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貼退坡 新能源車需要這樣的倒逼

“面對補貼退坡,企業必須確立創新意識,同時也可以積極尋求與國際頂尖企業合作,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正式公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政策。按照通知,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通知從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過渡期間補貼標準適當降低,過渡期結束後地方不再對新能源汽車(公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將購置補貼集中用於支持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環節。

補貼退坡,很多人認為,是擺在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因為,補貼少了,對原本效益還好的企業來說,還能勉強維持。對原本就效益不好,甚至虧損較大的企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難題不假,但是,這僅僅是從表面上看問題,按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補貼退坡不僅僅是難題,更是課題。要找到破解難題的方法,更要有衝出重圍的思路。

但對相當一部分中國汽車生產企業來說,他們並沒有形成這樣的理念,沒有真正的危機感。這一點,從面對補貼退坡表現出來的焦慮中就可見一斑。實際上,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前的課題有兩個:一是特斯拉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以此來拉近生產與銷售的距離,拉近企業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這也意味著,對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真正考驗來了。特斯拉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企業、更加激烈的競爭還在後面;二是如何改變過度依賴政策、依賴補貼的思維,正面面對補貼退坡,把重點轉向如何創新、如何提高技術水準、如何增強核心競爭力等方面,更為重要。沒有這方面的理念,是否補貼退坡,都沒有好結果。所以,能否轉變補貼思維,主動投向於競爭之列,是企業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

事實上,像這種依靠補貼維持生存的企業,是不可能有什麽競爭力的。補貼下一個台階,市場競爭力就會減一個檔次,生存壓力就會加大一倍。所以,補貼退坡,對有些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可能不是一般的考驗,而是生死考驗。

這也進一步告訴我們,對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補貼的退坡,實際是在倒逼企業爬坡,倒逼企業走創新之路、技術之路、競爭之路。由於在補貼的溫室裡待得太久,多數企業都沒有利用好這段時間進行有效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沒有在如何提高競爭力上下功夫,失去了趕超的機會。

我們注意到,一些具備創新能力的企業,早已經充分認識到新能源汽車的危機時代已經來臨,沒有補貼的日子也快到來了。近日,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參加博鼇亞洲論壇期間就公開表示,“補貼政策退坡,我認為是非常好的,我認為對小鵬汽車的發展是一個利好。”

如果是一家勇於創新、勇於開拓、勇於迎接挑戰的企業,面對補貼退坡,就應當有這樣的決心、這樣的想法、這樣的理念。所以,面對補貼退坡,企業必須確立創新意識,同時也可以積極尋求與國際頂尖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等合作,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按照通知要求,過渡期結束後地方不再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將購置補貼集中用於支持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環節。應當說,這樣的轉型是對的,也是符合新能源汽車行業現狀的。但是,退坡後保留的補貼和轉型到充電設施方面的補貼,如何使用、怎樣使用才能更有效果,也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要知道,新能源汽車補貼,問題不只是出在補貼本身,更在於補貼方式。如果從實施補貼政策起,就把重點放在鼓勵企業創新等方面,可能效果要好得多,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等也就可能會更多,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就會大大提升。所以,補貼也要精準,要對症下藥,而不是浪費政策資源。也只有這樣,企業才不會害怕補貼退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