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20多個國家10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南昌,快看看他們來乾啥……

諾貝爾獎得主

兩院院士

國醫大師

……

今天,

來自20多個國家的10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南昌。

他們來乾啥呢?

原來,

世界中醫藥大會第四屆夏季峰會在南昌召開啦。

大家圍繞新時代中醫藥發展戰略、

中醫藥標準化與國際化等

進行深入廣泛交流,

為世界中醫藥事業發展

貢獻智慧和力量。

世界中醫藥大會第四屆夏季峰會開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朱文標 攝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出席並宣布開幕。省委書記、省長劉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致辭。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趙力平出席,副省長孫菊生主持。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德國著名生物物理學家埃爾文·內爾,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樊代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院長吳以嶺等中外專家學者出席。

這麼多大咖來了,

作為江西人有木有很自豪?

古人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省委書記、省長劉奇說,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中醫藥大會夏季峰會是海內外中醫藥專家學者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他感謝中外嘉賓和專家學者對江西發展的關心支持。

他說,近年來,江西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稟賦優勢,以列入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堅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著力提升中醫醫療服務能力,發展壯大中醫藥產業,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深化中醫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中醫藥強省,現代中醫藥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此次,他期待各方進一步加強與江西的交流合作,促進江西中醫藥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說,當前,全球衛生與健康領域仍面臨嚴峻挑戰。促進人類健康任重而道遠,迫切需要我們把中醫藥傳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優化健康服務,增加健康供給,提高健康水準。本屆峰會安排了一系列高品質、高水準的學術報告,致力於加強政策對話、促進學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倡導互學互鑒。相信一定能推動各國各地區中醫藥團體間、中醫藥與各傳統醫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注入新的動力,加快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構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切實造福人類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處處長張奇、義大利大使館專員孔珠禧女士說,中國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取得了積極成效。本次峰會在江西南昌召開,匯聚各方智慧和專長,必將進一步發揮傳統醫學的積極作用,增進全民健康。

眾所周知,

江西具有厚重的中醫藥傳統,

那麼,她如何發揮自身優勢,

把中醫藥產業做大?

江報君對部分與會專家

進行了專訪,

一起來看看大咖們有啥好點子!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常務副院長黃璐琦

要以科技創新推動強省建設,同時要吸收高端、國際化、產業化的人才。以科技創新作為江西中醫藥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的驅動力,實際上就是要將科技創新應用於中醫藥,讓中醫藥更加方便快捷地為現代社會服務。在江西中醫藥產業打造方面,江西要打造中藥材的「大品種」,這個「大品種」首先要體現它的科學價值、臨床價值,還有市場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

今後江西要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療養、康復、養生、文化傳播、商務會展、中藥材科考與旅遊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加強中醫藥文化旅遊商品的開發生產。還要大力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課程,形成全社會「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

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琦

首先江西中醫藥服務要從省到市、縣及鄉村,實現全覆蓋。其次是要有一支強大的醫療隊伍。這個隊伍要分成「常規部隊」和「特種部隊」。「常規部隊」解決常規性疾病問題,「特種部隊」解決疑難雜症問題。最後,江西要把全省最具優勢的中醫藥產業發展壯大。

國醫大師、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二級教授伍炳彩

中醫的生命是療效。在現有醫療技術上,要想方設法提高中醫的療效,擴大中醫治療病種。只有提高了中醫的療效,才會提高病人對中醫的信任度。隨著中醫藥逐漸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大健康產業帶來的旺盛市場需求,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江西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

名醫名派輩出,

在中醫藥界佔有重要地位。

一起來為家鄉打CALL!

這裡,有千年中醫藥歷史

早在東漢年間,葛玄在樟樹閣皂山煉丹治病,可視為江西中醫藥發端。

這裡,創造了一個詞叫 「杏林」

三國時期的董奉在江西廬山修道行醫,醫好了的病人,有錢給錢,沒錢就種下一棵杏樹。時間一長,就長成一片杏林。杏子成熟時,董奉讓來買杏的人,只要留下一鬥谷,就自行摘一鬥杏去。之後他再把杏換來的谷用以救濟貧民。從此,「杏林」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四大中醫學流派,這裡,佔了一個半

一名俄羅斯遊客在鉛山縣河口古鎮中醫館體驗中醫把脈。

本報記者 林 君攝

「一個」是旴江醫學,發源於撫州南城,沿著旴江(撫河古稱)而下直到南昌,孕育了一大群醫家;「半個」是新安醫學,江西和安徽兩省都在爭它的歸屬,但新安醫學發源地是在婺源,婺源以前屬安徽管轄,但現在劃歸江西管轄,所以新安醫學也可以說是源自江西。

四大中藥炮製技術,這裡,佔兩種

「白芍飛上天」體現了樟幫的飲片工藝獨特。本報記者 程 鵑攝

中國中醫藥有四大流派的炮製技術,分別是京幫、川幫、樟樹幫和建昌幫。令江西人自豪的是,四大流派我省有其二,分別是樟樹幫、建昌幫。

樟樹幫葯業始於漢朝,葯祖葛玄在樟樹閣皂山洗葯煉丹行醫,後經南宋著名藥師侯逢丙來樟樹「設肆製藥」,奠定了樟樹幫葯業的基礎,到明代逐漸形成完整的樟幫葯業發展體系,至今歷時1800多年。

建昌幫葯業發源於東晉,興於宋元,明清鼎盛時成幫,清朝後葉繁榮。建昌幫葯業以中藥飲片加工炮製和集散經行銷售兩方面著稱。炮製工藝要嚴守凈選、切製、炮炙三關,做到「炮製雖繁,必不得省工夫;輔料雖貴,必不得短斤兩」。

這裡,有一個中國「葯都」

葯不到樟樹不齊,葯不過樟樹不靈。這句話,凸顯了「葯都」樟樹的中藥材,在數量、品質上的美譽度。

這裡,有一批國家級中醫大師

從左至右,依次為伍炳彩、張小萍、皮持衡

伍炳彩(江西省唯一一名享有「國醫大師」稱號的中醫名家。)

皮持衡(全國名中醫)

范崔生(全國名中醫)

張小萍(全國名中醫)

這裡,有一項技術叫做「熱敏灸」

熱敏灸療法是選擇熱敏的穴位,施給消敏的灸量進行懸灸以提高療效的一種灸療新技術。簡單來講,熱敏灸雖是灸在體表,但是熱在體內。該項技術及其應用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這裡,還有一批知名中醫藥企業

江中藥谷的液體車間。本報記者 朱文標攝

江中集團、濟民可信、江西一方、青峰葯業、匯仁葯業、草珊瑚葯業……

這裡,更有三個全國第一

1.上饒市入選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部門。

2.中國首家「國家中醫藥教育國際化(南昌)試驗區」落戶江西

3.江西成立中國首家「岐黃國醫外國政要江中體驗中心」。

Chinese Medicine

江報君說

身處新時代,共享中醫藥發展新契機。從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中藥谷時,發出「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中醫藥」的殷殷囑託,到江西省委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打造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中醫藥強省」的遠大目標,江西中醫藥奮進的腳步從未停歇,一直在路上。

而今,江西中醫藥事業發展形勢喜人。組建全省中醫醫療集團、「熱敏灸技術及其應用」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累累碩果,催人振奮!

適逢盛會,巧借東風。我們有理由相信,江西中醫藥事業必將綻放出更大的光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