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談灸說艾——董洪濤博士黃金語錄(三)


1

容易過敏,這樣的體質可用灸。取足三裡與關元穴,或用艾條灸,或用小艾柱灸,最能溫補元氣,改善易過敏體質。未過敏時可用灸以扶正,已經過敏亦可施灸以加快祛邪。皮膚過敏可兼灸膈俞;牛皮癬可配合局部梅花針扣刺後再灸局部;過敏性或頑固性鼻炎可兼灸迎香;過敏性氣管炎可加灸風門、肺俞,皆有良效。

2

生命即是一團陽氣,要保命就要養好這團陽氣。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病,都需避免用任何寒涼的方法去傷損陽氣。病後陽氣已虛,若更濫用寒涼,肆意征伐,導致陽氣衰損,雖或有萬一之效,但以百弊而求一利,實在不可取。古人早有明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因為艾灸能扶陽抑陰,有利於生命之陽氣更旺盛更明亮。

3

溫陽通陽的方法很多。一則可借太陽之力,比如多曬太陽;二則可借艾火之力,艾灸最能扶陽溫陽,陽足自能通暢;三則借中藥之力,比如桂枝、四逆湯之類的中藥或湯方皆有溫陽通陽之功;四則養自身之陽,從飲食、起居、鍛煉、行為等方面養生。大病患者不但要讓醫生幫助緩解癥狀,更要學習溫陽通陽的方法。

4

芒種至夏至時節,在十二消息卦屬於乾卦,此時天地之間陽氣最旺,艾草得天地之陽氣,於此時亦最旺盛。養陽,當及時用艾。灸法最好,尤其是素體陽虛者,一直灸到夏至,最可溫養一身之陽;若身體陽氣宣透不暢,容易鬱滯皮下,表現為各種濕疹、癢疹,此時用艾葉煎水洗澡,最能宣透陽氣,使周身清爽舒適。

5

艾味苦辛性溫,得天地木火之氣,最擅溫通陽氣,人體陽氣宣通,自能溫經、去濕、散寒、止血、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艾葉適量,加十倍的米醋同煎外洗,能治各種皮膚瘙癢症及頑癬,因為艾葉能把內鬱的陽氣宣透出來;治療老寒腿,可用艾葉與等量川椒水煎外洗;把艾絨縫入護膝或護臍中,最有祛寒之功。

6

陽虛的人往往喜熱而惡寒,甚至溫的也不喜歡,非熱不可。比如,有的人喜歡熱飲,要燙的才覺舒暢,喝溫的也會腹瀉或腹痛;有的人喜歡泡在60度的澡池中才舒服,40度卻覺得太冷;有的喜歡用艾柱直接灸,直到皮膚燙傷也不覺其痛。之所以如此,關鍵還在於陽氣太虛,身體欲借外來的熱氣以溫運體內的陽氣。

7

附子辛溫大熱,有溫腎壯陽之功,能治療陰寒冷痹諸證;艾灸亦能扶陽抑陰。凡三陰體質,即陽氣素虛之人最適合於夏日扶陽。肚臍隔附子灸法甚好。其法:生附子適量,研極細末,加白面少許調勻,用黃酒調成一元硬幣大小的薄餅,中間扎數孔,曬乾備用。可先用細鹽填滿肚臍,上蓋附子餅,再用綠豆大艾柱施灸。

8

有人問,艾灸產生的煙對身體有沒有害處?凡是煙都含有灰塵濁氣,被吸入肺內都會影響肺的正常宣發肅降功能,因此說,艾煙亦不利於健康,少吸為好。其實,若為了養生施灸,偶爾吸幾下也不要緊,艾煙至少要比汽車尾氣安全地多。建議平時經常開窗戶通風,煙太重可戴口罩。另外,屋內可放置竹炭等幫助除煙。

9

不孕,我多責之於胞宮虛、寒、瘀、滯。在奧地利我用針刺與灸法並用治療不孕,效果令人滿意。針以中極、關元、歸來、子宮等胞宮局部諸穴為主,輔以三陰交、太沖、足三裡、靈骨、大白諸穴,隨證選取。用艾盒溫灸下腹以及艾條溫灸湧泉或三陰交。最近一周收到三位奧地利病人已經順利生子的消息,非常欣喜。

10

健脾之法,一則早晨9點至11點這段時間由脾主時,可吃一片醋泡的生薑,或者喝點生薑紅糖水,都有溫脾昇陽之效;二則適當運動,以汗出津津為度;三則艾灸足三裡、中脘穴,一般可用艾條溫和灸,足三裡亦可用小艾柱疤痕灸,大補脾陽;四則平時忌涼飲涼食,少吃寒性水果,多吃地下所長的食物,以運脾補土。

