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季易發腸胃病,如何預防胃病頻發

春夏季是胃病的多發季節,春季氣溫變化不定,時常出現胃脘不適、脹悶或隱痛、泛酸、噯氣、食欲不振或進食後不易消化等癥狀,甚至有時還會出現腹脹和腹瀉。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中醫認為,春夏季與五臟中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影響脾胃,導致食物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而且吃了一些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就會使原本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因此造成胃病多發。

具體來說除了飲食方面還有這幾個原因:

1.春天肝氣主令,肝氣易犯脾胃;

2.春夏季氣溫變化較大,人體易受風寒。如果受寒或飲冷過度,使脾胃陽氣受傷,就可出現胃腸的病變。而春季出現的陰雨寒冷氣象,對脾胃的影響更為明顯;

3.早春節日較多,如果飲食上暴飲暴食,就更易發生胃腸疾病。

春季如何養胃?

之前老郭也說過,胃病患者很多都與情緒有關,而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鬱症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

當人出現了抑鬱、焦慮等情緒,會導致腦部某些神經遞質的分泌受到抑製,影響胃腸蠕動、分泌功能,出現各種消化道癥狀。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重「調節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要養脾胃,先養心情。

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谷,所以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穀。「五穀」為穀物豆類等糧食作物的總稱。

《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養脾胃不僅要多吃五穀糙米,還要注意飲食有節和多樣化。

穀物中只有少數性味偏涼(如蕎麥、苡米)或偏溫(如糯米),大多數性味甘平,具有益胃健脾、扶助正氣之功效,常食對健康非常有益。

從經絡來看,胃經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管脾胃的內庭穴也在腳趾的部位。故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促進經氣運行,反作用於人體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強。一般來說脾胃功能強的人,胃腸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妨鍛煉腳趾,比如腳趾抓地、腳趾取物、扳腳趾、按摩腳趾等。

一些適當的運動能夠增強身體體質,建議選擇一些和緩、低強度、少量、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後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比如太極、八段錦、像慢跑、廣播體操、踢毽、打撞球。

千萬不要過度的運動和劇烈運動,這些運動方式會耗氣傷津,反而會加重氣短乏力的癥狀,降低我們的機體免疫功能。

腸胃是管人體的消化,因此要注意的就是嚴把「入口」關。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切勿暴飲暴食、過冷過燙的食物,還有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最好也要戒煙戒酒,這些不良的嗜好對胃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少量的辣椒對人體還是有點益處的,但是不要過量使用,否則會損壞胃,而且辣椒會刺激腸蠕動,引起腹瀉。

微信jkzx80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