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下第一補小米粥,你總是熬不出米油,說明你犯了一個錯誤!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祛濕」:放過紅豆薏米吧,介紹幾個真有用的祛濕中成藥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音樂」:失傳已久的中醫五藏調和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回復「腎虛」:腎虛陽弱並不可怕,推薦個流傳千年的神器!

回復「高清經絡」:岐黃網友分享超高清版人體穴位經絡大圖【最全珍藏版】

社稷,就是古代的穀神。

「社稷」的「稷」字是小米。

為什麼說穀神不死?

因為維持生命需要無數具有生命力的種子。

小米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有極強的生命力。同是種子,數量越多,能量也就越大,生髮的力量也就越強,穀物中數小米的生命力最強,又是春種秋收,得天地之氣最全,得土氣最厚,最養脾胃。

所以穀物首選小米。這也是從南到北女人生孩子都要喝小米粥養身體,小嬰兒輔食首選小米湯的原因。

小米以養脾胃來補虛損,是元氣補法。無論是手術後特別虛弱的人,還是日常的體質偏頗,它都能應對。

一碗小米湯裡那麼多的種子,就是用它們的生命力來強化你的生命力。

健脾八珍粉,調理脾胃、祛濕效果好:

岐黃小廣告

八珍粉這個方子時至今日已經有很多配伍、這個當年慈禧太后的養生用品發展至今、側重也各不相同。在這款八珍糕方子裡面,山藥、蓮子肉、白扁豆都是健脾補脾;茯苓和薏米是利水祛濕;芡實收澀養身,山楂消食健胃,麥芽舒肝健脾和胃。這樣一來,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有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小米最精華的部分,是熬好後那層米油

米油是小米力量最足的地方,它最主要作用是養胃氣,健脾胃,溫腎陽。

真正好小米熬好以後,稍微涼一些,米油會在表面結成一層皮。米油越厚,小米的能量越足。米油,也是檢驗小米品質的最直觀標準。

煮粥時千萬別把那層粥油給熬灑了,不然粥就沒什麼作用了。

小孩子腹瀉先別吃藥,喝點小米粥油

曾經看到一個中醫小兒專家的採訪,他說對小兒腹瀉,小米油就特別管用。

小孩子如果是因為脾胃虛寒,消化能力弱導致的腹瀉,熱熱的連著粥油這層皮喝下去,喝幾次就能好。

因為孩子消化能力弱,脾胃的生髮力量就弱。小米本身就是溫性的,它在任何貧瘠的土地上都能生長,它具有極強的生髮之力,所以氣往上提了,腹瀉就會慢慢止了。

《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經常有胃灼熱,反胃,嘔吐的話,也適合喝小米粥油,潤養脾胃。

如果大人是虛寒性的腹瀉,煮小米粥的時候加一些生薑、紅糖進去,驅寒的效果也很好,紅糖能益氣補血,小米健脾胃補虛損,總比吃藥來的舒服些。

消受不了大補之葯的腎陽虛(多表現為精力不濟,腰痛畏寒等),日常多喝一些小米粥油也可以溫補腎陽。

脾胃、腎陽雙補,所以小米很養人。農村有很多孩子吃得沒城裡孩子好,但是他們吃的都是新鮮的穀物,沒有陳糧,所以長得很結實。

脾腎虛弱的人群要堅持艾灸扶陽,送經絡圖、艾灸盒:

岐黃小廣告

108粒隨身灸艾柱(艾條段),25:1,三年艾,煙白絨純雜質少,艾柱放入艾灸盒中想灸哪就灸哪,首次購買送艾灸盒+隔熱布袋+經絡圖。

問題來了,如何熬出濃濃的米油?

《清朝醫家王士雄贊雲:米油可代參湯。小米為谷中之良米,蒸食最益力,煮食最益人》。小米煮粥,待幾沸之後,上面浮一層釅滑的膏油,即為米油,俗謂米湯油,性味甘平,滋陰養力,營養豐富。

另外一位清代的中醫也稱讚小米油的功效,說小米油勝過熟地黃,正因為米油有如此棒的功效,所以小米在北方一直被稱小米為月子米,養生米、寶寶米,坐月子補身體、小孩輔食、食療養生常喝。

下面為大家介紹熬小米粥的辦法?怎麼才能熬出小米的米油?

1,小米米淘一遍就可以了,容器最好是砂鍋,不要再多淘,米要多放煮的時候一定要急火、猛火煮,而且有一定的時間,注意多加水。

2、水燒開後再倒入免洗小米,大火燒開後,撇凈表面的浮沫,開水下米,這樣米不粘鍋,而且小米容易開花容易熟,並且有助於增加粥的粘稠度。

3、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熬,整個過程最好不少於30分鐘,小火保持水沸而不滾,稍微冒氣泡的狀態,這樣可以讓粥很快粘稠。

4、點幾滴食用油,然後轉小火,蓋鍋蓋留縫隙煮25分鐘,滴油的原因第一是為了防溢,第二是為了增香增稠。

5、敞鍋不停攪動鍋內的粥,小火繼續煮10分鐘關火,你會發現鍋裡的粥是越攪越稠。

其實,可以熬出米有並不需要很複雜的烹飪技巧,米油的多少和煮的時間,以及煮的米的多少成正比,單純的米油味道很淡,米油最適合,沒有粗纖維刺激腸胃,而且是滋養身體的美食。

仰望岐黃在網上發現了一個很好的自助中醫調理系統,針對每個人的情況可以推薦不少調理方法,很全面也挺準確的,趁著免費推薦大家抓緊試試,關注仰望岐黃公眾號後,在首頁對話框回復「調理」,就能進入!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