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耳鳴(痰濕鬱火證)案一則丨遷明中醫

本案病機可歸納為兩點:一、痰濕阻礙,氣機不暢,上蒙清竅而發耳鳴頭痛,中阻脾土而為胃脹胃痛反酸。二、鬱而化火,肝氣沖逆不平,加重耳鳴頭痛,另見口苦。所以用藥就很簡單了。一是化濕濁,二是平肝逆。

方選半夏白朮天麻湯,用藥半夏、白朮、天麻,加味荷葉、蒼朮、生薏苡仁,以達升清陽、降濕濁之效。佛手,疏肝理脾。

另用藥平肝降逆,藥用柴胡、黃芩和降肝氣,生地、川芎養肝疏肝,蟬蛻、車前草清利肝熱,並且蟬蛻又有通竅之功。黃連清心熱為主,以清肝熱上炎於心之害。炙甘草一味,調和諸葯。

那麼問題來了,細辛一味,是何用意?

細辛,味辛性溫,無毒,氣味辛芳,濃鬱沖鼻。怎一看,本品辛通走散,有助逆之弊,用在本案不可,但是,我們回頭整體來看一下這張方子。除了辛熱溫通的細辛,我還用到了辛溫走竄的川芎。這兩味葯可以說是行散走竄之要葯了。至此,用它倆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就是要用其走竄通竅之功。

不怕溫熱太過了嗎?不怕不怕!

因為用量小,就整個方子來看,細辛與川芎,不過9克/168克=3/56,所佔比例非常少。如果把細辛與川芎看做是陽葯,剩下的葯則是陰葯。

那麼,還記得張景嶽的一句中醫格言嗎?

「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