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殺人鯨再狙擊澳優:力證澳優財務造假;澄清公告可信度極低

繼8月15日對澳優發布做空報告,隨後澳優發布了一份回應後,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今日再度對澳優發布第二篇做空報告。

Blue Orca稱,在新的做空報告中將不僅展示新證據,用澳優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的數據證明澳優財務數據造假,同時也將展現澳優的澄清公告中的問題。

具體內容如下:

2019年8月15日,我們發布了對澳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HK: 1717)的投資建議 (「報告」)。調查顯示,澳優誇大營業收入,誤導中國消費者,隱藏成本,並且通過未披露關聯方交易讓高管們得以隱秘地謀取私利。

不足24小時,澳優發布了一份倉促、不完整且敷衍的6頁回應 (「澄清公告」)。這份澄清公告並沒有實質性地回應我們的報告。 回應如此倉促,我們懷疑管理層是否還沒來得及仔細閱讀我們的報告,就編造了一攬子否認和不溫不火的承認。在這份反駁報告中,我們將展示新證據,用澳優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的數據證明澳優財務數據造假,同時也將展現澳優的澄清公告中的問題。

1) 澳優承認羊奶粉的乳糖來自牛奶

澳優在澄清公告中承認,佳貝標記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的乳糖實際上來自牛奶。

在澄清公告中,澳優表明中國法律「無規定奶粉產品須指明乳糖之動物性來源」。我們反對這個說法。我們對相關的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管理辦法的解讀是,第三十一條規定明確要求佳貝標記披露其羊奶粉含有牛乳糖。

但是無論中國法律作何規定,佳貝標記告訴中國父母,其產品的乳糖來自羊奶,而不是牛奶。這非常重要, 因為奶的來源是澳優虛假宣傳其旗艦產品健康作用的關鍵。

佳貝標記中文網站在宣傳文章中聲稱,對乳糖不耐受或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來說,其配方羊奶粉是牛奶粉的健康替代品, 然而這樣的宣傳顯然是誤導,因為在佳貝標記美國和歐洲的網站上,澳優清楚地警告父母,乳糖不耐受或者對牛奶過敏的嬰兒不應該使用佳貝標記羊奶配方奶粉。

2) 澳優最大的客戶是誰?

澳優在報告發出的第二天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錯漏百出,包括澳優對一個簡單問題的奇怪回答。

企業所有者不知道其最大客戶是誰?(我們的報告甚至都沒有審查公司最大的分銷商,因為澳優從來沒有披露。)

這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澳優董事長並不知道澳優最大的分銷商的身份(我們認為非常不可能),或他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不希望任何人審查澳優和這家分銷商的關係。澳優極少披露其最大客戶的身份,限制了我們的調查。

我們推斷,澳優拒絕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答案會對澳優極其不利。

3)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披露與披露的收入和生產增速不符

從2016年開始,澳優開始披露年度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其中披露了澳優每年資源使用量和包裝材料使用量。 我們本應看到包裝材料使用量與公司披露的生產量和收入增長成正比,或者至少往同一方向移動。 然而,澳優的包裝材料使用量在2017年下降了41%,而同期澳優披露嬰幼兒奶粉產品生產值增長了37%。

錫金屬使用量大幅下降,這和澳優披露的收入和生產的增長相悖。絕大多數澳優的產品,包括佳貝標記,都是用錫罐包裝出售的。

澳優披露的包裝材料使用量和海關數據及進口記錄相符。我們認為,這表明澳優生產和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罐數遠低於其向投資者披露水準。通過比較公司披露的收入增長和ESG報告中披露的資源使用量,我們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我們認為包裝材料和資源使用量的數據是比較可靠的。然而,這些數據直接和澳優披露的高速的收入和生產增長相悖,這進一步支持了我們的投資觀點,即澳優假報了財務數據。

