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額利潤下煤焦企業忐忑避險情緒助推期權業務猛增

  證券時報記者 魏書光

  “2018年上半年,全國鋼廠平均利潤保持800元/噸的較高水準,焦化行業平均利潤保持300~400元/噸,是近年最好情況。”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軍紅介紹。

  但是,在環保重壓之下,面對高企的利潤,煤焦礦企業仍然充滿忐忑。企業更多地利用以期貨為主的衍生品工具進行避險。數據顯示,今年參與煤焦礦期貨交易的客戶數超過30萬戶,同比增長19%,而場外期權業務也在大幅增長。

  利用期市避險需求增加

  “產業客戶增長明顯,持倉佔比提高到了38%。”大商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在去產能逐步深入、環保限產常態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鋼鐵、煤炭市場的供需穩定依然面臨挑戰,產業客戶利用期貨市場管理價格風險的需求持續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大連商品交易所黑色系期貨品種交易活躍,成交規模穩步增長,成交量、成交額、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26億手、16.33兆元和132.95萬手,同比增長21%、41%和10%,其中焦煤焦炭的成交量、成交額、日均持倉量漲幅分別超過80%、100%、30%。

  王鳳海指出,目前參與煤焦礦交易的客戶數超過30萬戶,同比增長19%;部門客戶持倉佔比為38%,穩中有升。以鐵礦石為例,目前超過1200家產業客戶參與交易,其中前十大鋼鐵企業已有8家參與,境內外前十大鐵礦石貿易商全部參與交易,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在0.95以上,已成為現貨貿易定價重要依據,套期保值效率達90%,有效滿足企業風險管理需求。

  “以黑色產業鏈原料端焦炭為例,近期價格波動明顯加大了。”北京旭陽巨集業化工副總經理王柏秋表示,受到巨集觀政策邊際調整與供給端環保限產因素影響,黑色系商品價格在2018年波動加大,期現價格的互動更加值得產業鏈企業特別關注。期貨價格很好地體現了產業客戶對市場的後期預判,當期貨價格早於現貨價格上漲拉出升水時,往往預示後期產業鏈供需關係的變化。

  場外期權業務生機勃發

  山西地區一位焦化企業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企業不僅在設備上下功夫,還更多地利用以期貨為主的衍生品工具進行避險。“環保政策趨嚴,在產不足需時,焦化企業在期貨市場上買貨更為穩妥。”

  華泰期貨公司董事、總裁徐煒認為,當前我國煤焦鋼產業正處於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深化的關鍵階段。環保整頓更新,以及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使得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企業要謀求生存和實現很好的發展,必須加快與金融的融合,積極利用期貨衍生品工具管理市場風險,打造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據介紹,今年1到7月,華泰期貨的場外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已達1300億元,期權業務收入突破1億元。

責任編輯:吳化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