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編劇到導演,一位青年創作者的類型片筆記 導演崔斯韋專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杜威,編輯/陳默。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複聯4》)正以銳不可擋之勢怒刷內地票房之時,4月30日還有4部國產影片上映,共同角逐將要到來的“五一檔”,《雪暴》就是其中頗受期待的一部。

該片不僅集結了張震、廖凡兩位中生代實力派演員坐鎮,影片類型還是近年中國熱門的犯罪動作類型電影。根據燈塔專業版顯示,《雪暴》想看人數超過5.3萬,在同期上映的影片中居於前列。截至發稿,從排片佔比上看,除《複聯4》《何以為家》之外,《雪暴》目前排在第三,在同期上映的國產片中位居首位。

在《雪暴》上映之前,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採訪到了該片導演崔斯韋,這一次我們從導演口中了解到不少這部影片的幕後故事。

《雪暴》雖然在2017年就拍攝完成,但因為大量後期工作和檔期選擇等原因,正式上映的時間一直延後到2019年,最終選擇在今年“五一檔”上映。誰知,又正面撞上了《複聯4》。當被問及為什麽不再去調整檔期時。崔斯韋對壹娛觀察直言,投資方和我們主創人員都認為沒必要再躲它(《複聯4》)了,我們是國產電影,總有人要負重前行。

除了“犯罪動作類型電影”之外,《雪暴》還有一個標簽,那就是“中國首部接受中國落地化完片擔保服務的國產電影”。這個標簽也讓《雪暴》和崔斯韋在行業中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意義。

“編劇十幾年,我有自己的表達需求”

崔斯韋,在喜愛中國荒誕喜劇的影迷中一定不會陌生。之前他以編劇的身份聯手寧浩創作了《瘋狂的賽車》《無人區》,還與黃渤一起打造了去年熱映的《一出好戲》。

崔斯韋的編劇成績有目共睹。他的作品不僅對中國黑色幽默和荒誕喜劇的類型電影有了革命性創新,而且還在電影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獲得票房口碑的雙豐收。

這次的《雪暴》崔斯韋選擇拿起導筒,還是他所熟悉的犯罪題材,不同的是不再是荒誕喜劇和黑色幽默的表達方式。在這次的作品表達上,他希望以寫實手法拍攝出對森林警察、邊防警衛的崇敬之意以及對真實人性的深刻揭露。

“我從業編劇已經十幾年了。在電影行業,不管任何主創部門都會有一個潛在的表達的需求有的時候會感覺文字是有隔閡的,你所表達的內容和觀眾所接受的有時候是不對等的。以及編劇與導演之間的分工不同,作為編劇你很難完全訴說自己的想法。”基於這個想法崔斯韋動了想當導演的念頭。

自此,崔斯韋開始更細致地發現和探尋身邊的故事。崔斯韋作為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在一次出行時不僅見到了東北的雪季和籠罩著“雪暴”的長白山,更得知還有一群自己以往並不熟知的人——森林警察,在這樣一個極端的氣象下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在崔斯韋看來,在人跡罕至的漫長邊境線上、在遠離城市煙火的極端環境中,他們的職業可以說是孤寂和浪漫的。

出於編劇的本能,他敏銳地捕捉到在這個職業下有著怎樣扣人心弦的故事,由此也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劇本創作時間。故事完成之後,崔斯韋發現身邊的導演或出於題材小眾或考慮到極端氣象的拍攝難度都對這個故事望而卻步。終於在2015年崔斯韋決定親自上陣當導演執導這部對自己來說有著不一樣意義的作品。

相比其他首次執導影片的導演,對於崔斯韋來說,自己多年的編劇經驗對這次《雪暴》的拍攝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文本的理解和對影片宏觀性的把控上。

崔斯韋告訴壹娛觀察,為了節省拍攝周期,戲是都打亂了的拍。這場戲可能只有兩分鐘,但是可能要分四次拍攝。在錯綜複雜的拍攝,拚湊出來的東西,如何確保影片的更完整性。之前編劇的履歷是非常重要的。“對文本的理解我比任何人都清楚,對影片宏觀性的掌控更清楚,我要的是什麽我很清晰。”

