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早看奧斯卡直播之前,這五個知識點請一定收好

今年奧斯卡舞台設計圖


從去年8月開始,宣布增設最流行影片獎,又在一片反對聲中取消;到今年臨近頒獎時,宣布在廣告時間頒布最佳攝影和剪輯等四獎,又在電影人集體上書的抵製下取消;中途還夾雜著撤掉主持人等幾番變數。

 

尤其是廣告時間頒獎的事兒,不知傷了多少電影人的心。《羅馬》導演阿方索·卡隆就不顧自己就是今年奧斯卡最大的角兒之一,憤而發帖——

 

“影史上曾有過沒有聲音、沒有色彩、沒有故事、沒有演員、沒有音樂的傑作。但沒有一部電影能缺少攝影和剪輯而存在。”



內行吐槽,最為致命,一線電影人們的譴責,讓小金人招牌都不免黯淡幾分。


上一屆最佳導演獲得者陀螺也發推譴責


91歲的奧斯卡,真是老糊塗了麽?

 

把鏡頭往後拉一拉,看到更大的圖景,才知老奧斯卡頑強搞事情的勇氣和決心,未嘗不值得一個“讚讚”!

 

下面,就讓小電君帶你們來看看這屆奧斯卡有哪些看點。

 

現場

 

首次沒有主持人,但有複聯成員、海王、龍媽!

 

主持人的段子精不精彩,一直都是小電君對奧斯卡的最大期待之一。

 

比利·克里斯托多才多藝,高歌一曲,能把最佳影片介紹(吐槽)個遍。艾倫毒舌中暗藏女性溫柔,上一句還在說好萊塢明星學歷普遍不高,私生活不幸福,下一句就是“我愛我們這個怪人的大家庭”。


而到了今年,因為凱文·哈特的臨時退出,主持人找誰成了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之前美隊還在推特上點名了鋼鐵俠。



最終確定的陣容,壕得出人意料。

 

光是漫威大禮包,就夠讓人期待:驚奇隊長布麗·拉爾森、美隊克里斯·埃文斯、女武神泰莎·湯普森、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都將出席;



DC的海王傑森·莫瑪也將與《權力的遊戲》中的老相好,龍媽艾米莉亞·克拉克重聚。

 

此外,還有“一美”詹姆士·麥卡沃伊、007丹尼爾·克雷格查理茲·塞隆和上屆的影帝後加裡·奧德曼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等。


上一屆四位演員獎獲得者


這麽多明星,各種文化梗俗語梗一定少不了,怕get不到笑點?

 

1905電影網將在原聲直播外,請到專業翻譯團隊,提供同聲傳譯版本。還特別邀請到了資深的脫口秀譯者谷大白話和“奧斯卡預言帝”影評人周黎明坐鎮演播室,進行精彩解析。



影人

 

“毀容式表演”的套路還管用嗎?

 

眾所周知,奧斯卡的潛規則之一,就是偏愛折磨自己,成就角色的表演。



比如2014年的第87屆,男女主角都是身殘志堅的苦逼人士——《萬物理論》中的小雀斑和《依然愛麗絲》中的摩爾阿姨。去年,加裡.奧德曼也在《至暗時刻》裡面目全非了一把,拿下最佳男主。


到了今年,《魔戒》中的王者維果·莫滕森便為《綠皮書》猛吃披薩增肥,終於成為了一個擁有著肚腩的底層白人。



然而,在自毀形象這件事上,誰能比得上橡皮人比爾呢?

 

一開始,導演亞當·麥凱找貝爾出演副總統迪克·切尼的時候,得到的回復是“你瘋了”。但在增重36斤並戴上假體後,帥氣的貝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臃腫而又神情莫測的掌權者,以至於不少影迷都被感動,打出了“給他一座小金人”的口號。


 

而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拉米·馬雷克可以說是皇后樂隊的四個扮演者中,外形還原度最低的一位。但他演繹出的佛萊迪·摩克瑞卻更勝在用咬嘴唇,吐舌頭等細微的小動作來證明——他就是那個“能把觀眾牢牢抓在手心裡的男人”。


值得一提的是,拉米·馬雷克是奧斯卡史上第二個被提名的埃及裔演員。上一個是1962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的奧馬爾·沙裡夫。

 

女性導演缺席,但她的故事還在講

 

相比於被視為女權之年的90屆奧斯卡,今年奧斯卡8部提名最佳影片中,無一為女性。


此前在頒獎季被看好的《不留痕跡》《你從未在此》《騎士》等皆未入圍。僅在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紀錄片中,出現了由女性導演執導的《迦百農》和《RBG》。



但,女性的故事並未因此缺席。

 

兩部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都以女性為主角,《羅馬》中的女人被時代浪潮衝刷,《寵兒》中的女人被權力挑逗出了情欲,多少有受害者意味。



而相對來講不受關注的《賢妻》和《你能原諒我嗎》,則從日常出發,問出了更切實的問題:為什麽一個有寫作才華的女性最終選擇放棄?或是走上犯罪之路?


