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想落下月子病,產後42天這些檢查,你一定要做!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在「包袱」卸下那一瞬間,

整個人都輕鬆了.....

雖說「卸貨」後不需要再進行各種繁瑣的產前檢查了,但醫生總會在媽媽們出院前囑咐要在產後42天回來複查。

媽媽們應該會有疑惑:為什麼是42天?有必要複查嗎?複查些什麼呢?

為什麼要做產後檢查?

都知道在妊娠期媽媽們的身體各個方面都會發生一定變化,而在生產後,除了乳房,一般受到妊娠影響的器官、生理以及內分泌的變化都會在產後6~8周恢復到孕前狀態。

產後檢查就是為了及時了解媽媽們身體各方面的恢復情況,是否正常,以免留下健康隱患。

當然,產後複查不一定非得在第42天來做,如果無身體不適,42天~65天之間去檢查都是可以的。

產後檢查必須做嗎?

產後檢查和產前檢查其實都是一樣,看個人意願,無強製性。

但是,就跟產前檢查的性質一樣,都是為了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狀態以及寶寶發育情況,所以,孕孕還是建議媽媽們盡量去做產後複查。

產後複查項目包括哪些呢?

1.全身檢查

全身的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血常規、尿常規、白帶常規等,還有了解哺乳情況。

如果發現媽媽有體重過重、貧血、感染等情況,醫生就可以及時進行治療,並給予生活上的指導。

妊娠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合併症的媽媽做尿常規的同時還應到內科再做相應檢查。

2.婦科檢查

包括傷口檢查、子宮檢查、宮頸檢查。

婦科檢查主要通過婦科內診、婦科超音波等方式,檢查會陰、陰道傷口、剖宮產傷口的恢復情況,還要子宮頸的癒合和子宮收縮復原情況,陰道分泌物有無異常等。

產後盆腔器官的恢復情況,會與媽媽日後得婦科病的幾率密切相關。

3.盆底功能檢查

懷孕及分娩時,都會給盆底肌肉、韌帶等組織造成一定的損傷,使部分媽媽產後出現漏尿、子宮脫垂、腰痛等不適癥狀。

因此,需要通過檢查評估,掌握盆底肌肉恢復情況,必要時可及時針對問題進行盆底康復鍛煉治療。

4.乳房檢查

產後媽媽進入哺乳期,時常會感覺乳房腫脹、疼痛難受,讓媽媽們苦不堪言,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威脅到乳房健康,導致發生乳腺炎,引發發燒、發冷、頭痛、嘔吐等癥狀。

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正確哺乳和催乳,避免回奶現象發生。

5.避孕以及情緒指導

個人體質不同,有些媽媽即使在哺乳期,月經還未恢復前,也可能出現排卵情況,短時間再次懷孕,不管是對媽媽還是寶寶都會有影響,所以,醫生會進行避孕指導,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部分媽媽產後情緒上會有所波動,因此,醫生會在複查時通過問診的形式,觀察媽媽是否有產後抑鬱的傾向。若是發現情緒不對,就要及時疏導媽媽的情緒,必要時醫生建議心理門診乾預。

寶寶檢查的項目內容

1.生長髮育常規檢查

包括身高、體重、頭圍、心肺功能檢查等常規檢查項目來評估寶寶的健康及生長髮育情況。同時,還需了解寶寶的大小便、餵養、睡眠等情況。

2.神經系統發育檢查

醫生會通過一些方法,對寶寶的聽力、運動、條件發射進行測試,以此來判斷寶寶神經系統發育情況。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的寶寶,如早產兒、窒息兒、後腦有損的寶寶這項檢查尤為重要,更應及早治療,提前對感官進行刺激,從而促使寶寶可以正常的健康成長。

總之,建議有條件的媽媽產後檢查能做就做,畢竟產後恢復不是一件小事,不僅是關係到媽媽們現在的健康,還會影響到今後的身體狀況。

所以,希望所有的媽媽都能對產後檢查重視起來哦!

每天都會為大家更新備孕、孕期及不孕不育的知識,要是你有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文章的話歡迎點贊,分享加關注,可以分享給更多人,傳遞更多孕前孕中、不孕疾病知識,從而讓更多人受益!

也可關注「優孕寶yoobi」,免費獲取各種育兒知識資源包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