或許正是得益於此,讓崔斯韋第一次執導影片,且是拍攝環境如此艱苦又有難度的影片,就在拍攝周期之內順利完成了。據介紹,《雪暴》一共拍攝86天,“完成拍攝的後一天就到了2017年的春節了”。

編劇的經歷給崔斯韋的導演工作帶來極大幫助,而這次以導演身份創作作品同樣也給了崔斯韋另一種收獲。在他看來單純做編劇是有盲點的,“你覺得你描述足夠到位了,但其實不是電影化的,你無從判斷,因為沒有那面鏡子”。

而這種收獲也可以作用到崔斯韋的編劇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成長上。“其實不光對你的編劇能力,對你做人,你的生活方式和你看待問題的方式都會有一個新的調整和認知。做編劇就是悶頭乾活的人,不用接觸太多的人,但你做導演,面對所有人。”崔斯韋感慨地說。

“我做導演了,就要表達我的審美和個體所在”

崔斯韋坦言自己初次執導,要完成這麽龐大和艱難的攝製工程,其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太多了,其中長白山獨特遼闊的自然風光,可以讓你的電影更加賞心悅目,讓電影情節更具有張力。但極端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會讓你無時無刻不面臨來自大自然的挑戰。

崔斯韋提起那段拍攝時光依然記憶猶新。零下30幾攝氏度以及2800米左右海拔的極端氣象中,劇組成員每天要在4點起床,6、7點鍾做好一切準備,因為光線需求8點30分才能開始第一個鏡頭的拍攝。而到了下午晴天戲份的拍攝時間只能維持到16點20分左右,陰天戲份的拍攝時間則會相應多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主演們80%的戲份是在戶外雪地之中拍攝的,在最低氣氛零下42攝氏度的極端氣象下,張震要匍匐在雪地之中裸露著臉龐拍攝。”字裡行間,不僅能感受到這部電影拍攝的不易,也可以從細節看到參與這部電影的主創們的敬業與專業。

其中令崔斯韋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第一場的“砸金車”的戲。當時拍攝地在海拔2400米以上,實測溫度零下40幾度,從最近通車點到拍攝的山頂每年從十一到來年對五一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上去的。雪深7、8米,人掉進去就直接看不見了。“在這樣的條件要拍攝一場搶劫金車的重頭戲,難度太大了。這場戲斷斷續續拍攝了半個月。”

這一次的《雪暴》拍攝,崔斯韋並沒有選擇他慣用的荒誕喜劇和黑色幽默的方式,而是通過寫實的手法對影片進行創作。

“因為這故事來源於現實,這是每一個森林警察每天所面臨的真實生活。還有就是我個人的偏好問題,作為編劇時,《瘋狂的賽車》《無人區》那是寧浩導演,一個成功導演的藝術風格。而我做導演了,就要表達我的審美和個體所在。”崔斯韋如是說。

崔斯韋希望可以借助《雪暴》傳達出對森林警察、邊防警衛的敬意,讓更多的人去關注和了解這樣一個群體,同時這樣的拍攝手法也對拍攝地長白山、中國東北大好河山給予了一種更為真實的呈現。當然,他也希望觀眾可以通過整部影片可以看到在極端環境之下真實人性的某種展現和感悟。

無論是從題材、故事還是拍攝手法來看,《雪暴》都更趨於傳統意義上的“硬漢”風格。不過根據燈塔專業版想看用戶顯示,《雪暴》的女性閱聽人佔比居然高達62.2%。年齡在20-24歲的閱聽人佔比為37.1%,位居第一;30歲(不含)以下閱聽人佔比70.9%。城市分布上,二線城市佔比最高44.1%。

