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咳嗽以為感冒了? 醫生卻開出了心電圖檢查!

11月7日,東莞市的劉先生走進了康華醫院呼吸內科。連續多日的胸悶咳嗽,讓他以為自己患上了感冒。可誰知呼吸內科醫生在接診後,竟為他開出了心臟彩超和心電圖的檢查。也正是醫生這樣的判斷以及後面的及時治療,才讓劉先生撿回了一條命。

劉先生說,自己平時支氣管不太好,以為是降溫導致感冒,才出現咳嗽和胸悶的癥狀。吃了幾天感冒藥仍未好轉,這才到醫院檢查。康華醫院呼吸內科張醫生檢查後發現,劉先生並沒有明顯的感冒癥狀,加之他連續多日胸悶,考慮可能患有心臟疾病。因此,張醫生為劉先生開出了心臟彩超和心電圖檢查,並囑咐他一定要先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排除心臟疾病的可能。

心電檢查發現,劉先生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不及時救治,後果不堪設想。心血管內三科醫生緊急為劉先生進行了手術。經過仔細檢查,張醫生髮現患者先天發育異常的一支冠狀動脈中,由於急性血栓導致血管閉塞。隨後,醫生為劉先生進行了球囊擴張術,順利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患者胸悶、胸痛的癥狀明顯緩解。

術後患者閉塞的冠狀動脈開通 血流恢復

本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卻沒想到竟患上了心梗。正是因為康華醫院醫生的準確判斷和及時救治,才讓劉先生轉危為安。醫生表示,隨著氣溫下降,心血管疾病患者逐漸增多。像劉先生這樣非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因為胸痛癥狀不明顯,而錯過了及時的治療。醫生提醒,感冒與心梗都會出現胸痛、胸悶癥狀,常被患者混淆。因此一旦有此類不適癥狀應立即前往醫院,配合醫生進行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表現感冒癥狀,但不一定真的只是感冒!

專家提醒,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發病率逐年增高,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也是導致兒童及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需引起家長高度重視。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比較特殊。他們不會表達或者說不清自己哪裡不舒服,給早發現、早診斷帶來一定困難。半數以上的患兒開始時先出現感冒或腹瀉等癥狀,經過數天或2~3周,才出現心臟癥狀。因此常被誤認為是感冒或胃腸炎而耽誤了心肌炎的診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後直接侵入心臟,損害心肌,影響心肌的血液供應或是病毒在局部產生的毒素,累及中樞神經後,使心肌發生繼發性損害。

這些病毒對心肌細胞有很強的親和力,當小兒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就會「乘虛而入」,誘發病毒性心肌炎。從而引起多種心電圖改變,如竇速、早搏、ST-T改變,嚴重者可出成屋室傳導阻滯、房速、室速等嚴重心律失常。所以,早期心電圖檢查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對於病毒性心肌炎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採取綜合治療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療效果也就會越好!作為患兒的家長,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並注意生活上的護理。

可穿戴產品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其中智能手環是可穿戴設備中最流行的產品,自從問世以來深受用戶的追捧。市面上銷售的手環產品也是種類繁多,作為服務生活的攜帶型產品,幾乎每一款可穿戴設備都配有記錄各項與人體有關數據的功能,通過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並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板、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放眼整個可穿戴設備領域,目前主打心率監測功能手環到處可見,但可測心電圖的手環貌似鮮有見到,普通的智能手環的心率檢測模塊,對於人體的心臟健康的監測,是無能為力的。日前芭樂智能JSK智能手環正式發布,憑藉完善的心臟健康監測上的提升,使得它吸引了很多用戶的關注。在心臟健康疾病呈現年輕化,我們城市人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它可能是幫助我們預防心臟健康危險的神器。

據介紹,JSK智能手環採用 TI1291第四代專業醫療晶元製作,通過手機APP向用戶提供「能看得懂」的心電數據、健康提醒,更能通過雲端大數據運算,大大提高對突發性心臟病提前預警的準確性。業內資深人士認為,JSK智能手環為整合更多優質的用戶服務資源,心康智能手環的數據平台和APP可以完全開放給相關機構或平台,甚至能為第三方定製APP和服務系統。讓更多的機構利用JSK智能手環的技術、智能產品為廣大終端用戶提供服務。

jsk智能手環還提供可視化的心電圖, jsk智能手環測心電圖應用使用非常簡單。當你做好準備要記錄自己的心電指數時,打開該應用,手指貼近戴手環的手臂進行測試,很快,手機就會顯示結果,記錄完成之後,它會自動將你的心電指數上傳至公司的伺服器,進而將數據轉化成 PDF 版本的心電圖。這樣,不管你的私人醫生身在何處,都可以查看它。

jsk智能手環還提供可視化的心電圖,3秒顯示心電波形,讓用戶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的心跳情況。在監測完畢後,通過雲端心電數據分析自動生成心電報告。 JSK智能手環的價值就在於提早發現,提醒主人及時就醫,把心血管疾病扼殺在萌芽之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