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要重新獲得你,哪怕就是死亡

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以高貴的熱枕,表現了我們時代生活的悲痛經歷。

——195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瞬息間是夜晚

每一個人

偎依著大地的胸懷

孤寂地裸露在陽光之下:

瞬息間是夜晚。

島*

對你的愛

怎能叫我不憂傷,

我的家鄉?

桔花

或許夾竹桃

清幽的芬芳

在夜空微微蕩漾。

一灣碧藍的流水

催動悄然東去的玫瑰,

落花輕舔堤岸

在靜謐的海灣低徊。

我依稀回到你的懷抱

街頭隱隱飄來

溫柔而羞怯的聲音

呼喚我彈撥詩人的弦琴,

我茫茫然

這似乎是童年

又仿佛是愛情。

一腔鄉思

驀然翩飛,

我趕忙潛入

永不消失的逍遙往事。

* “島”,系指詩人的故鄉西西裡,位於意大利最南端,四面環海,氣候柔和,盛產柑桔,遍開夾竹桃花。按照當地的風俗,潔白的桔花是婚喜的象徵。

廷達裡*的風

廷達裡,我知道

你是多麽脈脈溫情,

在巍峨、寥闊的山脈上

俯視娟秀的風神之島,

今天你驀地闖入我的記憶

把我心底的奧秘窺探。

我沿著雄峻的岩峰攀登,

微風飄送松樹的清香

令我醉魄銷魂,

遠去了,溟濛的煙霧裡

悄然陪伴我的朋友們,

遠去了,喧囂的聲浪

和真純的柔情。

你的婉約多姿使我傾倒,

我曾領略離情別緒的纏綿,

陰冷與寂寞的淒惶;

你曾是溫暖我的避風海港,

離別卻把心靈的熱焰熄滅。

在你陌生的地域

我日夜沉浸於憂傷,

無奈用詩行吐露百感千情:

黑夜的帷幕下

探進窗欞的月光

浴著你姣美的容華,

我竟不能在你的懷抱裡

消受愛的歡情。

漂泊異鄉他域是何等的辛酸,

在你身上我追尋甘甜的寧靜,

可它今天已化作

對死亡過早的畏懼;

愛是抵禦憂傷的盾牌,

黑暗中聲聲輕盈的步履

你給我留下了

細細咀嚼的苦澀的麵包。

明媚的廷達裡又顯現在我眼簾;

真摯的朋友把我的夢幻驚醒,

邀我從峭崖上飽覽美景,

我佯裝提心吊膽,

親愛的朋友豈能理解

是怎樣的風令我黯然神傷。

* 廷達裡是詩人故鄉西西裡島墨西拿海岸附近的一座山峰,面臨風神群島,地勢險峻,景色極為秀麗。此處詩人抒寫幻想中重返廷達裡的心境,夢憶與現實交替展現。

海濤

多少個夜晚

我聽到大海的輕濤細浪

拍打柔和的海灘,

抒出了一陣陣溫情的

軟聲款語。

仿佛從消逝的歲月裡

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

掠過我的記憶的腦海

發出嫋嫋不斷的

回音。

仿佛海鷗

悠長低徊的啼聲;

或許是

鳥兒向平原飛翔

迎接旖旎的春光

婉轉的歡唱。

與我——

在那難忘的年月

伴隨這海濤的悄聲碎語

曾是何等親密相愛。

啊,我多麽希望

我的懷念的回音

象這茫茫黑夜裡

大海的輕濤細浪

飄然來到你的身旁。

歌的誕生

一泓清泉,

又一片彩霞噴湧,

樹葉吐出朵朵妖冶的火焰。

我仰臥在河邊,

一座座小島

一面面影與星的明鏡。

我在你藍色的胸懷裡銷魂蕩魄,

往日的生活中

我從來不曾領略過快活。

我要重新獲得你,

哪怕就是死亡,

縱然年輕孱弱的軀體充盈著

惆悵。

雨灑落過來了

雨向著我們灑落過來了,

橫掃靜靜的天宇。

燕子掠過倫巴第湖面上

慘白的雨點飛翔,

象海鷗追逐遊玩的小魚;

