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淨利同比減少逾六成 國壽這頭大象怎樣“轉身”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歐陽曉紅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13.95億元,同比減少64.7%。

一如預期,欲輕裝上陣的中國人壽(SH.601628,HK.2628)3月27日晚披露了2018年年報。

兩個月前,中國人壽公告預計,2018年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2017年度減少約人民幣161.26億元到人民幣225.77億元,同比減少約50%到70%。

這份財報似乎還透露出中國保險業仍未完全走出“靠天(資本市場)吃飯”的行業困局。

剛剛過去的2018年,整個保險業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4.33%,資產減值損失317.63億元,而中國人壽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淨額後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0%……

現在,市場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人壽這頭被暗喻廉頗老矣之“大象”,看其如何“轉身”起舞。

中國人壽年報顯示,2018年,其總資產達人民幣32,544.03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12.3%;內含價值為人民幣7,950.52億元,同比增長8.3%。營業收入為人民幣6,431.01億元,同比減少1.5%;實現保費收入人民幣5358.26億元,同比增長4.7%;一年新業務價值為人民幣495.11億元,同比減少17.6%。2018年市場份額約為20.4%,仍穩居國內壽險行業第一。

此外,2018年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人民幣31057.90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12.7%。總投資收益率為3.28%,淨投資收益率為4.64%,考慮當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淨額後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0%。

中國人壽方面表示,2018年,宏觀環境複雜多變,行業調整的深度和廣度均超預期。受諸多因素疊加影響,我國壽險業發展承壓。但公司堅持價值導向,努力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發展態勢企穩向好。

“這一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國內債券市場利率震蕩下行,股票市場跌幅僅次於2008年。”中國人壽方面稱。

諸如,受權益類市場大幅下跌影響,股票、基金價差收入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均為負值,導致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率較2017年下降顯著。

而國壽亦是中國保險業的一個縮影;其走向昭示出整個行業的表現狀態。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不包括獨立資產账戶,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收益共計6859.07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4.33%。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405.70億元;資產減值損失317.63億元;其他收益41.73億元,佔資金運用收益的0.60%。

中國人壽表示,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分化,除美國外主要經濟體增長明顯放緩,全球股市普遍下跌。中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有待增強,外需邊際拉動作用減弱,經濟增長放緩。國內債券市場利率總體下行,股票市場大幅下跌。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公司繼續在利率高位增配長久期固定收益資產,優化資產負債匹配;篩選優質債權型金融產品項目,嚴控信用風險;公開市場權益投資逐步推進組合策略結構調整,在估值相對低點配置低估值、高股息股票。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投資資產達31,057.90億元,較2017年底增長12.7%。

截至2018年末,中國人壽主要品種中債券配置比例由2017年底的43.15%變化至42.18%,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17年底的16.31%提升至18.01%,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貨幣市場基金)配置比例由2017年底的9.72%變化至9.03%,債權型金融產品配置比例由2017年底的10.95%提升至11.31%。

隨著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人壽固定收益類和權益類投資餘額增加。2018年實現淨投資收益1,330.17億元,較2017年增加30.78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新增配置固定收益類投資資產到期收益率較存量顯著提升,但受基金分紅下降的影響,淨投資收益率較2017年下降0.27個百分點,為4.64%;受股市大幅下跌影響,總投資收益為951.48億元,較2017年減少410.16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28%,較2017年下降1.88個百分點。考慮當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淨額後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0%,較2017年下降1.47個百分點。

不過,這份看似泛善可陳的年報亦再次釋放出老國壽這頭“大象”求變求新的“轉身”信號。

在2月22日的中國人壽開放日上,人們看到了公司新管理層“重振國壽再出發”的決心,感受到了某種士氣;雖說昔日廉頗老矣的感歎,言猶在耳。

公司此前披露的“好采頭”(1月份保費)數據,包括以其公告2018年淨利潤預虧50%為轉捩點——此舉甚至被行業精算師解讀為換帥之後的輕裝上陣;投資者或許有理由期待進入董事長王濱、總裁蘇恆軒時代的中國人壽較以往有所不同,儘管類似的大象轉象或起舞,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人壽表示,面對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結合公司自身實際,我們提出了“重振國壽”的戰略目標。近期,在“中國人壽2019年開放日”活動中,公司新一屆管理層對“重振國壽”整體戰略地圖進行了發布和解讀。未來,我們將圍繞“重振國壽”的目標,持續重價值、強隊伍、穩增長、興科技、優服務、防風險,大力推進中國人壽從銷售主導向銷售與服務並重轉型,從人力驅動向人力與科技雙輪驅動轉型,從規模取向向價值與規模的有機統一轉型;持續打造“人才、機制、創新、融合”四大引擎,努力提升發展質量、增強區域實力、做大做強隊伍、提振品牌形象、凝聚國壽精神。這也是我們新一屆董事會和管理層應有的使命和擔當,更是中國人壽對廣大投資者、股東、客戶、員工作出的莊嚴承諾。

事實上,在1月22日的中國人壽集團2019年工作會議上,王濱描繪了國壽新藍圖:重振國壽、建設國際一流金融保險集團;實施“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即第一步,用一到兩年時間,抓好戰略布局,提振品牌形象,聚焦做強做優國壽;第二步,再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建成綜合化經營特色突出、科技化創新能力強大、國際化布局基本成型;力求三到五年實現轉型突破。

而歷經7年政府機關、3年央行、7年農發行、12年交通銀行和6年中國太平的王濱,其在太平保險工作期間提出的“三年再造一個新太平”戰略,使太平人壽在三年內實現了總保費、淨利潤、總資產翻番。據此,市場大多看好以王濱為首的國壽新管理層,期望轉身多年仍未成“型”的老牌壽險大象真的可以起舞。

現在,這頭壽險“大象”向人們展示了其變革的信心與決心,以及“轉身”改革路線圖,如果戰略目標可以預期,形勢判斷精準、商業模式與邏輯與時俱進升級;天時地利人和的話,那麽,剩下的就看“執行力”了——這對副部級央企而言,無疑挑戰巨大。

“2019年是‘重振國壽’開局之年,我們將在市場化變革、客戶體驗提升、大中城市振興、銷售隊伍轉型等方面邁出堅實的步伐,進一步加強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深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把合規理念融入公司經營全過程,為建設國際一流壽險公司奠定堅實基礎。”中國人壽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