70後集體陷入回憶,《匆匆那年》主打80後的青春時光,《左耳》則屬於85後一代。那麽,《芳華》和《陽光燦爛的日子》呢?很顯然,它們屬於50後和60後。

黔驢技窮的不是青春,而是瞄向青春的一雙雙眼睛

從2016年開始,青春片的發展勢頭已漸呈強弩之末的態勢。《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即使在人氣擔當吳亦凡和劉亦菲的加持下拿到了當年青春片的最高票房,也只有3.36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不僅口碑不佳,票房成績也不理想,投資方雖然仍舊實現了盈利的目的,但這錢賺得好難也好尷尬。

《七月與安生》算是這兩年口碑上乘的青春片,甚至還讓周冬雨和馬思純兩位小花拿下了金馬影后。但青春片確實已經風光不再。用影評人的話說:“人們的懷舊情結被過度消費,當江郎才盡的時候,青春電影的尷尬也就出現了。”

印象中的青春片,應該是“那天天很好,而你正好穿了一件我很喜歡的白襯衫”的感覺,空氣裡都漂浮著荷爾蒙的氣息,情竇初開的他羞澀試探年少悸動的她,然而梳理一下這幾年來的青春電影就不難發現,初吻、墮胎、出軌、三角戀這些關鍵詞幾乎存在於每一部青春片中。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各位導演已經商量好了一樣。

關於這一點,網上一直流傳著這樣的段子:“眼下的懷舊青春片要被民營醫院植入了嗎?動不動就給無痛人流打廣告!《致青春》裡有打胎就算了,《同桌的你》也打胎,《匆匆那年》還打胎。這幾個片子乾脆改名叫《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好了。”

國內觀眾曾一度詬病韓劇中“車禍、癌症、治不好”的老套劇情,可國產青春片卻在把這樣的悲情套路不斷搬上大銀幕,甚至到了“不殘酷,不成活”的地步。《致青春》中阮莞毫無預兆遭遇車禍,女主角的青春和友情也隨著這“砰”的一聲宣告完結。從觀眾的實際反應看,車禍劇情的屢試不爽,人們雖然在一邊大罵著情節的老套,一邊卻還是會偷偷抹去流下來的眼淚。

今年熱賣的《後來的我們》,又是一部延續了同樣套路的青春片。儘管片中沒有車禍、墮胎等狗血事件,但是對北漂生活卻有刻意賣慘之嫌,讓觀眾完全找不到認同點。不少網友甚至吐槽“國產青春片裡沒有我的青春”。

用來感懷的青春卻沒法讓觀眾產生代入感,不少青春片都敗在了這一點上。既然已經黔驢技窮,為什麽還死死握著這樣的懷舊梗不放呢?答案只有一個:票房。

也正是因為高票房的誘惑。讓國產青春片陷入到單一的死胡同中。片中表現的都是上世紀90年代或2000年左右的校園生活,更多鎖定於80後或90後的年輕觀眾。

至於春節檔大熱的《芳華》,則把青春片的定義拉向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太空——文革期間的青春時光,也是一個“錢景”巨大的市場。而該片最大的意義,就是把平時幾乎不看電影的50後、60後老年觀眾也拉進了電影院。正式依靠體量龐大的這部分人群,才讓影片的票房成績最終上躥到4億以上。

關於青春時代的有效表達,其實是可以有更多選擇的

青春片除了懷舊,當然也可以表現得更接地氣。但市場不敢把目光更多地瞄準90後,是因為主觀臆斷這一市場的消費能力並不夠大。比如拍給當下90後的熱片《青春派》,從口碑度上來看確實值得推薦,但其票房成績也確實如預判的那樣低迷,能夠取得超過1億的票房已算是奇跡,對投資方來說,利潤過低,還不如繼續主打懷舊梗更有底氣。

《青春派》的故事和敘事邏輯都很簡單,中國地獄式的高考以及那些無處可散的青春荷爾蒙氣息,形成了兩個極端。故事裡的男主角並不特別,相反倒是顯得有些普通。他是萬千高考生的化身,身上的叛逆和對愛情的衝動也是高中生們普遍具有的特徵。

青春片除了懷舊,還是要更多反映當下的現實生活。放眼世界電影市場,日本和美國算得上是青春片的“熟地”。日本的青春片類型豐富而細化,講述純愛的有《前路漫漫》、《戀空》等,表現殘酷青春的有《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告白》等,都是表現上佳的經典作品;而美國的青春片往往只是作為一個形式,承載的是作品對社會問題的深入探討,比如《死亡詩社》、《美國派》、《在路上》等作品,都是反映當下青春生活的佳作。

相比之下,國產青春片還是應該發掘更多的創作素材,但前提是故事本身必須過硬。無法講好一個故事,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像是天邊的月亮一樣遙不可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