從菜園那邊飄來乾草的清香。

又一個虛度的年華,

沒有一聲悲歎,沒有一聲笑言

擊碎時光的鎖鏈。

樂土

我久已渴望向你吐露愛的誓言,

興許,它們是朝朝暮暮念叨

而又瞬息即逝的言語,

記憶畏懼它們,

使不可阻隔的信號

招致心靈的怨恨。

興許紛亂的思緒

窒息了我的愛的誓言;

興許對粗暴的回聲的忌憚

使纏綿的山盟海誓

顯得愈加脆弱、含混。

興許,這些柔情蜜意的言語

蘊含著難以捉摸的譏誚,

恩斷義絕的薄情;

興許還有我乖謬的命運的捉弄,

啊,我的心上人。

興許,未來向你投射的光明,

使這些言語黯然失色,

而我的未來

再也不能把朦朧的愛來召喚。

愛在嚶嚶哭泣

為了同樂土的驟然分離,

為了美,我的心上人。

* 選自呂同六譯《誇西莫多抒情詩選》,四川文藝出版社。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

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在我的心目中,瑞典始終是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第二祖國,接受這項獎金意味著接受現代文明獨一無二的、光輝的榮譽。瑞典,誠然是僅僅擁有數百萬人口的國家,但事實上,沒有一個別的國家能夠成功地倡立和推行這樣一項堪稱具有廣泛意義的典範和蘊含著如此巨大的精神的、實際的力量的獎金。

諾貝爾獎是很難獲得的,它激發著各個國家的各種政治力量的熱情,作家、詩人和哲學家從它身上發現自己的存在和力量的象徵。野蠻用殺人凶器和混亂的思想武裝自己,然而,文化仍然有能力粉碎它的每一次進攻。

現在,我置身於北方悠久的文明的代表者之中,這一文明在它艱難曲折的歷史進程中,是同為爭取人類自由而獻身的仁人義士們並肩戰鬥的;這一文明哺育了賦有人道主義精神的國王和王后,哺育了偉大的詩人和作家。

這些偉大的古代和當代詩人,雖然反映的是他們情感世界中的急流湍灘;是令他們惴惴不安的各種問題,但他們今天己廣為意大利人所熟知。這些詩人植根於斯堪的那維亞民族富於寓意的、神話般的土壤,他們的名字雖然於我是很難正確發音的,但卻是那麽音韻鏗鏘,如今這些名字已深深銘記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他們的詩章向我們抒發的聲音,比那些已經衰敗的或者墮落在文藝複興時期修辭學塵埃裡的文明所發出的聲音,遠為堅定、明確。

我的演說不是讚美詞,也無意用巧妙的方式逢承主人,而只是對歐洲的精神特性發表評論。我以為,瑞典和瑞典人民,以他們正確的選擇,始終不渝地向世界文化發起挑戰,始終不渝地致力於變革世界文化。

我曾經說過,詩人和作家以變革世界為己任。人們或許會認為,這個觀點只在一定條件下才成為真理,甚至會斷言它是傲慢的推理。然而,只要看一看詩人在他所生活的社會裡和在其它地區所激發的巨大反響,人們對這個觀點所持的驚慌不安或心悅誠服的態度就是不難理解的了。

正如諸位所知,詩歌誕生於孤獨,並從孤獨出發,向各個方向輻射;從獨白趨向社會性,而又不成為社會學、政治學的附庸。詩歌,即便是抒情詩,都始終是一種“談話”。聽眾,可以是詩人肉體的或超驗的內心,也可以是一個人,或者是千萬個人。相反,情感的自我陶醉只是回歸於封閉圈一樣的自我,只是借助於疊韻法或者音符的、隨心所欲的遊戲來重複那些在業已退色的歷史年代裡他人早已製造的神話。