11

義大利一老年女病人,腹脹,消化不良,不能吃種子類食物,食則腹脹甚。此中氣不足,脾運失司,穀物反成致病因素。當健運中焦,扶其氣化。針三脘、天樞、氣海,並用艾盒灸之以扶助中陽,運脾消脹,再針足三裡、陷谷以調胃氣。針後一次比一次見效,五診後諸症次第而瘥。後再思之,當加太白以鞏固之。

12

腎者,精之所在;心者,精之所動。年少初省人事,留戀其樂,使心常妄動,以致君火上搖,相火下熾,腎應之而水不能藏,精髓泄出,是為遺精。若久久妄動心火,致精室漸空,則其生命之根已弱,而夭矣。治法,先需止心。古人有言「苟知惜命,先須惜精。苟欲惜精,先宜凈心。」且需灼艾於腎俞,以固其門戶。

13

艾灸是借艾之火力以溫補機體之陽氣,因此灸後數小時之內當避免遭受寒氣,以免散去火力,影響效果。灸後注意不可馬上洗澡,勿飲綠茶及涼水,勿運動鍛煉。灸後若出現感冒癥狀,如鼻流清涕、咳嗽、發熱等,都是機體陽氣鼓舞、伏邪外透的反應,當室內靜養,勿再受風寒。灸後若疲乏,亦屬陽氣宣通,需休息。

14

周身陽氣溫通,則健康無病,若有一處陽氣不通,此處即會生病。病狀多端,或為瘡瘍腫毒,或為疼痛麻痹,或為癢疹色斑,或為腫塊痰核,或為青紫瘀滯等等,皆可灸之。灸有溫陽之功,陽通則諸症自去。如熱毒瘡腫可用隔蒜灸,皮下腫塊瘰癧可用艾柱直接灸,頑痹麻木可溫針灸,如此等等,皆在善醫者隨證施法。

15

有些人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中醫稱為瘰癧。灸法可治瘰癧。《針灸資生經》有「患癧,以艾灸之而除根。有小兒耳後生癧,用藥敷不效,亦灸之而愈。」其法,用獨頭蒜,截去兩頭,留中間一片,貼於患處,上置大艾柱灸之,久時勿令燒破皮肉,灸七壯換一蒜片,日日施灸,以癧消為止。

16

皮膚瘡瘍等多屬皮下鬱火,其治當清瀉鬱火,不妨湯藥與灸法合用。艾灸能拔毒、散火,兼可回陽,使皮下鬱火隨艾火而散去,其功甚大。且艾灸溫暖,絕無傷損中焦陽氣之虞。皮膚瘡瘍諸病雖見熱癢紅腫,但切忌濫用寒涼,易致生化乏源,反會使病情纏綿難愈,甚至變證叢生。若能配合針刺以調氣祛邪,更可收效。

17

牛皮癬的中醫外治法之二:皮損局部可用艾炷灸法,先塗上大蒜汁,再置艾柱(如火柴頭大小)於蒜汁皮損上,每炷間距1.5厘米。隨後點燃艾柱,燒盡後吹去艾灰,覆蓋消毒敷料即可。每十天灸一次,至皮膚恢復正常為止。一般灸一至三次即有顯效。灸後不可用酒精、肥皂等刺激物搽洗患處,並忌刺激性食物。

18

我在《選擇中醫》的《頸椎病就是太陽病》一節中提到雷火神針。這是一套組合療法,以艾條外包浸醮藥液的棉布,趁熱在疼痛部位做按揉手法,可使艾的溫和宣透與葯的通經止痛相結合,通過手法,更能運行氣血,達到溫通止痛的效果。163頁當為「雷火神針」,而不是「雷火神燈」,此處屬筆誤,請讀者見諒。

19

如果不打疫苗,怎樣才能不得傳染病呢。我的觀點是平時注意扶助正氣,當根據體質辨證用方,以改善三陰體質,或者配合針灸。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乾」,就是這個道理。當遇到傳染病時,可急灸足三裡穴,最好用艾柱直接灸,以出水泡為好。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病邪亦不容易傷人。

20

大病最需用灸。當年曹操患頭風,華佗針之即好,但病情仍有反覆,藥王孫思邈認為如果華佗針後再灸,頭風豈能再發。只因不灸,邪氣內伏,其本不除,病根未斷。孫思邈說:「學者不得專恃針及湯藥等,望病畢差。既不苦灸,安能拔本塞源,是以雖豐藥餌,諸療之要,在火艾為良。」灸法甚為重要,需引起重視。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