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痛、腹瀉,拉肚子不是小事……炎症性腸病怎麼吃?

你會不會動不動就肚子痛?

時常腹瀉拉肚子?

很多人覺得不過就是「鬧肚子」,

其實,

拉肚子真不是件小事,

你可能得了炎症性腸胃病!

普症性腸病(IBD)包括兩個獨立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羅恩病(Crohn Disease,CD)。

IBD是一種慢性且終身複發性疾病,北美、北歐高發,近年來我國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在我國,近10年間,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患病人數越來越多,尤其是克羅恩病。這或許和國人飲食西方化有關。

炎症性腸病起因於胃腸道黏膜無緣無故地發生炎症,一般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關。潰瘍性結腸炎可能隻位於大腸(結腸),但克羅恩病可出現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從口腔到肛門。

目前還不清楚炎症性腸病的具體病因,也沒有根治的方法,所以對患者而言,在醫生指導下採取相應的措施預防複發很重要。除了要堅持正規的藥物治療,由於飲食和炎症性腸病有著重要關聯,炎症性腸病患者還應該學學怎麼「吃」。

炎症性腸病的飲食建議

那麼,炎症性腸病患者究竟該怎麼吃呢?提醒患者注意,炎症性腸病的飲食應該是個體化的,因人而異,因病變而異,並不是哪一種食物能吃,能夠防止複發,而是怎樣選擇、烹飪,怎樣吃的問題。

對此有以下一些飲食、生活建議可供參考。

  • 總體要平衡膳食,選擇高熱量、充足蛋白質、充足維生素、低脂、少渣或無渣、少刺激性的食物。
  • 烹飪時盡量使用橄欖油或菜籽油,多吃魚。這些油和魚中的ω-3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抑製炎症的作用。除了橄欖油以外的大多數沙拉油主要含有ω-6不飽和脂肪酸,具有促進炎症的作用。因此要避免大豆油、紅花油、玉米油、葵花油和花生油

  • 避免吃可能引起腸道梗阻的粗糙食物,如玉米、生的蔬菜水果、堅果等,以免造成機械性梗阻。
  • 少食多餐,不要一下子吃的太飽,不要讓腸道一下子消化大量的食物,同時還需要額外的熱量和蛋白質用於組織損傷的修復。通過少食多餐,既可以攝取所需要的營養,又可以避免腸道的擴張,引起腹脹、腹痛,也不會改變腸道習慣。
  • 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因為脂肪和糖不能一起被消化,吃多了會刺激腸道,出現腹脹、腹痛等癥狀,魚油例外
  • 保持水分攝入充足,需要通過飲水來幫助纖維通過腸道。

  • 學會用高壓鍋,經過高壓鍋煮,肉類和蔬菜能夠被煮透、煮爛,使腸道更容易接受。
  • 在疾病的不同時期要做一些飲食調整,比如在活動期應避免膳食纖維攝入,但在緩解期應逐漸增加纖維的攝入,如開始時,吃1/4杯燕麥粥,獲取水溶性纖維,隔天一次,一周後可吃上周雙倍的量。
  • 必須要戒煙,發作時停止飲酒。

關於炎症性腸病的

幾個誤區

誤區一:

炎症性腸病是吃出來的病?

有些患者因為一次「吃壞了」腹瀉而就醫,發現了炎症性腸病,因此就認為這是一種「吃」出來的疾病。當然不是!

炎症性腸病的病因仍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環境因素等有關。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是飲食導致炎症性腸病的。

但是,一旦得了炎症性腸病,就需要特別注意飲食了。因為飲食與炎症性腸病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癥狀有一定關係。

很多炎症性腸病患者會發現,在吃了某些食物後就發生了腹痛、腹瀉,在疾病活動期更加明顯。而注意飲食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癥狀,改善營養,而且還能促進恢復。這主要與炎症性腸病患者對某些食物不耐受有關。

誤區二: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

食物不耐受與人們熟悉的食物過敏是兩個概念:

食物過敏意味著攝入這類食物,哪怕攝入量非常少,都可能引起不良反應,比如全身水腫、皮疹、喘息等。

食物不耐受表現為能夠耐受少量這類食物,但如果大量攝入就會引起不適。如有些人對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但能夠耐受少量牛奶。

IBD患者常見的有穀物、乳糖和酵母產品不耐受,但這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建議患者可以記飲食日記,按時間段把每天飲食的種類、份量以及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的情況都相應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了解究竟是對哪種食物不耐受

對不耐受的食物可以在飲食中「排除」,選擇替代品。比如乳糖不耐受,可以選擇含鈣豐富的替代品如豆乳、不含乳糖的牛奶等,儘可能保證營養供給。

誤區三:

嚴格限制飲食

有些炎症性腸病患者害怕複發,嚴格限制自己的飲食,反而發生了營養不良。所以患者應該認識到雖然不控制飲食會使病情發作,但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

實際上,炎症性腸病患者常伴隨低蛋白血症、體重下降、貧血、電解質紊亂、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等問題。

除了飲食因素,其原因與病情本身相關,比如與腸道病變導致營養物質吸收障礙有關;由於手術切除了部分腸段,或造瘺,進食數量和速度受到限制;疾病活動期為了修復組織消耗能量增加;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等。

所以建議患者一定要遵醫囑積極治療,並且合理控制而不是過度限制飲食。在已經無法靠吃東西保證營養,或體重下降太多的情況下,還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腸內營養或全腸外營養補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