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五周年:制度勤給養 科研廣結果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的科研產品及產業應用。 樊中華 攝

中新網上海5月21日電 (樊中華 王子濤 高志苗)複旦大學教授葉德建記得很清楚,十餘年前,他與研發團隊首創了攝影頭內嵌電腦螢幕技術,卻因為高校成果與市場距離太遠而被束之高閣,與之後世界範圍內類似技術的大規模產業化失之交臂。但如今,作為複旦大學離崗創業的教授代表,他的上海青鶴科技有限股份公司掛牌新三板,發展迅猛。

類似經歷的還有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的研究員吳相偉,對他來說,離崗創業可能在幾年前還是壓根未曾想過的事情,而今他已與五位同事一起,攜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安全性鈉鎳電池儲能技術加入了上海奧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種業內領先的綠色電池預計今年九月份進入大規模產業化,將有望應用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

在上海,科研人員加入“雙創”大軍的現象,已經從五年前的“鮮聞少知”成為如今的蓬勃常態,科技成果的轉化不斷推進,一些本是養在“深閨”的高科技由此成為施惠於社會的先進產品。

在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所長宋力昕看來,這要得益於上海在科創中心建設五年來對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政策的積極響應與探索,鼓勵並敦促科研機構解放思想,創新模式,大膽探索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

“我們內部迅速制定實施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將個人在技術轉讓和許可中所獲收益的提獎比例提升至52.5%,提高個人獎勵股份比例至55%,極大地激活了所裡的科研氛圍。科技成果轉化量較前幾年增長了12倍,有效專利數從13項提高到了131項。有16位研究人員和所裡簽訂了離崗創業協議,去年,一個研究團隊獲得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成果轉移轉化獎勵。”宋力昕表示。

建設科創中心五年來,作為國家全面推進創新改革和科技體制地方自主改革的試驗田,上海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原則,增強科研部門經費使用的自主權,加快向高校、科研院所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激發了各個科研主體對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模式的探索。

思必馳是智能語音互動領域的獨角獸,也是上海交通大學與本校“雙創”教授俞凱在知識產權轉化合作上的一次創新探索。上海交通大學產研院院長劉燕剛介紹,學校與思必馳在知識產權轉化上使用了“共有產權+期權回報”模式,雙方共有知識產權,授權企業獨佔實施,向學校支付使用費,若企業擬在境內外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學校可享有現金收益權或股份收益權。

“這種知識產權上的‘鬆綁’讓思必馳幾年來飛速發展”,劉燕剛告訴中新網記者,“這只是我們的‘交大模式’之一,根據不同的創業主體和產業化需求,我們探索形成了適用於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轉讓、許可、專利直通車、完成人實施、作價投資五種創新模式,最終形成了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轉化藍皮書(征求意見稿),希望‘交大模式’能推廣成為上海高校內設技術轉移服務機構,提供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性參考。”

五年來,國家制度支撐,上海政策給養,科研主體創新探索,知識產權轉化之路越走越寬。上海高校院所共計形成了累積49.7億元的共計11895項成果轉化合約,日趨強勁的轉化率和可觀的收益極大地激活了科研人員的熱情,創新性科研成果頻出,創新主體高度活躍,一個創新-應用-回饋的良性循環已初步形成。

據資料顯示,蛟龍、墨子、北斗、大飛機等國家六項重大科技成果均有上海的重要貢獻。2014年至2018年,中國每年的十大科學進展,上海均有成果入選,五年50項重大進展,上海牽頭或參與11項。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個工作日新注冊企業達1332家,活躍度達到80%以上。綜合科技進步水準指數始終處在全國前兩位,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穩步提高。(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