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太珍貴了!值得收藏的3個中醫方子,幫你「趕走」痛風石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相關疾病也伴隨而來,而俗稱的「富貴病」痛風則是其中一種。

當我們痛風發作的時候,常見的癥狀會有:

·疼痛感劇烈,常常會在半夜發作,讓患者疼醒。

·關節患處,會呈現出紅腫灼燒、皮膚緊繃、活動受限等。

·患處多見於腳趾、足背、足跟、踝、膝關節等部位。

除了上述的表現外,痛風會帶來的另一種危害則是痛風石。那麼,痛風石到底是什麼呢?中醫方面又有沒有治療的辦法?

今天,就讓小編結合相關資料,為大家做出詳細的解答吧!

痛風石到底是什麼?

痛風石,顧名思義,主要是指體內的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關節處,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隆起的「小山坡」。

一般來說,痛風石常見於腳趾、手指、腳腕、肘、膝關節、耳朵等處,少數患者在鼻軟骨、舌頭、主動脈、心肌、眼瞼等部位亦有發現。

你可不要小覷了痛風石所帶來的危害,一方面,痛風石可能會引起軟組織增生形成結節。另一方面,關節旁的痛風石,還會損害骨頭,導致骨骼畸形等。

既然是這樣,在中醫方面,對付痛風石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3個痛風「溶石」中醫藥方

我們都知道,痛風石之所以會形成,主要是因為患者尿酸過高,並且尿酸結晶生成附於軟關節處。

所以,我們想要解決痛風石這個難題,首先就要從溶解尿酸結晶入手。而溶解尿酸結晶的關鍵,自然就在於降尿酸。

那麼,在降尿酸方面,中醫有什麼辦法呢?今天,小編特地為大家一個老中醫教授提供的三種針對痛風的藥方。

根據不同患者的體質與癥結,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類型:

1、濕熱蘊結型

證型特點:關節紅腫熱痛、發病急驟、夜間為甚,多兼發熱,惡風,口渴或口中黏膩,頭暈困重,腰腿沉重酸痛等癥狀。

用藥方向:清熱祛濕

中藥用方:黃柏、蒼朮、懷牛膝、薏苡仁、土茯苓等。

2、濕濁瘀阻型

證型特點:關節局部腫痛,局部色紫暗,屈伸不利,發熱不甚,夜間疼痛為甚,遇陰冷氣象或受外傷而誘發,口不乾,或伴有胸脘痞悶,頭暈困重等癥狀。

用藥方向:化瘀瀉濁

中藥用方:土茯苓、萹蓄、丹參、黃芪、澤瀉等。

3、脾虛濕阻型

證型特點:關節局部時有腫痛,局部色紫暗,屈伸不利,或見皮下結節或痛風石,或伴有食少納呆,腰膝酸軟、咽乾口膩,胸脘痞悶等癥狀。

用藥方向:健脾祛濕

中藥用方:黃芪、白朮、茯苓、山藥、薏苡仁、澤蘭等。

最後

痛風治療固然重要,但我們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範化飲食,實現自我的科學管理,對於病情的緩解也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了,因為每個痛風患者的癥狀與體質不同,所以用藥方面也需要因人製宜,根據專業醫師的指導來進行哦。

這一期的內容就到這裡!更多預防、治療痛風的相關資訊每天為您奉送,歡迎感興趣的朋友積極留言、評論、轉發、分享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