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去夏又來,身體要祛濕!這3大點可以幫你解決!速存!

濕氣,是中醫所說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之一。如果體內濕氣重,就會導致水濕內阻,常常引起全身的不適,其原因是濕氣會侵入五臟六腑:濕在脾,則脾虛,濕在胃,則胃弱,濕在腎,則腎虛,濕在肺,則肺弱,臟六腑不調和,濕氣根本不可能完全祛除。濕氣會在外導致很多表症,如皮膚油膩,口乾口苦,嗓子乾癢,長痘,濕疹,腰酸背痛等等。那麼,人為什麼有濕氣?濕氣怎麼治?

人以內的濕,大都由以下兩個方面造成的:第一是經絡不通。第二是身體內陽氣不足。經絡不通,大都是因為過食垃圾食物;陽氣不足,是過食冷飲啤酒。同時,猛吹冷氣機均是造成經絡不通以及陽氣不足的重要原因。

1.飲食祛濕

祛除體內濕氣,薏米紅豆粥是佳品,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薏米,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作用,紅色入心,它還有補心功用。

在熬薏米紅豆粥時,不要加大米進去。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除掉。

此外,在潮濕的氣象出行或者淋雨之後,適合喝上一碗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苦溫的中藥甘薑,也如同慢火,緩緩將體內水氣逼散出來。

2.運動祛濕

越是不愛運動的人,體內濕氣越多,濕氣長期不除,則易進攻脾臟,誘發濕熱病症。多參加體育鍛煉有利於加速血液循環,增強水分代謝,加速身體濕氣排出體外,因此平時多參加一些可以流汗的活動,如跑步、打球、瑜伽等,可以「逼出」體內濕氣,同時配合清濕堂二?十?八?珍?膏?來滋養脾胃,解表化濕,其中有薏仁、赤小豆、茯苓等成分,祛濕有效率在九成以上,在網上就能找到,已被評為非遺。

3.避開濕氣

如果經常待在潮濕環境中,濕氣是很容易入侵人體的。因此在潮濕氣象裡,我們應盡量避開環境中的濕氣,如:不要直接睡在濕氣重的地板上;下雨氣象最好減少外出頻率;如果衣服鞋襪沒有乾最好不要穿上身;洗完澡後要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濕氣重的話可藉助風扇、冷氣機等電子設備排出濕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