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中藥產業更新插上現代科技翅膀

近年來,我國中藥產業發展迅猛,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藥材的品質控制、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製劑水準等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多位業內專家建議,產品品質是根本立足點,用不穩定的藥材生產出高品質產品,需要依靠科技創新。通過資訊化、智能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中藥品質提升,中藥智能製造可以實現——

在中藥材品質良莠不齊的實際情況下,如何有效提升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製劑水準?中藥行業國際競爭力不強的難題如何破解?在近日由天津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浙江大學藥學院等共同發起的智造中藥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及國內知名中醫藥企業相關負責人共同圍繞行業痛點提出解決方案——「中醫藥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產品品質是根本立足點,用不穩定的藥材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需要依靠科技創新。通過資訊化、智能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中藥品質提升,中藥智能製造可以實現。」論壇上,天士力集團、康緣葯業、華潤醫藥、上海醫藥、揚子江葯業等中醫藥領軍企業共同簽署了《推動實現中藥智能製造的行業共識》,並宣布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

跨界融合提品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推動中藥智造是中醫藥行業在關鍵時刻的共同抉擇。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中藥工業總產值達9000億元,約佔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並帶動形成約2.5兆元規模的中藥大健康產業。但是,我國中醫藥現代化依然處於初級階段。中醫藥理論先進但技術層面相對落後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尤其是在中藥生產製造領域,工藝較為粗糙,質控水準低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是此次《行業共識》的發起人之一。他認為,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才能產生原創性成果。20多年來,中醫藥現代化戰略推動了中醫藥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的交會融合,不僅豐富和揭示了中醫藥的科學內涵,也推動了中藥產業快速發展,產生了重大社會經濟效益,「要整體推動中藥產業提質增效發展,就需要搭乘資訊化、人工智慧的快車,大力推進中藥智能製造。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古老的中醫藥行業要敞開胸懷擁抱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

在去年10月份召開的首屆未來中醫藥論壇上,重大新葯創製、集成電路裝備、寬頻移動通信等領域的專家們齊聚一堂,對利用資訊技術推進中醫藥現代化開展了深入交流和討論,並形成了多項共識。本次論壇同樣邀請到了相關領域專家。聯想集團副總裁、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田日輝說,對於中醫藥行業而言,數據智能化的核心價值是通過深度學習等技術,對原材料開展智能化檢測分析,對生產過程和療效開展關聯性分析,以優化生產過程,從而提升產品品質。目前,在石化等行業成功應用的相關技術將有助於推動中醫藥的智能製造。

行業短板待補齊

中醫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中醫藥現代化戰略自1996年實施以來,中藥產值連年攀升,大品種戰略也因此取得了成功。據張伯禮介紹,目前中藥年產值過10億元的品種有51個,過5億元的品種有81個。以青蒿素這一「傳統中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的發現和應用為代表,中醫藥的先進理念已被世界廣泛接受。中藥、化學葯、生物葯,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是,不得不接受的一個尷尬現實是,以藥品身份進入國際醫藥市場的中藥還很少。相反,在中國遊客海外採購榜單中,日本生產的「漢方葯」卻佔有很大比例。「這種現象折射出了我國中藥品質、科技內涵和用戶體驗等方面的短板。解決國內中藥行業痛點的關鍵,一靠智能化生產,二靠人才培養,從軟硬體兩個層面提升中藥產品品質。」張伯禮說。

中藥成分和作用機理複雜,因而實現其智能化生產也更難。康緣葯業董事長蕭偉說,最難的是對生產過程中大量數據的分析處理,「在復方葯中實現幾個成分的智能製造控制意義不大,要實現對幾十個成分的控制,以及生產全過程中它們的互相作用,同時還要兼顧均一性,難度非同小可。如何將數據變成資訊,將資訊變成智慧,是行業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天士力集團總裁閆希軍同樣認為,中藥材的品質控制、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製劑水準的提高均是中藥智造未來要解決的核心課題。

人才培養需發力

基於這些行業痛點和難點,在此次論壇上,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適時啟動。「該行動將致力於推動中藥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發、應用與推廣,並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及路徑,推動形成行業統一行動規劃及相關標準。」張伯禮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將聚焦智慧製藥技術創新、人才創新、科研創新、管理創新等,通過人工智慧、高新製造等多行業跨界整合,開展中藥先進位葯與資訊化融合示範研究,建立中藥數字製藥、智能製藥的示範化生產線、車間、工廠;通過產學研用結合,推動中藥智能製造的標準化建設,建立中藥數字化車間集成標準和基於大數據的中藥製藥品質控制標準;以中藥智能製造行動推動中藥生產企業之間的互看、互學、互比,打造行業標杆企業,提升行業製造水準。同時,打通高校與企業優質資源,建立產教融合的智能製藥人才培養基地。

「人才培養是中藥智造行動的一大重點任務。」天津中醫藥大學中藥製藥工程學院教授李正說,中藥智造十年行動計劃將面向智能製藥的工程人才培養,結合高校與企業資源,建立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基地。以新工科建設推動新時代先進位葯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同時,以高級研修班、學術推廣會議等多種形式建立企業人才培訓機制。(記者劉志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