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夜41份公告 京藍科技大玩“複牌拖延戰”

  一夜41份公告!京藍科技大玩“複牌拖延戰”,究竟在怕什麽?

  來源:市值相對論

  原創: 鄭娜

自今年3月份起,已停牌約6個月的京藍科技,9月24日晚連發41份公告,但沒有一份是複牌公告。事實上,這波公告宣告,京藍科技將繼續收購計劃,將其停牌期限再度拉長。不過,讓京藍科技執著的中科鼎實,業績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上市公司遲遲不肯複牌的背後或許不是其所稱的完成收購那麽冠冕堂皇。

  9月24日晚間,京藍科技一口氣發布了41份公告,其中一份包含資本運作進度的公告,為關於對中科鼎實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鼎實”)收購計劃。

  京藍科技在公告中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作價8.76億元收購中科鼎實56.7152%的股權。

  事實上,自今年3月份下旬,京藍科技便開始籌劃對中科鼎實的收購計劃,並於3月26日起開始停牌。6月上旬,京藍科技以約3.03億元現金,收購了中科鼎實51名股東合計持有的21%股份。

  而9月24日晚間公告的內容是,京藍科技將以發行股份的方式繼續收購中科鼎實部分股權,屆時後者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根據上交所2016年“重大事項停複牌指引”,上市公司除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發行股份需要監管部門審批,其原則上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月。而此次停牌,恰好卡在6個月不足一天,發行股份的重組方式則恰好滿足“需要監管部門審批”的要求,似是有意為之。

  連發41份公告,還大玩“複牌拖延戰”,京藍科技大股東究竟在怕什麽?

  標的難言優質

  以“現金+發行股份”完成收購對上市公司來說是再為常見不過的方式。不過,京藍科技這種先以現金完成部分收購,再以發行股份完成收購的“兩步走”方式則不多見。

  京藍科技此前解釋稱,現金收購和發行股份收購之間並不存在互為條件的關係,後續上市公司收購中科鼎實73.89%股權是否實施,不影響上市公司現金收購中科鼎實21%股權的收購協定的生效。

  京藍科技這麽做是為了“保險”,即便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未獲得證監會核準,上市公司也會計劃在條件具備、資金允許的基礎上,和交易對方協商一致,通過現金收購的方式繼續收購中科鼎實至少30%股權,從而實現對中科鼎實的相對控股。

  由此可見,京藍科技對中科鼎實可謂十分執著。

  事實上,中科鼎實曾在2017年擬衝擊創業板,是年年底遭遇終止審查。根據其彼時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作為一家環保類公司,中科鼎實其實存在不少問題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一季度,中科鼎實已完工未結算資產及應收账款账面價值較大,在當期總資產中佔比分別達到77.02%、68.69%、70.46%、65.01%。這意味著,一旦業主或者發包方的結算周期、付款條件及付款周期惡化,中科鼎實的現金流將受到不小的衝擊。

  同時,報告期內,中科鼎實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在其同期營收中佔比分別高達99.41%、97.13%、88.22%、97.53%,對大客戶的依存度之高可見一斑。

  不過,中科鼎實的業績整體呈現上揚的趨勢。2014年至2017年,中科鼎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2 億元、2.20億元、2.67億元、3.3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98.7萬元、3984.98萬元、2932.15萬元、4808.44萬元。

  基於此,中科鼎實給出了頗為亮眼的業績承諾。

  中科鼎實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合並財務報表中扣非淨利潤三年累計實現不低於4億元,且盈利承諾期內每年實現扣非淨利潤均不低於9000萬元。同時,補償義務人承諾標的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三年累計實現不低於1.5億元,且每年均為正數。

  據京藍科技披露的數據顯示,中科鼎實將在2018年實現淨利潤9997.33萬元,同比增長107.91%,對業績提升要求較快。

  京藍科技表示,對中科鼎實2018年預測業績的主要依據為其在手訂單規模、歷史毛利率水準等,可實現性較高。截至2018年4月30日,中科鼎實已簽訂正在執行的合約預計在2018年實現收入4.75億元。

  不過,中科鼎實認為具有“一定可延續性”的毛利率,事實上在過去幾年間整體呈現出下滑的趨勢。

  據中科鼎實招股書顯示,2014年至2017年一季度,其毛利率為38.53%、35.48%、27.18%、27.2%,呈現下降趨勢,並逐漸落後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

  事實上,近來伴隨著金融去杠杆、債務清算周期、房地產行業入冬而雷聲不斷。即便是行業龍頭碧水源,股價也在過去的半年內幾近腰斬。

  這樣的走勢,讓人為中科鼎實能否完成業績承諾捏了一把汗。

  意在規避大股東平倉風險?

  不過,對於京藍科技來說,中科鼎實的業績承諾是以後的事情,借此停牌可能才是其持續推行此次重組計劃的關鍵因素。

  京藍科技2018年半年報顯示,其第一大股東北京楊樹藍天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有的170,763,781股股份中,有1701,735,328股處於質押狀態;第二大股東北京楊樹嘉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共持有上市公司的94,316,806,股股份已全部進行了質押。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楊樹嘉業投資中心的質押預警線約為10.14元,平倉線在8.74元左右;而楊樹藍天投資中心幾筆質押的預警線也在9元-10元之間。

  進入2018年以來,京藍科技在1月-2月間經歷了一波上漲之後,便走入了下行通道。

  在京藍科技以收購中科鼎實股權為由進行停牌之前,其股價已從約11.5元/股的高位,下滑約15%,觸及9.7元的谷底。其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10.02元/股,已觸及第一二大股東部分質押股票的預警線。

  考慮到大盤及環保股近半年來的走勢,京藍科技若此時複牌,難免出現補跌的情況,彼時,兩大股東的質押股票也將面臨強平的局面。

  由此來看,持續推進的收購計劃,或是京藍科技的大股東為避免質押股票被強平的緩兵之計。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京藍科技之前主業多次變更,幾經倒手,從最初的網絡與電子信息技術開發應用,到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再到礦業等,直至2015年郭紹增接手,並先後收購了沐禾節水、北方園林等環保類資產,京藍科技也再度轉型至環保領域。

  據京藍科技2015年12月的公告披露,郭紹增控制的融通資本以300萬元的價格受讓拜沃特持有的楊樹成長20%股權、朱錦及科瑞特投資全權委託融通資本所指定的人選代表其等行使作為楊樹成長的股東權利後,融通資本和科瑞特投資合計持有楊樹成長50%的股權,間接持有京藍控股*ST京藍的 18.65%股權,進而郭紹增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權。其中,朱錦與郭紹增為夫妻關係。

  此後,經過一系變動,楊樹藍天投資、楊樹嘉業投資分別成為京藍科技第一二大股東;而郭紹增則同時把持著兩家公司。

  公開資訊顯示,1963年出生的郭紹增歷任華夏控股董事兼副總裁、華夏幸福董事,現任華夏控股及華夏幸福董事,華夏幸福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融通資本(固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同時,據楊樹資本官網介紹,郭紹增擁有豐富的金融和企業管理經驗,曾在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多年,他負責華夏幸福基業集團投融資管理與決策,推動和運作了華夏幸福的借殼上市和戰略發展。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