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睡眠養生 因人而異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睡眠對人體對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睡眠的時間因年齡、體質、環境等因素影響,不是一成不變的。

從年齡的角度看,嬰幼兒所需睡眠時間最多。新生兒每天約睡20小時;1歲小兒睡13~14小時;2~3歲睡12小時;4~5歲睡11小時;7~13歲睡9~10小時;青壯年睡8小時左右,老年人睡眠效率低,睡眠時間需增加到9~10小時。不同年齡的人,睡眠時間是不同的。

體質類型不同,睡眠的時間也會有較大的差別,一般來說,胖人痰濕重,陽氣運行不暢,常常多寐,睡得香熟,較少發生失眠。瘦人氣血不足,心神供養缺乏,往往少寐,不貪睡,並容易發生失眠。性情怠惰、陽氣不足的人常常喜寐;性格剛強、陰虛火旺的人往往少寐。

不同環境、季節的變化也影響著睡眠的調整。中醫養生理論認為,春夏宜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5~7小時),秋季宜早睡早起(每天睡7~8小時),冬季宜早睡晚起(每天需睡8~9小時)。陽光充足的日子一般人睡眠時間短,氣候惡劣的氣象裡一般人的睡眠時間長。隨地區海拔增高,一般人的睡眠時間稍稍減少。隨緯度增加,一般人的睡眠時間稍延長。

睡眠的時間個體差異性較大,大多數成年人每天睡7~9個小時,但有的人隻睡3~4個小時,而有的人把一天中一半的時間都來睡覺。大部分人是天亮即起,白天工作,日落而息,上床睡覺早,這種人被稱作“百靈鳥型”;而也有部分人白天精神不佳,晚上頭腦清醒,工作效率高,這種人被稱作是“貓頭鷹型”;少數人睡覺如“貓打盹”,其身體也無疾病。睡眠時間的長短跟人的聰明才智沒有必然的聯繫。據報導,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是睡眠時間較多的,而著名的軍事家拿破侖、發明家愛迪生是睡眠時間較少的,但睡眠時間都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就。因此,睡眠時間的長短是沒有標準的,只要是醒後能感覺疲勞消失了,精神恢復了,就是正常的睡眠時間。

由此可見,每個人對睡眠的需要是不同的,睡眠的深淺也不一致。好睡的人不必為此而自卑,少睡的人也沒有理由感到擔心。實際每天應該睡多少時間必需因人而定。重要的是,要準確掌握自己需要多少時間,睡眠早晚要盡量保持一定,就是說要形成自己的睡眠規律,不要輕易打破,並按照這個規律保持下去,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睡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