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確立技術樣本

(作者:李香雲)42年,從50%的土地寸草不生到森林覆蓋率84%,山西吉縣蔡家川流域的徑流林業研究試驗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技術途徑,也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開辟出一條新路,被國內外林業和水土保持專家譽為“黃土高原植被建設與水土保持的教科書”。

吉縣位於黃土高原東南部半濕潤地區,屬於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區和梁峁丘陵溝壑區,典型的黃土高原侵蝕地形。由於水土流失嚴重,40平方公里的流域範圍內一半面積幾乎沒有植物。1976年,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關君蔚在“開門辦學”勘查取樣過程中,發現當地區域和生態系統具有典型代表性,決定開展科學研究。

辦學初期條件艱苦。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洪江是第一批參加“開門辦學”的學生。據他回憶,當時教學、科研、生產一體化,水保75級60名大學生都參加了野外調查、修水壩、改河造地等實踐,師生們住在窯洞裡,天天吃土豆。

“六五”期間,北京林業大學在蔡家川流域建立了吉縣生態站。建站初期,為觀測第一手的降雨、徑流和泥沙資料,每逢暴雨等惡劣氣象,師生們都要趕往野外觀測取樣。“當地人說,下大雨的時候別人往家裡跑,北林大的人卻往山上和溝裡跑。”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清科說。

1991年,北京林業大學水保學院主持的中日技術合作“黃土高原治山技術培訓”項目選址蔡家川流域。項目通過開展魚鱗坑、水準條等工程措施建設,當年樹木成活率達到95%。1991年-1994年,項目共營造1500公頃水土保持林,打造出黃土高原植被恢復的技術樣板。隨後,蔡家川的成功經驗被推廣到黃土高原昕水河流域,覆蓋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

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建軍長期在吉縣生態站工作。他介紹,黃土高原種植缺水是關鍵問題,魚鱗坑、水準條等技術不僅能減少地表徑流、減少侵蝕,也能解決水土保持林的水分問題,目前已成為黃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技術。1996年,“黃土高原抗旱造林技術”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徑流林業技術造林基地是其中的重要示範基地。技術示範也大力促進了吉縣蔡家川試驗林場的建立。

42年來,吉縣生態站先後完成了國家突破課題等各類科技項目70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6項,形成了完整的嵌套流域開展水土流失規律、水土保持基礎理論和科學技術研究工作的獨特優勢。吉縣生態站也為國家水土保持領域培養了數百名博士、碩士和學士。近年通過與多個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關係,選派研修及訪問學者參與國際合作,中青年教師業務水準及科研素質不斷提高。

1980年起,依托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高志義主持的原林業部科技突破課題“黃土高原造林立地類型劃分與適地適樹”,孫立達、朱金兆主持的國家突破課題“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體系綜合效益研究”等,吉縣生態站開始了定位、半定位的森林生態系統綜合監測。經過多年努力,吉縣生態站已建成了以紅旗林場基地和蔡家川基地為主的集觀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平台,實現了從1978年到2017年水、土、氣、生四大要素科研觀測數據不間斷。目前,1978年-2006年數據已整理出版。

2005年,吉縣生態站被定名為“山西吉縣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成為我國黃土高原生態系統監測的重要定位站之一。

不僅如此,由北林大研究提出的山地果園集雨儲水、節水補灌的雨水利用技術和水土保持林綜合設施,促進了山地果園優質穩產,使吉縣蘋果成為縣支柱產業之一。近幾年,科研人員在蔡家川流域開展了水土保持林體系空間配置、水窖工程及飼料桑開發利用等技術示範,為區域生態經濟林發展作出探索。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 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