今天,我們有可能就其本質的涵義來談論這個世界上的新人道主義;如果說詩人置身於世界這個物質構造的中心,而且是它的主人,並用理性和心靈來完善它,那麽,詩人難道還應當被視為危險人物麽?疑問不是雄辯的象徵,而是真理的省略表現。今日的世界似乎在同詩歌對立的彼岸建立秩序,因而,對於它來說,詩人的存在是必須鏟除的障礙,是務必打倒的敵人。儘管如此,詩人的力量卻水銀瀉地般地向社會的各個方面滲透、擴展。如果說文學遊戲是對任何人類情感的逃避,那麽,洋溢著人道主義精神的詩歌卻斷然不會發生這等的情形。

我始終這樣想,我的詩既是為北半球的人,又是為黑非洲人和東方人所寫的。詩歌的普遍價值,首先表現於形式,表現於風格,或者說表現於詩篇的聚合力,同時也體現於這樣一個方面,即一個人為同時代的其他人所作的貢獻。詩歌的普遍價值不是建立在觀念或者偏執的倫理上,更不應當建立在道德說教上,而是表現於直接的具體性和獨樹一幟的精神立場。

對於我來說,美的觀念不僅寓於和諧,而且寓於不和諧,因為不和諧同樣可以達到美的藝術高點。請想一想繪畫、雕塑或音樂,這些藝術門類在美學、道德和批評方面的問題是完全相同的,對美的讚賞或否定所依據的準則也很相近。希臘的美已被現代人所損害,現代人在對一種形式的破壞中去追尋另一種形式,去模仿生活,而這種模仿只是止於自然的動態而已。

至於詩人,這是大自然獨特的而又非盡善盡美的造物,他借助人們的語言,嚴謹而絕非虛幻的語言,逐步地為自己建立現實的存在。人生的經驗(情感和物質生活兩方面的)起初往往蘊含著陌生的精神迷茫、微妙的心靈不平衡,蘊含著因置身於墮落的精神環境而萌發的憂鬱不安。學者和批評家攻擊詩人,說詩人從來只會寫些“言不由衷的日記”,玩弄世俗的神學,批評家還斷言,那些詩章隻不過是“新技藝”精心製作的成品,這“新技藝”、新語言,是趕時髦的新鮮玩意兒;詩人大約是憑借著這種方式,把那些被孤獨所包圍的冷冰冰的事物展示出來,迫使人們接受孤獨。這樣說來,詩人豈不是製造了惡劣的影響?也許是。因為僅僅閱讀新詩人的一首詩,你又怎能贏得世人的理解與共鳴?而神經脆弱的批評家又害怕十五首或二十首組詩的真實。

對於“純粹”這一觀念,依然需要進行研討,尤其是在這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世紀,詩人遭遇著困窘、非人的命運,他們心靈萌發的作品往往被認為是狂想曲,從而遭到懷疑。

我這篇演說的宗旨,不是為了建立一種詩學,或者確立某種美學的尺度,而是為了向這個國家最堅毅、為我們的文明做出崇高貢獻的人士,我方才提到的,而眼下我正置身於其間的第二祖國,表示我的深切的敬意。

我願借此機會,向瑞典國王和女王陛下、皇太子殿下和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敬意和感謝。皇家科學院十八位學識淵博而嚴峻無私的評判家決定褒獎我的詩歌,他們給予意大利以崇高的榮譽;在從本世紀初上半葉直至最新一代的年月裡,意大利誕生了異常豐富多姿的文學、藝術和思想作品,而這些正是我們文明的基石。

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Salvatore Quasimodo,二十世紀意大利重要詩人。生於西西裡島,父為鐵路職員。自幼喜愛詩歌,成年後鑽研意大利古典詩歌和古代希臘羅馬文學。當過營業員、會計、管理員和大學教授。

主要作品有詩集《水與土》(1930)、《消逝的笛音》(1932)、《厄拉托與阿波羅》(1932-1936)、《新詩》(1936-1942)、《生活不是夢》(1947)等。

誇西莫多的詩歌富有音樂性和節奏感,既充滿象徵的寓意,又富有生活氣息,並使夢幻與現實、回憶與寫實交織在一起,給人以回味、想象和美的享受。195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本篇圖文資訊由“詩歌島”編輯製作,版權所有,轉載請與本微信號後台聯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