克洛斯有望憑借《賢妻》獲得最佳女主


格倫·克洛斯梅麗莎·麥卡西兩位最佳女主候選人的表演,也無疑為今年的女性故事增添了一份力度。

 

影片

 

入圍即勝利!網飛和黑豹究竟能走多遠?

 

第88屆奧斯卡也被稱為小年,當年最大的看點,是小李終於拿到了最佳男主角,表情包刷爆社交網絡。

 

而今年奧斯卡雖也被認為是小年,卻注定要引發一系列的話題餘震。

 

最大的話題,當然是奧斯卡迎進了不被傳統電影界看好的兩位——超級英雄電影《黑豹》和流媒體巨頭網飛。



網飛在本屆奧斯卡上憑《羅馬》《巴斯特民謠》《生命終局》和《句點》拿下了15項提名,直追福斯的20項和迪士尼的17項。



雖然前有斯皮爾伯格等大咖放話,“只在電影院上映一周的電影不應被提名奧斯卡”;

 

後有歐洲最大院線之一Vue在奧斯卡前夕,還因為《羅馬》拿到最佳影片等4項大獎威脅不再支持“英國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



奧斯卡還是逆流而上,給了《羅馬》10個提名肯定,連93年出生的素人墨西哥演員都爆冷提名了最佳女主。


阿方索·卡隆在回應選擇由網飛來投資《羅馬》的原因時曾說:


 

“我們都知道西班牙語長片,原住民,黑白色彩,和非類型片,是很難找到投資的,我很感謝網飛允許我用這種方式來拍電影。”


可以說,相於此前入圍奧斯卡的《無境之獸》《湮滅》等片,網飛通過奧斯卡完成的自我正名,就在這一屆。而如果《羅馬》拿下最佳影片,引發的話題影響力會更大。


 

而《黑豹》的入圍,則已經標誌著奧斯卡和超級英雄電影之間的和解。


十年前,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未能入圍最佳影片,曾一度引起爭議,直接導致奧斯卡將最佳影片的入圍數量,從五部增加到了十部。



在這十年中,雖有《蜘蛛人2》拿到最佳視覺效果,《自殺小隊》拿到最佳妝發設計,《金剛狼3》入圍最佳劇本,但始終在打擦邊球,而《神奇女俠》等乾脆都沒有提名。

 

超英電影也能角逐最佳影片,從這一屆才算正式開始。

 

所以說,無論《黑豹》和網飛在奧斯卡能不能拿到大獎,它們都已成為了破局者。

 

“你們要多樣性,我們給你多樣性!”

 

這是第88屆奧斯卡上,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在開場時喊出的一句話,用來形容近年來奧斯卡的趨勢再合適不過。


 

最佳導演中,三個來自墨西哥、希臘和波蘭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個黑人導演,一個白人導演。


最佳攝影獎中只有《一個明星的誕生》是全美國班底,其他四部都是外語片。

 

從“奧斯卡太白”到《月光男孩》拿下最佳影片,再到90屆《伯德小姐》格蕾塔·葛韋格成為史上第五位獲得最佳導演提名的女性電影人,奧斯卡一直都在加強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格蕾塔·葛韋格和喬丹·皮爾(《逃離絕命鎮》導演)

 

斯派克·李首次入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尖銳質疑的《黑色黨徒》與講好一個溫情故事的《綠皮書》的短兵相接,讓人想起一同入圍1989年奧斯卡的《為所應為》和《為黛西小街開車》。


斯派克·李現場指導

 

《蜘蛛人:平行宇宙》的導演彼得·拉姆齊,也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獎首位獲得提名的非裔美國導演。


彼得·拉姆齊


而三部得以競爭奧斯卡的華裔影人作品,則都與東方人對於家庭的執念息息相關。尤其《包寶寶》中為子女無私奉獻,失去自我的母親,會令許多中國觀眾也起一身雞皮疙瘩。



有外媒稱這屆奧斯卡為“有史以來最多樣化的一年”,並非虛言。

 

近年來,奧斯卡拯救為下滑的收視率絞盡腦汁。


從找來Justin Bieber來“呆幾秒鐘”,到企圖通過縮短時長結果引發內訌……



老年奧斯卡一面要在維持其電影節的德高望重大哥地位,和娛樂化吸引年輕觀眾之間掙扎,一面又不斷尋求突破,力圖變得更加開放包容。一路走來,實屬不易。

 

說到底,哪有影迷會不關注奧斯卡呢?又有哪個影迷心目中,沒有幾個奧斯卡的經典瞬間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