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巴西電商業迎來經濟複蘇 中外企業紛紛加碼擴張

  巴西電商業迎來經濟複蘇 中外企業紛紛加碼擴張

  本報記者 和佳 周智宇 北京、深圳報導

  隨著消費大國巴西經濟開始複蘇,亞馬遜、MercadoLibre、美的、家樂福等企業紛紛加碼在巴西的網上零售業務,爭搶市場。

  愛爾蘭市場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預計,2022年前,巴西網上購物金額會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不過,受訪專家指出,基礎設施落後、物流成本高昂、稅制複雜、頻繁罷工等製約因素,對巴西消費潛力轉化為電商產業的繁榮形成阻礙。

  企業加碼巴西電商業務

  3月14日,美的集團巴西公司負責人érico Souza表示,將在巴西推出名為“美的商店”的電子商務平台,囊括一百多種家電產品。該平台投資約300萬巴西雷亞爾(大約人民幣584.06萬元)。

  3月12日,家樂福巴西公司管理層表示,2018年計劃開設20家批發商店、10家家樂福市場商店和20家家樂福便利店,預計到2022年在巴西會有120至140家新店。

  同時,家樂福巴西公司管理層還強調,巴西家樂福的重點是擴大其電商業務和數字化。家樂福巴西公司金融部門負責人Paula Cardoso指出,將在2018年底之前推出一項服務,使客戶可以在線購買並在所有巴西家樂福商店線下取貨。Cardoso稱,正在與95家供應商談判,使得這些供應商的商品能夠在家樂福線上銷售,產品類別超過120種。

  上述企業紛紛加碼擴張的背景是,巴西這個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在經歷了長達數年的經濟衰退後,正開始複蘇。3月1日,巴西官方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GDP增速為1%,恢復至2011年上半年的水準。2015年、2016年時巴西GDP增速分別為-3.8%和-3.5%。同時,數據顯示,2017年巴西家庭消費佔到了GDP的63.4%。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志偉對21世紀經濟報導分析稱,相較其他拉美國家,巴西消費市場的規模和增長具有顯著優勢。“與其他拉美國家相比,巴西電商發展起步較早,這得益於巴西‘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尤其是近幾年巴西實行了‘全民寬頻計劃’。同時,巴西加大了對電商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在金磚框架內電商也成為一個優先合作領域。”周志偉說。

  Export.gov數據顯示,2016年巴西約有4800萬消費者至少進行了一次在線購買,與2015年相比增長了22%。巴西電子商務監測機構Ebit Webshoppers數據則顯示,2017年巴西電子商務市場收入達477億巴西雷亞爾(大約人民幣928.65億元),較2016年增長7.5%。Ebit預計,2018年該數字將達533巴西雷亞爾(大約人民幣1041.57億元),較2017年增長12.16%。

  據悉,在主要從事原材料和工業品貿易的大宗B2B跨境電商領域,中巴企業正加快合作,一方面幫助巴西的礦產品、農產品等優勢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也為巴西引進中國的機械設備、機電產品、鋼材、紡織品等。

  物流、稅收瓶頸待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巴西2.09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使用互聯網,但由於安全、稅收和物流問題,網上零售業務在巴西零售市場的佔比仍然較低,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顯示這個比例大約為5%。

  巴西電商產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周志偉對記者分析稱,巴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準不高,五大地區各成體系,全國市場整合度較低,抬高了物流成本。並且受累於複雜的稅制,聯邦、州、市級重複征稅,物流成本顯著高於其他拉美國家。

  周志偉還指出,巴西物流行業工會頻繁罷工也帶來衝擊,近日郵政系統工人罷工,就使郵件派送受到嚴重影響。此外,儘管巴西互聯網技術比其他拉美國家先進,但與發達國家及中國相比仍屬落後,4G普及度不高。

  一位從事對拉美電商貿易的企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在同巴西大宗商品電商合作時需要注意幾點:首先是付款方式,如果不審核巴西進口企業的資信,或者在對方支付很少訂金的情況下就急於發貨,中方出口企業很可能蒙受較大經濟損失。其次是通關規定,巴西政府要求所有的進口商品都必須辦理進口許可證,所以出口商在向巴西發貨前,要及時向進口商提供有關證書和檔案,避免貨物到港後被扣或被海關罰款。此外,匯率變化也需密切關注。近年巴西本幣雷亞爾幣值波動較大,由於買賣雙方采取的是先發貨後付款的方式,且中巴間貨物運輸周期很長,很可能由此帶來匯兌損失。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