4) 海關數據顯示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區的銷售額虛報52%。

在報告中,根據澳優的進口代理商披露的進口額,我們算出澳優虛報了52%的中國區配方奶粉銷售額。但澳優在澄清公告中對此憑空否認,沒有提供任何材料證明。

我們通過社科院報告揭露,2017年上半年,澳優隻進口了 954 噸佳貝標記牌羊奶粉,比一年前所稱進口量少 56%,而且如果年化這個數據,這比澳優披露 2017 年全年進口佳貝標記(數量)少了 60%。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澳優基本承認社科院報告是準確的。 然而,澳優試圖通過聲稱該年下半年進口了 3.3 倍的佳貝標記產品(4,452 噸)來解釋社科院報告數據 (2017 年上半年)和公司披露數據的差異。稱2017 年下半年大幅度提高進口量是因為佳貝標記產品有「缺貨」的狀況。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和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相違背。如果澳優的解釋是真的,其真的經歷了佳貝標記產品短缺並且需要在 2017年下半年進口3.3倍的佳貝標記產品,那麽我們應該看到公司的存貨水準在年中有顯著的下降。然而,存貨水準卻截然相反。

5) 雲養邦:虛假交易和秘密輸送利益的子公司

澳優聲稱其持有雲養邦香港60%的股份。在2019年7月8日,澳優聲稱以人民幣2.36 億(主要通過增發股票)從3位澳優高管處收購雲養邦香港剩餘 40%股份。然而,香港公司注冊處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5月23 日和2019年5月23日,雲養邦香港由公司首席財務官王煒華100%持有。

這個記錄說明,澳優在對雲養邦香港的所有權上撒謊,2019 年7月收購少數股東權益是一場虛假交易。

在澄清公告中,澳優聲稱首席財務官通過信託為澳優和3位高管代持股份,他們可以將這些股份以人民幣 2.36 億的對價賣給澳優。

這非常荒謬。首先,澳優的解釋與文件證據不符。香港公司注冊處數據庫顯示的最新的股權關係為2019 年5 月23日,首席財務官仍然持有雲養邦香港 100%股份。

澳優沒有解釋為什麽需要信託安排,無法提供解釋為什麽其高管不能直接持有雲養邦香港的股份。並且這個信託安排和澳優之前的披露、以及香港公司注冊處數據庫現有的文件證據相悖。我們仍然相信這起收購是一起虛假交易,澳優向三位高管支付了人民幣 2.36 億購買他們甚至並不持有的股份。

6) 低報人工費用

在我們報告中,我們展示了澳優子公司 Ausnutria, B.V. 和其子公司的荷蘭監管文件。這些公司佔了澳優全職 員工的40%,但根據荷蘭監管文件, Ausnutria, B.V. 和其子公司披露的工資、薪金和退休金佔了全公司 2017年披露的合並人工費用的94%。除非澳優剩餘 60%的員工無償工作,否則澳優就在香港報表中低報了人工費用。我們認為顯然是後者。

澳優對這一點的澄清公告非常模糊和閃躲。澳優斷言這差異主要來自荷蘭GAAP和IFRS的差別,但沒有提供任何會計規則來解釋為什麽工資或薪金這麽一項簡單的會計項目會在不同會計準則裡有差異。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荷蘭GAAP和 IFRS之間的會計差異可以用來解釋這些費用的差異。相反,荷蘭監管文件表明了澳優很可能低報了人工費用,而澳優的實際盈利水準遠低於其披露水準。

7) 企業醜聞以及眾多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

在我們報告中展現的案例中,澳優明顯在銷售產品給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而這些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被現任澳優高管控股或部分持股。其中一家分銷商甚至由澳優中國前財務總監部分持股,這位前財務總監是之前幾乎將澳優擊垮的財務欺詐案的核心人員。

在澄清公告中,澳優從來沒有否認其通過這些分銷商銷售產品。相反,澳優試圖用規則細節來解釋,聲稱這些分銷商並不是上市規則中的「關連人士」或者這些交易金額不重大。

目前看來,這些由管理層持股的分銷商實際上近似公司子公司,用來為這些高管牟利。然而,因為這些交易都沒有被披露,審計師或投資者無法更嚴格地審查這些交易。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澳優甚至嘗試淡化之前的企業醜聞。

澳優在澄清公告中聲稱,自財務醜聞之後,其保持了良好的企業治理和內控管理。然而這樣的聲明在眾多澳優與由高管(尤其包括主導財務造假的前高管)持股或控制的未披露關聯方分銷商頻繁交易的證據下顯得空洞無力。

這創造了巨大的風險,澳優可以(再一次地)利用這些受控制的分銷商偽造收入。這同時也創造了另外一個我們認為合理的假設,即澳優的高管們正在犧牲公司股東的利益,不公正地牟取暴利。

投資者應該堅持要求更多透明性。澳優如此含糊和戒備的澄清報告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投資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