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大王宇:白內障與青光眼的早期癥狀

白內障和青光眼是致盲的兩大殺手,都是十分常見的眼病,白內障不僅僅是困擾老年人群的常見疾病,也是全球第一致盲性眼病,而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僅次於白內障!據統計,2020 年全球青光眼患者將達到 8000 萬,中國的青光眼患者將達到 2000 萬,中國青光眼患病率達1.5%, 5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達3.8%。

雖然青光眼與白內障皆是致盲性眼病,但兩者不可混淆。王宇醫生強調,青光眼的發生主要跟眼內壓有關,而白內障主要是由於晶狀體混濁引起的;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傷是不可逆的,長此以往可導致失明;而白內障雖可導致神經損傷,但一般不造成不可逆神經損傷,通過手術治療可讓大多數患者重見光明。

下面就一起看看白內障和青光眼的早期癥狀:


白內障:

視力模糊

這是白內障的早期癥狀中最為常見的。通常視力下降的情況跟晶狀體混濁的部位和程度有關,白內障患者能感覺到視力不斷的下降,看東西漸漸的模糊不清,嚴重的甚至會僅存光感。

怕光

晶狀體不均勻混濁會引起光線散射,投射到視網膜上而引起眩光,太陽光線下尤其明顯

屈光改變

可表現為近視度數加深,需要經常頻繁更換眼鏡,或者原本沒有近視的也可能需要佩戴近視眼鏡才能看清楚遠處的東西。

老花眼轉好

患者感覺視力有所「提高」,看書、看報反而不需要戴老花鏡了,產生了視力「返老還童」的錯覺。實際上這並不是視力的提高,而是晶狀體核硬化引起的近視抵消所引起的。

眼前有固定黑影

白內障的早期晶狀體的部分混濁位於瞳孔區,患者可自覺眼前有固定不動的朦朧黑影,在陽光、燈光下黑影更為明顯,這是晶狀體早期局限性混濁的表現,但要注意與視網膜脫離引起的眼前清晰而進行性擴大的黑影相區別。

色覺異常

白內障初期,由於晶狀體吸收水分多而腫脹,其上皮細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線透過它時會發生折射而呈現彩色暈光,俗稱虹視。


青光眼早期有 「 症 」 可循:

雖然青光眼造成的視力和視野損傷不可逆轉,但青光眼患者只要被早期發現、合理治療,絕大多數是能終生保持一定視功能的。

青光眼疾病早期大多數還是有 「 症 」 可循的,可以根據以下的癥狀提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剛出生的嬰兒,如果發現黑眼珠特別大,應儘早到醫院排除先天性青光眼的隱患;

青少年如果遇到近視急劇加深,一些中年人忽然出現近視或視力模糊、眼睛脹痛,甚至視野中出現暗區,都可能是青光眼的表現,都要及時接受眼部檢查;

一些中年以上婦女,如果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或者出現虹視,可能就是急性青光眼發作的表現,需及時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

由於青光眼是一種終身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唯有根據疾病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雷射或手術治療。對於多數早期青光眼患者而言,藥物治療是有效而實用的,而對於那些藥物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時的雷射或者手術治療常可獲得成功。

已經診斷為青光眼的患者,應該注意氣象變化、情緒控制,不要長時間在黑暗的房間裡看電影或看電視,同時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長期監控病情。


王宇醫生提醒:

40歲以上的人每年最好做一次正規的眼部檢查。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高眼壓、眼底出血、糖尿病和高血壓等都是導致青光眼的危險因素,這些人群應該被列為可疑對象,定期接受眼部檢查。


醫生介紹:

王宇:北京首大眼耳鼻喉醫院副主任醫師、原北京同仁醫院豐台京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精通眼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兒童常見眼病,斜視,眼底視網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病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