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看全球合作發展新趨勢

原標題:匯聚世界經濟前行的浩蕩潮流——從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看全球合作發展新趨勢

在這裡,13億多人口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與來自全球的技術、服務和商品對接,激發市場、投資和產能,激活世界經濟增長引擎;

在這裡,高度融入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外企業,溝通、了解、合作,探尋創新方向,為世界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

作為世界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同一個視窗,新的力量在這裡蓄勢、奔湧,匯聚成世界經濟發展的浩蕩潮流。

暢通,讓貿易血脈滋潤世界經濟之林

上海虹橋,“四葉草”會展中心人聲鼎沸,有人詢問產品細節,有人在坦誠交流後又簽下一單。他們,都是開放的受益者。

23個大單,來自沙特、卡達、美國、德國、日本……進博會上,中石油與多家國際能源公司和設備供應商簽署了採購協定。“促進多種資源高效配置,增強國內外市場互補聯動,共同推動全球油氣產業鏈高品質發展。”中石油副總經理劉巨集斌說。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這是歷史帶給世界經濟的深刻啟示,更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40年來,每一輪大開放,都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一輪飛躍,也為全球合作夥伴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暢通的貿易血脈,滋潤世界經濟之林;開放帶來的充沛陽光和空氣,讓世界經濟之林繁茂成長。

2011年,南蘇丹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7年後,經營南蘇丹第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庫亞·德爾,帶著當地特產的芝麻,來到進博會。

“把南蘇丹的農產品出口到中國。”庫亞說,“中國市場機會很多。”

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在開放中共享發展和繁榮。繼一系列開放措施後,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再次向世界釋放重磅改革開放舉措:進一步降低關稅,教育、醫療等領域放寬外資股比限制,加快頒布外商投資法規,抓緊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放寬醫療領域外資股比限制,讓更多海外醫療機構進入中國,將惠及更多百姓。”前來參會的北京盛諾一家醫院管理谘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強說。

當今世界,傳統的國家間貿易與投資逐漸轉化為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的深度整合,貿易融通已不是高築關稅壁壘可以阻隔。

協作機器人、移動型及經典工業機器人、先進的軟體解決方案……在智能及高端裝備展區,庫卡首次在中國展示智能工廠場景。生在德國、長在世界,庫卡已被中國企業美的集團收購。

“貿易不是零和遊戲。”世貿組織總乾事阿澤維多說,全球貿易的事實是,近三分之二出口產品中包含進口部件。開放使世界經濟發展,讓幾億人口脫貧,為更多地區帶來繁榮。

創新,拓展世界經濟巨大太空

“會飛”的汽車、可在千分之一秒內控制擊球時機與方向的乒乓球機器人、能夠實現全身各髒器更快速掃描及更高清成像的磁共振設備……進博會上,來自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將深耕市場,催生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讓人們的生活為之深深改變。

進博會搭建平台,越開越大的開放大門為中國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助力——

不久前,瑞士企業ABB宣布將在上海投資1.5億美元新建一座全球先進、柔性化的機器人工廠,實現“用機器人製造機器人”。工廠預計於2020年底投入運營。

“數字經濟將催生規模超數兆美元的市場。”ABB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說,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帶來極具吸引力的發展。中國作為最活躍的市場,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創新的很多領域,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已經沒有時差。”GE醫療生命健康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周懷宇說,中國有龐大市場、願意嘗試新產品的企業和政府,可以讓人工智能技術更快、更好地服務更多人。

進博會搭建平台,越開越大的開放大門讓最先進的技術與廣闊市場對接,碰撞出激動人心的創新火花——

全自動數字玻片掃描系統、雷射共聚焦成像系統、青少年近視防控解決方案……德國企業卡爾蔡司光學集團的展台前人頭攢動。

“進口博覽會是了解中國市場的制高點,也是了解世界市場的視窗。”卡爾蔡司光學集團中國區總裁彭偉說,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企業從單純引進技術,成長為全球創新的“弄潮兒”。

世界經濟發展遭遇瓶頸,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只有在開放中創新,才能加速要素整合,提升創新效率,讓各國人民享受科技發展的福祉。

諾基亞帶來先進的5G技術。“中國在5G技術發展上引領全球,我們希望積極參與。”諾基亞貝爾總裁王建亞說,創新在中國,並將用於中國、用於全球。

變革,啟動世界經濟發展新引擎

轉型和變革,如同靜水深流,在博覽會的平台上,激揚起浪花。

變革的力量,來自13億多人口大市場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和正在提速的高品質發展步伐。

展會上,德國賀利氏展出的智能紫外廢氣處理系統吸引不少眼球。一位來自江蘇徐州的客戶現場簽署了150萬美元的採購意向訂單。

“中國的綠色發展,為先進環保技術提供巨大市場機遇。”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說。2014年至2018年,賀利氏在中國的投資翻了一番,並將多個業務部門的研發創新中心設在上海。

蘇寧海外採購訂單預計將引入5000個海外品牌,網易考拉與超過110家企業完成商品採購協定……

激發進口潛力,帶動產業更新和結構調整;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開放倒逼改革,成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

“進口優質產品,可以促進外方企業發展,也有利於我們的項目更高品質推進。”中國能建董事長汪建平說。

變革的力量,蘊含在世界各國為挖掘動力之源的探索中。

虹橋國際經貿論壇平行論壇上,格魯吉亞總理巴赫塔澤親自推銷當地特產的葡萄酒。“格魯吉亞是新興市場,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融入全球生態系統,有效應對挑戰,是改革目標的一部分。”

開放型世界經濟中蘊含的變革力量,深刻改變著各國乃至全球的經濟運行軌跡。

佔地100平方米的展台上,匯豐集團多維度展現智慧金融對貿易轉型的推動。“一方面,海外展商把最新穎、最前沿的產品和服務帶到中國,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推動產業轉型;另一方面,通過更深入了解市場需求,為未來的變革尋找方向。”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說。

經濟全球化浪潮勢不可擋。“中國正在建設通往未來之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呼籲,各方要緩和並解決當前的貿易爭端,著眼於改革全球貿易規則和體系。“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更多的國際合作,而不是更少。”

文字記者:安蓓、許晟、劉紅霞、周琳、桑彤

新媒體編輯:王晶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