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個地方最需要防曬,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防曬霜、防曬服、遮陽傘、遮陽帽……夏天每次出門,你都記得這些防曬品吧。但是,有一個特別脆弱的部位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卻很少有人知道對它的傷害,那就是——眼睛。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已經廣為人知,而它對眼睛的傷害卻很少有人了解,因為這種傷害更隱蔽、更陰險。紫外線可以直接照進眼底,傷害視網膜,表面上卻看不出來。

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更隱蔽

三個常見眼病和紫外線有關

「平時走在太陽下,陽光中可能導致眼部疾病的光線主要是其中的紫外線和藍光。」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驗光配鏡中心驗光部主任劉文彥說,「紫外線對眼部損害分為急性與慢性傷害,絕大多數是日積月累老年發作的,最常見的主要是以下三個眼病。」

白內障

白內障指的是本來晶瑩剔透的晶狀體,因為各種原因慢慢變得混濁。老年性的白內障最常見,它與紫外線關係密切

日照強的地區,得白內障的人更多,年齡也更早。據統計,中國南方地區≥50 歲的人發生老年性白內障約概率約30%,非南方地區的概率約20%。

當然,紫外線不是唯一致病因素,即使不接觸紫外線,晶狀體也會出現混濁,隻不過可能癥狀輕一點、發生晚一點。

紫外線對眼部的損害絕大多數是日積月累所致

翼狀胬(nǔ)肉

是指眼睛上長了一塊像翅膀的肉狀物,當它長到黑眼珠中央,擋住光線,人就看不見了。紫外線越強,翼狀胬肉的發病率越高。據統計,在相似條件下,我國新疆、西藏等高原地區,翼狀胬肉發病率為12%和27.2%,而河北、山東的發病率約為7.1%和10.5%。

翼狀胬肉是因為角膜、結膜被長期照射的紫外線損傷,導致功能失常,結膜組織向角膜內生長,形成翼狀胬肉。一旦形成有可能一直長大,較大的翼狀胬肉做了手術後,視力也會很難恢復正常。

視網膜黃斑病變

視網膜也會吸收紫外線,尤其是黃斑區——接受光線的中心部位。研究表明,紫外線和可見光都可以促進老年性黃斑變性及其他黃斑病變的發生。

如果沒注意保護眼睛,上歲數後真的會「老眼昏花」,再也不能玩手機追電視劇了。

戴墨鏡,很重要,你知道嗎?

想要阻擋紫外線,只需戴墨鏡

如今市面上太陽眼鏡品質參差不齊,劣質太陽眼鏡也越來越多,市民如果不小心購買了劣質墨鏡,不僅不能抵擋紫外線,還可能給眼睛造成極大的傷害。

那如何挑選一副合格的太陽鏡呢?劉文彥給大家支招——

一、要看參數

戴墨鏡可以有效阻擋紫外線,但是不是所有墨鏡都有效。買墨鏡首先要認準正規商家,其次要留意 UV 參數。推薦使用UV400的墨鏡,它能100% 防護紫外線,防曬效果最好。

有些墨鏡看起來很時尚,但是既沒有防曬參數,又不是靠譜產品,這種千萬別買!

二、選對鏡片

除了看UV指數,也要看鏡片顏色。不同顏色的太陽鏡起到的作用不同,適用的場合也不同。

一般灰色失真度較低,綠色使視野更清晰,茶色能增加車外景物的對比度,漸變色會更時尚。

茶色太陽鏡是駕駛員的最佳伴侶。因為茶色鏡片能擋住平滑光亮表面的反射光線,使得眼鏡佩戴者可以看清物體細微部分。同時,茶色鏡片能夠濾除大量藍光,起到改善視覺和清晰度的效果,使駕駛員在空氣汙染嚴重或多霧情況下也能視線清楚。

水銀太陽鏡是戶外運動的首選。因為戶外視野開闊,光線充足,會讓人一時間接受不了,而水銀色鏡片表面採用的最高密度的鏡面鍍膜,這樣的鏡片可以更多地反射可見光,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畏光、眩光情況的發生。

墨綠色適合曬太陽時佩戴。因為一般曬太陽時都比較怕熱,而墨綠色鏡片能夠吸去熱氣,帶來清涼感覺。

偏光鏡能濾去刺眼的反射光。偏光鏡的鏡片是輕巧精密的合成樹脂製成,偏光鏡最大優點是:能濾去因水面潮濕或陽光照射下的馬路反光;以及濾去各種刺眼的反射亂光,如有害紫外光。

選對鏡片很重要

提醒:打了遮陽傘也要戴墨鏡

對這個提醒很有必要,有些妹子就以為「打了遮陽傘不用戴墨鏡了」,錯!因為遮陽傘只能遮某些方向的紫外線,地面方向反射過來的擋不住。

此外,特別要提醒近視族,普通眼鏡無法阻擋全部紫外線,如果你近視,可以配有度數的墨鏡,或者配變色眼鏡

還要提醒運動達人們,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最好避免在10點-16點進行戶外活動,其中中午12點的輻射是最強的,尤其要警惕。如果一定要在烈日下活動的話,還是戴上太陽鏡吧!

打了遮陽傘就不用戴墨鏡了?這是錯的!

重要的事說最後一次:一個人多配幾副墨鏡很有必要,可以根據不同的室外條件佩戴,目的是別讓紫外線傷到眼。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魏春福

圖/視覺中國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張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