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剛跑幾百米,小腿就感僵硬,怎麼回事呢

昨天,周六中午出去跑步,打算跑長距離20公里,這是幾年來我都喜歡夏天裡儘可能中午時間練自己的耐熱能力。起步很慢速度在跑,可剛跑幾百米,小腿就發緊,僵硬得難受。這種情況有過幾次,倒是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懂得怎麼處置。

緊張部位是小腿肌肉(內外腓腸肌和比目魚肌)下端的肌腱 —— 跟腱,用手碰觸,非常僵硬,像緊貼皮下有一條硬板一樣,與硬板連接的上面部位的小腿肌肉也是繃緊狀態,相比跟腱好一些,問題並非來自肌肉,而是肌腱。


和肌肉痙攣不是一樣情況,肌肉痙攣是肌肉的強直收縮現象,很難再運動。我是小腿跟腱非常緊張,只是短暫性的不能正常伸縮,失去彈性,但還能堅持繼續運動,帶有明顯的不適感而已。

發生可能原因

周六我從家裡出門直接就跑步了,平常我跑步開始都比較慢,慢慢將身體帶動起來,並不是特別注意一定專門熱身、拉伸。因家裡開著冷氣,溫度20多度,而我跑步時戶外環境是33度,突然間溫差變化較大,小腿肌肉、跟腱,直接進入做功狀態,雖說速度不快,但還是不適應,造成小腿跟腱抗議。

以前有過幾次類似情況,基本癥狀感受是一樣,原因可能多種:跑鞋的鞋底太硬,跑動中足蹠彎曲受阻,增加跟腱應力;沒有熱身,肌肉,跟腱僵硬;氣象寒冷等。

正常情況小腿肌肉耐受力,力量都非常強大。馬拉松比賽,小腿抽筋,也多是在跑步很久以後。剛開始跑步就感覺小腿肌肉相連的跟腱緊張、僵硬,主要是還沒有活動開造成的。跟腱血管相對較少,又是遠肢端,會出現供血不足,不能突然進入強運動狀態,此外,我個人認為還和下肢的神經系統反應滯後有比較大的關係。

如何處置

若是是平常訓練,比較好處理,停下來,拉伸幾分鐘就能緩和。

  • 雙腿前後分開站立,後腿向後伸直,腳跟需要保持始終著地,雙手放在前腿的膝蓋上,輕輕下壓,雙腿左右交替進行。
  • 將小腿擱置一合適高處,輕輕壓腿。
  • 雙腳完全著地的亞洲蹲,再起身也能很快幫助放鬆小腿僵直跟腱。

各種拉伸小腿的動作很多,都能很好拉伸到肌肉和跟腱,平常可以選擇兩三個自己比較喜歡的動作來做。

倘若是在比賽中,停下來太耽誤時間,可以忍住酸脹,改變跑步姿勢,放慢步頻,有意識加大步幅,腳後跟落地,過度到全腳掌,在跑步過程中拉伸小腿肌肉和跟腱,大概兩、三公里就可以完全恢復,不會再有酸脹感。

如何避免

這種小腿跟腱酸脹和熱身不充分有直接關係,所以很容易避免,跑步前做幾組熱身即可,前面提到的鞋底比較硬問題,跑步前做腳踝熱身時,多扳動鞋底會有一定作用。

現在大家跑馬拉松比賽都要提前去站隊,很多跑友擁在一起,太空狹小,無法做動作熱身,這比較尷尬。如果不小心發生了跟腱緊張問題,只能在起跑後調整了,所以特殊選手站在前隊,有條件熱身,臨賽前再站回隊伍前的選手真的很幸福。



相關文章鏈接:

月跑量上200KM後,跑馬拉松更安全、更快

花錢做運動平板試驗?教你自己搞定最大心率測試!

跑步,吃得還少,為啥還胖?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