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中醫?傳承中醫要做到哪些?

在近代歷史的變革,中醫歷經了許多磨難,幾乎要被廢止,而在2017年國家施行的中醫藥法,才讓中醫重新煥發生機,中醫作為傳統中醫,漸漸被現代醫學所替代,中醫漸漸被流逝掉,中醫人才稀缺。有些人想對中醫有所了解,但是一接觸到就感覺中醫難學,那麼想真正學習中醫,成為中醫優秀人才需要哪些步驟和條件呢?

什麼樣的人適合學習中醫?

學習中醫要堅持科學的態度、實踐的觀念。一要從整體觀念出發,增強學習中醫的系統性、全面性,既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要堅持人體是相互關聯的整體。二要堅持「治未病」,熟練掌握豐富的中醫預防知識,為群眾健康服務。三要切實做好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醫療保健服務,發揮中醫藥養生優勢。四是堅持實踐,在學習、實踐中提高、鍛煉自己。與此同時,還必須認真學習現代醫學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

怎麼學習中醫?

這是學習的第一步,所學的知識,自然就是中醫相關的一些基本內容,也僅限於這些基本的內容上。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也只有這個階段打好基礎,才能更上一層樓。

這個階段學習的,可能就是陰陽五行、臟腑學說、經絡學說、以及藥性賦和湯頭歌訣這幾部分內容。這些知識,很多都是需要花力氣背誦記憶的,所以,這個階段是最枯燥、最讓人絕望的時刻,能熬過這個階段,後面的相對會更吸引人投入了。

誇張地說,中醫學習,其實就是一個「回顧過去」的過程。因為所有這些理論基礎,都是抽象的,你能說出陰陽是什麼樣子的嗎?多少克?顯然,這只是前人留下來的學說,既成系統而已。

從基礎的學習,到迷惑的去除,此時,我們已經接觸到更多中醫的理論,也多多少少讀了一些經典。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等,這些都是每一個學習中醫的人繞不開的經典。

根據學到的經典知識,結合以前掌握的基礎,以及各種途徑產生而又再釋疑的迷惑,也就是一個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過程。此時,學習到的知識點已經較多,關鍵是要學會融匯貫通。也就是「悟性」的具體體現。

有的人學一輩子中醫,也就停留在這個階段:能辯證實治,有時能收效,有時無效,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奏效,為什麼會無效,這就是悟性未到的緣故了。如果此時能將所接觸到的知識自行貫通,那麼,很多以前無法闡釋的問題,也就豁然開朗了。

為了不讓我們的傳統文化遺落到民間,為了讓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技術被傳承下去,河南都市頻道和河南國醫醫學研究院聯合推出的我是中醫傳承人正在民間尋找中醫人,推動中醫的發展和傳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