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吃肉少,更快老?長期不吃肉真的影響健康!

隨著心血管病、三高患者、肥胖人群的增加,

很多人就會有這個觀念:吃肉=不健康。

吃素對健康更好嗎?

吃肉就不健康嗎?

均衡飲食離不開肉類,

那怎麼吃、吃哪些肉才是健康的呢?

一起來看看吧!

1

吃肉少,更快老

對,你沒看錯:吃肉太少反而老得快。

因為葉酸和維生素 B12,都是 DNA 合成過程中重要的輔酶,缺乏時會造成細胞 DNA 合成障礙。

生素 B12 在植性食物中都是缺乏的,需要從動物性食物中獲得。

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的各項身體機能開始衰退、老化。現在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相比以前,更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導致營養缺乏病。

很多人都聽過這種說法:中老年人要少吃肉,肉吃太多會導致三高。

其實,這是錯誤的。中老年朋友如果不注意營養均衡,拒絕吃某些食物,反而容易加快身體器官功能衰退。

營養專家說,中老年人應該吃肉,只是吃法要注意。

長期不吃肉的危害

1免疫力降低

雖說肉類和植物類食物均富含蛋白質,但肉中蛋白質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免疫力降低、記憶力衰退等。

2內分泌失調

脂肪是人體激素分泌的原料。長期不吃肉,飯菜油水太少,可能導致脂肪攝入不足,進而影響激素分泌,造成女性的月經不調、不孕等問題,還會加速人的衰老。

3缺鐵性貧血

肉中所含的鐵是血紅素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人體鐵的重要來源。蔬菜中的鐵吸收量只有1%,而肉類中的鐵可達到10%~25%。不吃肉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

4皮膚變粗糙

肉類食物還是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A、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膳食來源。

長期不吃肉,這些維生素也面臨攝入不足的風險,可能導致皮膚乾燥粗糙、患上骨質疏鬆、免疫力下降等問題。5結石

不吃肉的人,膳食一般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而其通常含草酸,易與體內的鈣結合,形成結石。

6個時期最該吃肉

1缺鐵性貧血期缺鐵性貧血雖和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但一般情況下是由飲食不合理導致的。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增加瘦牛肉、瘦豬肉、瘦羊肉的攝入。
2生長髮育期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營養素的需求量高於成年人,膳食中不能少了肉類,以保證蛋白質供應。

為延緩肌肉衰減,老年人也要保證肉類的充足攝入,推薦吃瘦肉、海魚。實在不喜歡吃肉的話,要喝奶、吃雞蛋。
3孕期此時的女性營養狀況不僅關乎自身健康,還影響胎兒的發育。從孕中期開始,胎兒生長髮育加速,營養需求增大,建議孕婦在這個階段每天增加50克動物性食物,比如魚肉、禽肉、蛋類、瘦肉等。

到了孕晚期,每天應增加125克。如孕婦肥胖,患高血壓、糖尿病,則應在醫師指導下飲食,不要盲目進補。4哺乳期

媽媽營養好,乳汁才會好。動物性食物可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建議此時每天增加80克的動物性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媽媽飲食過於油膩,乳汁脂肪含量就會升高,寶寶比較容易長胖。

5減肥期很多人認為減肥時不能吃肉,這是錯誤的。由於不吃肉,一些女孩雖然暫時瘦下來,卻會造成皮膚黯淡松馳,得不償失。

建議減肥者不必減少動物性食物,白天適量吃些瘦牛肉、去皮雞肉等脂肪含量較少的肉類,晚上少吃。

6健身期

肌肉纖維主要由蛋白質構成,長時間運動會使肌肉處於分解狀態,如不及時攝入充足優質蛋白為肌肉修復提供原料,就練不出好身材。有些人在健身時大量吃肉和蛋白粉的做法也不可取,會給身體帶來沉重代謝負擔。

3

紅肉、白肉怎麼吃?

吃肉有講究,記住一句口訣:「吃畜不如吃禽,吃禽不如吃魚」。這與人們常掛在嘴邊的「白肉」、「紅肉」有關。

4

究竟怎樣吃肉最科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