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40年市場主體數量增長222倍,退出機制相關檔案也將頒布

領取營業執照是百姓經商興業的第一道門,也是商事活動的開始。這張執照,從改革開放之初的49萬戶,增長到2018年11月底的1.09億戶,增長了222倍。但是企業生得很快,死得很慢,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頒布新政破解“退出難”問題。

12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商事制度改革圍繞百姓經商創業的難點痛點,先後實施了注冊資本實繳製改認繳製、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名稱管理改革、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推行電子營業執照等一系列改革,推動市場準入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推進“先照後證”、“三證合一”、“五證合一”、“多證合一”改革,以“減證”促“簡政”,降低了企業進入市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創業就業和民生改善,成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點。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企業登記管理作為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職能得以確定,中斷了十多年的企業登記管理全面恢復和加強。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成為市場準入領域的時代強音。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把外資市場準入工作推到了履行入世承諾的前沿。

2013年2月,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提出“改革工商注冊制度”。隨後,國務院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明確了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便利百姓經商興業的目標,拉開了商事制度改革的序幕。

商事制度改革釋放了我國經濟蘊藏著的巨大潛力,有力促進了營商環境優化。

一是夯實了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數量從改革開放初期的49萬戶,增長到2018年11月底的1.09億戶,增長了222倍。

二是擴大了就業和稅收,促進了經濟持續發展。至今年11月底,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達到7237.45萬戶、私營企業3105.37萬戶,分別增長了516倍和342倍。目前,個私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解決了近3.57億人的就業問題。

三是促進了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為經濟轉型更新提供了新動能。四是改善了營商環境,提高了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46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較去年大幅上升65位,排名28位,五年來累計上升130位,我國成為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之一。

此外,今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正式掛牌成立,將分散的市場監管機構職能進行整合,並被賦予“統一市場主體登記”的重要職責。

馬正其介紹,未來將繼續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品質發展為目標,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拓展,努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

一是進一步深化涉企證照事項改革。2019年率先在自貿區實現所有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改革模式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全覆蓋,進一步減少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前後的行政審批事項。二是進一步便利市場準入與退出。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確保明年上半年在全國全面實現“企業開辦8.5天”的目標任務;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簡化和完善市場退出機制,解決“退出難”問題。

據透露,對於退出機制,目前正在制定檔案,對於沒有債權債務等的主體,在公示20天后就可以注銷。目前,該檔案已制定完畢,不日即會頒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