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國工商聯建議鼓勵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市融資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如何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成為社會討論的焦點。

近日,全國工商聯提交了《關於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提案》(以下簡稱《提案》),建議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征信體系建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拓展融資渠道、提升規範經營。

全國工商聯建議,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中小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

壓貸抽貸斷貸時有發生

全國工商聯指出,近年來,由於表外融資下跌,表內融資競爭激烈,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缺乏互信等原因,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調研顯示,對企業當前融資狀況,高達66.8%的企業表示維持原狀,15.5%的企業表示進一步惡化。

《提案》介紹,銀行等金融機構設立、準入嚴格控制,缺乏競爭動力,隻關注少數能帶來高額利潤的優質客戶,90%以上中小微企業對其吸引力不大。商業銀行一般都采取貸款責任追究終生製,所以采取“寧可錯過一千,不願通過一個”的極端做法。多數銀行貸款品種單一,基本上隻做“抵押貸款”業務,並且隻接受土地和房屋,不認可機器設備、庫存物質、無形資產等。對於銀行認可的抵押物,企業獲得的貸款只有抵押物市場價格的一半左右。

很顯然,中小微企業生命周期短、管理基礎薄弱、抵押物匱乏、財務制度不夠規範、信息透明度低、企業信用體系不健全等自身特性,也影響了銀行的信貸支持,導致融資困難重重。

全國工商聯稱,金融機構通常利用高利率和強擔保的方式對衝高風險,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一般比基準利率高50%左右,抵押物評估費等中間費用約佔貸款成本的20%。銀行對中小微企業多採用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壓貸、抽貸、斷貸行為仍時有發生。

建議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案》建議,加大金融體制改革力度、加大征信體系建設、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拓展融資渠道、提升規範經營。

其中,研究擴大金融機構準入範圍,積極穩妥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支持發起設立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或類金融機構。推動銀行不斷創新服務模式,調整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特點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授權體系和產品體系,形成可持續的商業發展模式。取消以民營企業家個人財產和家庭財產為公司貸款提供連帶擔保的要求。完善內部考核體系,提高民營企業授信業務的考核權重,制定和完善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盡職免責制度,進一步落實不良貸款容忍度管理要求。

同時,建立財政為中小微企業融資補償獎勵機制,用於對銀行或者有關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貸款等融資行為提供風險擔保和補償、獎勵。設立財政融資專項資金,為有市場、有效益、有發展潛力、有承兌匯票作抵押,而缺少現金的企業提供應急周轉,緩解企業困境。為中小微企業開展貸款展期或續貸,提供短期“過橋”資金支持。

此外,全國工商聯建議,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鼓勵中小企業在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扶持區域性股權市場發展,擴大債務融資工具發行,引導企業積極運用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直接融資手段,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提案》進一步建議,引導中小微企業建立規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規範財務管理制度,培養提升企業法律意識,注重誠信經營。引導民營企業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參與征信系統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