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OPPO準備挑戰最難的加減法

今年7月的時候,OPPO曾經有過一次讓行業側目的調整:OPPO 前副總裁、海外市場負責人李炳忠在微博發布公開信,宣布從OPPO離職, 正式成立Realme 品牌,從之前的一加,再到Realme,可以看出,互聯網品牌又重新復甦了。

作為產品布局方向的標誌性信號,Realme成立反映了OPPO對當下市場環境的考量:

今年8月,小米在海外市場推出了POCO系列並發布首款機型POCO F1,用2000元的價位主打最便宜的“驍龍845手機”設定;今年6月,華為開始為nova系列引進代言人策略,將價格區間鎖定在了1500~2000元之間;而剛剛脫離華為獨立運營的榮耀,推出了被稱為P20青春版的榮耀10,也將價格門檻拉倒了2500元以下。

而OPPO幾年前在海外就已經名聲在外,經過幾年的耕耘,如今已在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均有產品布局,特別是在歐洲,東南亞和印度這些地區發展速度很快,前幾天,還在日本發布了高端旗艦Find X超級閃充版。而今年10月,OPPO發布首款兩千元價位的螢幕指紋手機OPPO K1,K系列也作為全新產品線填補到OPPO的產品布局中,補全Find系列、R系列和A系列的市場,瞄準線上年輕人群體。

簡而言之,一系列的布局調整證明了手機行業正在將注意力從高端機市場和千元機市場手機,開始收歸到中間圈層。不難發現,在迎回Find高端產品線、成功打造R旗艦產品線後,OPPO將練級的精力放在高品質高體驗的中端機、面向線上市場和年輕人的產品。

兩千元這個檔,藏著行業最難的加減法

從國內目前的手機品牌生存狀況來看,巨大的存量壓力讓市場呈現出標準的買方市場狀態——這顯然是個嚴峻的挑戰,因為買方市場不僅意味著行業無法根據自己的思考主導市場的變化,手機本質上的科技產品屬性讓消費者往往隻具備觀察“海面冰山”的能力。

換句話說,消費者是否買單成為了檢驗一款產品成功的唯一標準。

所以你看老生常談的黑莓,其實無論是2013年年底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只剩1%,還是到2017年初的正式歸零,每到黑莓作為產品案例回歸到行業語境中時,人們依舊會對其高標準的工業設計水準讚不絕口,人們也懷念BlackBerry OS在UEM、移動辦公以及協作辦公等場景中曾經發揮過的作用——但無法擊中消費者市場表現出來的主流情緒,這就是原罪。

這個趨勢在手機測評中體現得更有代表性。雖然測評機構或作者充當著B端和C端之間的溝通媒介,或者說滿屏的專業術語看上去更像是為B端發聲的管道,但即便再專業的手機測評通常會態度鮮明地去討論一個問題:“這台機器值得買嗎?”

而如果要得到這個問題肯定的回答,通常手機需要具備兩個特點:

1、這台機器擁有領先行業的東西;

2、這台機器只需要你花小錢就能得到很多東西;

對應到手機品牌們的生產線,這兩個特點也成為了最容易在市場賣座的產品爆點:消費者們能夠洞察到高端機的高端,會在乎廉價手機帶來的“撿便宜感”。

至於目前手機行業正在迅速聚攏的中間圈層產品線,在人們過往的慣性思維裡充其量只是發燒友們自娛自樂的玩具了。

不過“不受市場關注”可能還算好的一面,更糟糕的一面來自於消費者層面的複雜性:消費者本身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無法形成一個鮮明統一的對外需求。

不同場景內人們的需求不同、人們對需求的優先級排序不同、人們審美調性會有天然的差異,人們對溢價點的認可程度也不同。

因此當我們談到兩千元檔或者中間圈層的手機應該長什麽樣時,擺在手機廠商們面前的是無數種理論上的可能:

理想中人們相信兩千元價位的中間圈層手機,必然需要在配置上與“千元機”拉開明顯的差距,例如在解鎖方式上不應該使用機械式地後蓋開孔方式,而采取更符合市場主流的面部識別解鎖或者螢幕下指紋解鎖——這顯然要求手機廠商們儲備足夠的研發能力,也佔用了手機單品成本的很大比重;

理想中人們也相信兩千元價位的中間圈層手機,不需要在外形上媚俗地向中高端主流手機靠攏,例如目前手機行業聚焦的全面屏,人們相信在無法直觀提升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其實可以讓位於更有特點的設計——這顯然要求手機廠商們儲備足夠的創新能力,也需要巨大的用戶樣本來定位需求。

於是兩兩相加,“兩千元機應該長成什麽樣”成為了行業裡最難的加減法。

誰來做?只有讓OPPO來做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挑選手的命題:體量小的,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體量大的,又往往身陷行業頭部的戰爭,在被局限的視野中很難看到問題的所在,或者覺得沒必要思考這些問題。

所以你很難找到比OPPO更合適的選手:足夠的技術探索,和必要的市場沉澱,在這種坐標系下的解題更有清晰的思路。所以我們看到OPPO K1身上配置的選擇和技術的疊加,往往可以看到Find、R、A系列的積累:

在Find系列中,OPPO從專業用戶的角度出發,對產品哲學進行了大膽的實驗,解答了“科技與藝術到底應該如何結合”。例如Find X通過升降結構解決全面屏屏佔比以及背部攝影頭凸出問題,例如通過曲面全面屏配合機身背部的曲面玻璃來解決整個機身品質問題;

在R系列中,OPPO從追求科技創新的用戶角度出發,對手機對場景的賦能以及個性表達進行了大膽實驗,解答了“時尚和創新如何結合”。例如R17主動去掉了玻璃與金屬邊框之前的塑料包邊,這種設計會對品控提出很高的要求,但對於屏佔比達到91.5%的全面屏手機來說,這是增加機身一體感的關鍵一步;

在A系列中,OPPO從線下年輕的用戶角度出發,對用戶最核心的使用訴求進行了探索,解答了“科技的樂趣如何做到讓每個人都能感知”。例如A3將“人機互動”最頻繁的螢幕作為科技元素的切入點,引入了全面屏設計。

科技與藝術、時尚與創新、科技與大眾,當OPPO通過三條不同產品線獲得了這三個問題的參考答案,最終讓OPPO有能力為推導出“兩千元檔手機應該長成什麽樣”的最終答案,也最終塑造了K1的最終模樣:

- 光感螢幕指紋,首款千元螢幕指紋手機;

- 水滴屏設計,結合R17備受推崇的屏顯效果,採用超窄的邊框設計,更寬闊的視野,能夠顯示更多內容;

- 機身的3D漸變色設計,結合R15市場反響最好的配色搭配,賦予高端機器的價值感;

- AI智慧拍照,繼承了OPPO全品類產品對拍照功能訴求的探索,兼容了AI智慧美顏、AR拍照\AR貼紙、AI場景識別、RAW HDR、色彩重構、AI人像模式等核心要素

- ColorOS 5.2,提供智能側邊欄、自由收藏等服務;

總而言之,OPPO需要有一款擁有潮流外觀和最新科技的產品來滿足線上購機用戶的需求,尤其是R系列上探後,OPPO更需要一款補位產品線來補全產品布局。而在完成兩千元檔的加減法挑戰後,K系列的加入讓OPPO產品線補全,未來這四款產品會一起面向消費市場。

本文來自微信訂閱號“互聯網指北”(hlwzhibei),專注於互聯網文化、行銷、產品。轉載必須保留作者、公共帳號資訊,必須與本文嚴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換/增減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圖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標題、引語、摘要等。文內所用圖片來自相關媒體報導截圖,為非商業用途。如有疑問請聯繫作者微信:melodyfu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