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狄青被貶陳州,皆因宰相一話擊中宋仁宗軟肋

狄青(1008—1057年),字漢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陽)人。他是北宋眾多抗擊外族入侵戰爭中成長起來的將帥,也是北宋一朝最具傳奇色彩、最赫赫有名的一位。

狄青出身貧寒,《宋史-列傳》中的各傳主,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世家望族,而且都有父母的記載,唯獨狄青卻沒有,這是很少見的。

據宋代張舜民《畫墁錄》中記載,狄青早年曾在西河縣衙做小吏,因犯事逃到京城汴梁(今開封),後來又混進軍隊,因其勇武善射,被選作了皇帝的衛兵。

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年),黨項首領李元昊又一次與宋朝翻臉,發動了邊戰,宋仁宗決定從禁衛軍中擇優選一批衛兵從邊,狄青被選中,即隨大軍開赴抗戰最前線延州(今延安),開始了他人生中輝煌的行武生涯。

狄青被選中之時,朝廷任命他的官職是三班差役、殿侍、延州指使,別看身兼數職,其實也只是個低級軍官而已,離九品芝麻官還有段距離。

地位低下的狄青,打起仗來卻異常勇猛,狄青總是如同出山猛虎一樣,衝鋒在前。在保衛延州的四年裡,他前後參戰25次,中箭8次。

狄青不但在宋軍中有名,在西夏的軍隊中更有名,屢屢讓他們聞風喪膽,紛紛猜測“延州指使”是個什麽官?他們竟然稱狄青為“天使”,當狄青一出現,西夏軍隊便驚呼“天使”出現,馬上作鳥獸散。

狄青後來又受時任陝西經略安撫使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認出狄青是個將才,便收至門下,認真教導,並授以《左氏春秋》,還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於是,狄青這位草莽出身的勇士,開始認真讀書,並在范仲淹的教導下,悉通秦漢以來的將帥兵法,遂由一個匹夫之勇成長為能謀善斷的帥才。

狄青依靠與西夏作戰以來的輝煌戰功,一路高升,成為樞密副使,當上了二品大員。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廣西又發生儂智高領導的叛亂,朝廷派楊畋為經略使進行平叛,結果損兵折將,豪無建樹。

狄青又主動請纓,掛帥南征。在皇祐五年正月十五的晚上,狄青突然率軍攻佔了昆侖關,佔據了有利地形,並趁熱打鐵,分三路進攻,徹底消滅了叛軍主力。儂智高看大勢已去,出逃,不知所蹤。

南征的勝利,消除了宋仁宗的心腹之患,朝廷上下歡欣鼓舞。宋仁宗大喜,隨即提拔狄青為樞密使,這可是相當於與宰相平起平坐的三軍總司令了,46歲的狄青達到了一個朝臣可能達到的仕途巔峰。

狄青在擔任樞密使之前,朝廷上下對他幾乎是一片異口同聲的讚揚,但在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下,當他擔任樞密使之後,卻是謠言四起,議論不斷。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京城發大水,狄青攜家搬到相國寺大殿上避水災,一次穿著淺黃色的襖子在殿上指揮士卒忙活,結果,京城馬上瘋傳皇帝坐殿了。

歐陽修連上《論狄青劄子》和《論水災疏》,要求宋仁宗外放狄青。同年,宰相文彥博也借口流言和士兵對狄青的擁戴,力勸宋仁宗免去他的樞密使職務。

宋仁宗覺得狄青功勞甚高,又是當朝大英雄,頗不捨,就說:“狄青是忠臣。”

文彥博卻反問仁宗:“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此話無異於是說狄青也有以武將篡位的可能,一句話,就擊中了宋仁宗的軟肋,最終迫使在罷狄留狄中搖擺不定的宋仁宗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安排狄青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與宰相平級的一官職)的身份出任陳州(今河南淮陽縣)通判。

當謠言四起時,狄青還能坦然面對,而被貶職陳州,狄青立時感到了此行必死。據宋代周輝《清波雜誌》記載,狄青臨行前,曾心情沉痛地對親友說:“青此行必死。”親友問何故?狄青說:“陳州出一梨子,號青沙爛,今去本州,青必爛死。”這是多麽讓人心寒的一種預感!

但即使如此,朝廷還是不放心,“每月兩遣使中使撫問”,名為撫問,實為監視居住。一代殺敵無數,戰功累累的大英雄狄青,如今卻被發配遠鄉,與囚徒沒什麽兩樣。次年二月,狄青在陳州嘴生毒瘡。三月,抑鬱而終。

本文參考文獻:《帝國的臉譜-北宋官場眾生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