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來沒有給孩子報過培優班,是不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作者 : 一點菌

ID: yidianxinlixue123

在減負、快樂教育的倡導下,不培優、讓孩子自由玩耍,似乎成了「政治正確」的事情。

「快樂教育」的理念本身是好的,其本意是教育不要過於嚴苛,不要教條。

只是有的家長錯誤地理解了這四個字,過度放大了「快樂」,卻忽視了「教育」,忽視了孩子的各項能力、習慣培養。

他們理解的培優,似乎意味著家長推娃,違背孩子生長的自然規律,而不培優,好像意味著尊重孩子,意味著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一、「快樂學習」的踐行者。

我小區裡的洋洋媽媽,就是「快樂學習」的極力倡導者,洋洋上小學四年級了,從來沒有上過任何培訓班,每天放學後,玩玩滑板、騎騎自行車,過得輕鬆自在,只是他的玩伴很少,略顯孤單,因為其他同齡孩子,晚飯前都基本在寫作業。

洋洋媽媽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很自豪,看到送孩子培養的其他家長,經常一臉鄙夷地說:「孩子學習的辛苦,都是這些家長的焦慮造成的。整天雞娃,送去學這個培那個,把自己的焦慮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會被逼出心理問題的。」

洋洋的確過得很快樂,成績也不算差,興趣愛好廣泛,尤其滑板玩得很好,還上過幾次滑板培訓課,只是後來發現老師每堂課都是在讓他們重複練習基本功,覺得沒意思,就沒堅持學了。

洋洋每天放學後必須先下樓玩,作業等到玩盡興了再回家寫,常常就是敷衍了事。

但是洋洋媽媽不以為然,覺得小學生嘛,作業又沒多難,功課上了初中再抓緊來得及,倒是歡樂的時光隨著學業的增加,會越來越少。

我們問她一點都不擔憂洋洋的前途嗎?洋洋媽媽說,那有什麼好擔憂的,學習成績實在很差的話,到時候學個藝術、體育之類的,也能上大學的嘛。

二、不要輕視簡單事情重複做的力量。

我能夠理解,也贊同給孩子減負,但對於洋洋媽媽這樣輕視藝術生的說法,我很不認同。

她說得就像藝術類選擇似乎是退而求其次一樣,但其實,學美術、音樂、體育的孩子,辛苦程度,可能比普通專業的孩子還要高!

且不說他們每天練習多久,要求多高,就光克服枯燥、重複練習這一項,恐怕就不是洋洋這樣「快樂學習」的孩子所能堅持的。

就像洋洋愛好滑滑板,但是要把滑板玩好,要經過的訓練、要摔的跤、要吃的苦,那可是一樣都不能少。

而訓練辛苦,在洋洋一家看來,不快樂,就是扼殺孩子的天性,所以放棄了。

但是無論是文化課學習,還是體育、藝術訓練,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無非是在方法正確的前提下,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然後才有可能談提升。

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其著作《刻意練習》裡說,許多被稱為「天才」的人,並沒有所謂的生來的天賦,他們也是普通人,並不像我們熟知的那樣,不用功就可以取得很大成就。

相反,每個領域最傑出的人,往往是練習時間最久的那個人。

孩子乾啥都有興趣,但什麼都淺嘗輒止,不曾在一件事情上下過功夫,就放棄了,家長卻用一句興趣廣泛帶過,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有的報導說某某專家、名人有天賦,一鳴驚人,卻沒有說,他為了不辜負天賦,付出了多少努力。

任何脫離了付出談收穫的,都是毒雞湯!

很多人成年後,在工作中,小事不願做,大事做不來,其實就是因為一直沒有沉下心來做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即使工作多年,但能力並沒有得到提升——這就是輕視重複的力量的結果。

三、學習成績不重要,但不表示可以不學習。

父母過於推娃,當然是不好,但崇尚「快樂學習」,並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由玩耍,連學習習慣也不培養,吃苦精神也不鍛煉。

任何路都不好走,家長真的不要誤導孩子,說什麼只要有一門謀生的手藝,不讀書也是可以的。

這麼小的孩子,他怎麼會知道什麼是自己能謀生的手段,他只會記住你的後半句:不讀書也是可以的。

有人說,為了沖名校,每天刷題太辛苦了,也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而其實,學習有一定難度,對培養孩子是有益處的,它考驗的不僅僅是堅持,還有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抗挫折的能力,以及對未來的規劃。

學習的苦,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挫折教育,也是對性格品質的磨鍊。

然而很多家長不以為然,覺得「死讀書」沒必要,學習這點苦,承受不了,還有別的路,反正以後能養活自己的辦法多的是。

現成的挫折教育不用,卻有很多人願意讓孩子去農村鍛煉,或者參加軍事夏令營,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容易讓孩子有種錯覺:吃身體的苦,是苦,得吃!吃學習的苦,那是心理的苦,不算苦,逃就行了!

讀書成才的確不是唯一的路,卻是一種可能性。

您可以安慰孩子,學習成績不重要,但真的不要告訴孩子,不學就不學吧,只要你開心就好。

您可以說自己的孩子即使再努力也上不了名校,但不能說上名校的孩子都是靠死讀書。

四、思維鍛煉、能力培養很重要。

我承認培養人才,能力是根本,但是,您確定您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各項能力嗎?

就拿學習能力來說。

自控能力、獨立思考、自學能力,如果這些能力孩子能夠具備,學習成績應該不會太差。

要知道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笨,也不能說明TA「不是讀書的料」,而是因為學習習慣不好。

不及時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任其發展,孩子成績一直不能提高,TA會以為自己可能真的是笨,是不如其他同學,學習上更容易放棄,心理上的抗挫能力也相應比較差。

而上面談到的學習能力,還僅僅是將來孩子長大後,要獨自面對社會的諸多能力之一。

當然,成功的標準不只有一種,如果我們的孩子以後沒有世俗名利上的成就,能自力更生、內心平和,也是一種成功。

但是僅僅做到自力更生、內心平和,就非常不容易,它需要孩子以後有一份謀生的工作、有自我排解情緒的能力、有面對挫折不放棄的精神,還要能做到即使身處低位,也不自棄,不抱怨。

這些能力,得孩子從學習、生活中來獲得,但一定需要家長的引導。

五、「快樂教育」,對家長的要求更高。

最後,我想再說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社會普遍認為的「快樂教育」這一理念,最早來源於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他認為,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這種「快樂教育」本質上倡導,教育是可以很快樂的,比起指責和呵斥,快樂的方法和快樂的氣氛,能對孩子的教育產生好的效果。

其實所有孩子被迫學習的痛苦,並不在於學什麼,或者學起來有多難,而在於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前瞻性、耐心和方法,以及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取捨。

教育提倡減輕孩子的負擔,其實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需要更注重整體的把控,通盤考慮孩子的學習規劃、能力培養。

所以,不要再簡單認為快樂教育就是不培優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注重孩子的思維鍛煉、能力培養,用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