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功利圍棋”浪費好時機 穆寶林:應弱化競技性

資料圖資料圖

  文章來源:大河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圍棋的黑白世界,但是學圍棋日益升溫的背後也不乏尷尬。由於在達到業餘四段之後就可以申請國家二級運動員證書,繼而能夠在升學時獲得加分、特招等傾斜政策,因此催生了不少家長的功利心。在鄭州棋院院長穆寶林看來,青少年圍棋應弱化競技性突出文化性,如果抱著功利心,往往會讓孩子只是為考級而下棋。

  誠然,以培養“運動員”為目標,塑造孩子的興趣愛好,也是一種教育。然而,圍棋作為一項“國技”,其正面作用遠不止“考級奪分”那麽簡單。家長若僅僅用功利化的態度,限制孩子對圍棋的學習熱情,則是在浪費鞏固親子感情的一大機會。

  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在傳說中,圍棋是帝堯為教導兒子丹朱,所創立的一種娛樂活動。從某種程度上看,圍棋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項“親子遊戲”。而事實上,圍棋競技在我國家庭交流中,也有著非常淵遠且意義非凡的傳統地位,“棋”在維系家庭感情中的作用不容輕忽。

  眾所周知,學習圍棋並不複雜,黑白兩子雖有千般變化,可依舊老少皆宜。試想,在一個家庭中,老人喜歡讀報,父母喜歡紙牌,青年喜歡電腦、少年喜歡手機,不同的年齡段有著不同的娛樂方式,親人之間玩不在一起,感情是否會變得淡薄呢?相對於籃球、足球、棒球等大量消耗體能的運動方式,圍棋簡單而又方便,既鍛煉大腦又陶冶情操,棋手往往在不由自主間深陷其中,作為不同年齡段交流的一種方式,再好不過。

  退一步看,學棋生涯雖然艱苦且漫長,可也是一類令人“欲罷不能”的興趣愛好。若以功利化的目的視之,當取得足夠的“分數”時,這份良好的興趣愛好,往往會在更大的“奪分目標”中“戛然而止”,這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打擊?

  去年,阿爾法狗與柯潔的圍棋大戰,讓世人看到了圍棋在“鍛煉智商”方面的突出成效。引導孩子深學、細學、精學圍棋也是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增加孩子社會競爭力的表現。培養圍棋愛好,不能總盯著眼前“看得見”的分數,還得著眼身前看不見的未來。

  以家庭娛樂的目的培育孩子的圍棋愛好,既能促使孩子主動學習,又能起到良好的交流作用。對孩子、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廣大家長應積極轉變心態,勿讓“起跑線的焦慮”蒙蔽了雙眼,給孩子一片下棋的天空,也是給自己在孩子的人生中一刻落子的余地。

(責編:樊璐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