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人餐後血糖偏高,飯後多喝點水,餐後血糖能降下來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張先生多次查血糖都顯示餐後2小時血糖偏高,處於8.5-9.8mmol/L,雖然低於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還是高於7.8mmol/L正常值的上限。於是他在控制飲食、加強運動的基礎上,還想通過在餐後不停地喝水稀釋血液的方法達到降低餐後血糖的目的,他的想法能實現嗎?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血液的組成中90%以上是水,理論上水分越多,其中其它物質的含量比例就會越低。但是人體是非常「精密且有智慧」的機器,當有大量的水分攝入時,它會立即啟動應對機制,比如:

全身的血液在周身循環一次都會在腎臟中被「過濾」一次,在「過濾」過程中,對機體有益的物質被保留下來,代謝產生的廢物被過濾出去,水分也是一樣,除了血液組成需要的水分量,過多的水分被排出與過濾出來的廢物共同形成尿液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血液在全身體循環一圈的時間非常迅速,不過幾十秒的時間,因此大量喝進去的水在極短的時間內即會形成尿液貯存的膀胱中,當膀胱積存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便會產生尿意而排出小便,這就是喝水多不僅排尿多且排尿間隔時間短的原因。

由此可見,糖尿病人想通過餐後不停喝水稀釋血糖、降低血糖是無法實現的,要知道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大約有5升左右,而胃的容納量最大也就是1-1.5升,何況餐後胃中有食物佔據了大部分,即便想多喝水也喝不進去,就算一次性喝進了200-300毫升的水,相對於全身血液總量來說可以說微乎其微,就算對全身瞬間血容量的影響也不足為計。

相反,餐後不停地喝水,尤其是過量飲水反而會對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因為水不會經過胃腸排出,需要經過腸粘膜吸收入血再經腎臟過濾後排出,過量飲水會加重胃腸和腎臟的負擔,同時也增加了對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負擔,造成胃腸功能紊亂而影響機體正常的代謝,反而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因此,糖尿病人全天的需水量大約為2000-2200毫升,其中有約500毫升可從各種食物中獲取,也就是說只需要飲水1500-1700毫升約7-8杯水即可,且並非一次性喝進去,應分配到早中晚三個時段飲用。

至於有些糖尿病人感覺口渴,與血糖控制不佳偏高密切相關。因為血糖偏高時,血液的滲透壓升高,周圍組織細胞中的水分被滲出到血液中,便會給大腦傳遞缺水的信號而增加飲水量,但增加的水分很快又經腎臟過濾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就呈現出了喝水多尿也多的表現。因此,糖尿病人口渴應從控制血糖入手進行乾預措施。

總之,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措施是合理控制飲食與加強運動,在此基礎上如血糖仍降不到目標水準時,則需要降糖葯的幫助,沒有其它捷徑可走。要知道,除此之外那些宣稱可以快速降低血糖甚至治療糖尿病的說法和做法,切不可輕信,更不可以身試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