通過數據分析,二線城市年輕女性成為了這部“硬漢風”影片的主要閱聽人群體。而對於這個現象,崔斯韋也大呼想不到,“我們之前還擔心這部影片會不會沒有女性觀眾,可我走進電影院看見多半數都是女性觀眾,她們普遍表示很喜歡,有可能這幾位主演大哥太帥了吧!”崔斯韋打趣地說。

在談到對影片未來的期許上,崔斯韋格外坦然。“我沒有多想,也不緊張。作為創作者我的任務完成了,剩餘的讓作品去說話,作品去發聲。當然我的小期許,當然是幫助投資人能夠賺到錢。”

《雪暴》的“完片擔保”:會有監督,但不妨礙創作

貼在《雪暴》這部影片上的除了“犯罪題材影片”、“首部描寫森警察群像影片”這樣的標簽外,還有一個值得行業關注的標簽,即《雪暴》是首部接受中國落地化完片擔保服務的國產電影。

2016年,和力辰光與《雪暴》完成了中國本土首例“完片擔保”協議。根據公開報導顯示,本次合作由和力辰光作為完片擔保的主導,借助美國專業管理團隊的管理經驗,最後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出具保單。這也被業界認為是第一起真正意義上的由中國本土保險公司出具的落地保險單。

和力辰光董事長李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雪暴》的出現,將成為一個標準。

壹娛觀察也曾在《完片擔保到底是什麽?一篇文章給你說透》一文中就完片擔保的相關內容做了詳細介紹。

在崔斯韋看來,完片擔保是一個完整的健康的工業化體系的重要一環,雖然我們還處於摸索和完善之中,但必須要嘗試和接觸完片擔保。

談起《雪暴》在“完片擔保”協議下的創作時的感受,崔斯韋直言,完片擔保的優勢明顯,可以預防風險、控制進度、完善攝製計劃、節約成本。“我們是一次很好的嘗試,最重要的是完片擔保並沒有影響我的創作。”

當然,崔斯韋也承認,首次接觸完片擔保的壓力還是存在的。為了在90天的拍攝周期內拍完,崔斯韋不得不對拍攝計劃進行各種調整,當然其中也有對影片拍攝方案的一些妥協。可這些在崔斯韋看來是正常良性的工業化模式的運轉。

“完片擔保會有監督,但不會過多乾預我的創作。其實為了壓縮拍攝周期我們可以選擇將一半的戲份放到北京攝影棚去拍攝,但是我的主創和演員們都認為一定要全部實景拍攝。這樣拍攝出來的氣息才是正確的。這樣計劃的調整,他們(完片擔保方)也能夠理解,但是要做出詳盡的計劃安排。”

在電影工業已經相當成熟的好萊塢,完片擔保早已是一種“標配”的存在方式。中國電影市場飛速發展,正在努力縮小與好萊塢之間的差距,此次完片擔保的引入,就有分析認為,是中國本土電影工業化發展的一個必然的選擇。

深處電影行業之中,尤其是一直在內容創作的第一線,崔斯韋對於中國電影在創作過程、環節上逐漸“工業化”的趨勢也有著比較直觀的感受,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則是專業化程度的提高。

“我的前後期團隊都是國內團隊,他們都很專業,他們的工作流程也更加趨於專業化了,包括拍攝輔助設備的匹配,物理特效等等比我以前認為的要好。技術越來越強,我們影片中的雪,實景拍攝不太均勻,需要補雪,那我們看到實際效果十分不錯。”

其實,圍繞在《雪暴》上的話題早已經層出不窮,而新人導演、合作頂級演員、極端的拍攝環境、來自完片擔保的壓力,等等問題,無時無刻不讓身為導演的崔斯韋面臨著更多挑戰。

在整個採訪過程之中,崔斯韋始終以一種坦然的心態面對這些問題,對於這次執導作品的機會,則更多的是感謝。

“如果我不做導演,有些問題我永遠意識不到。拍攝過程裡認識到創作劇本時劇情、細節設計和鋪排的不合理,這些用實踐耥出來的深刻認識,最後都會反饋到我對劇本的認識上。”崔斯韋感慨道,這次導演經歷,對我的幫助太大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